魏慶琳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互聯網走進校園的要求,特別是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這一背景下,廣大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新型課堂模式取代“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互助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1-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54
互助學習是指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安排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互助學習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還能幫助他們養成團結合作的良好習慣,為其一生發展奠定基礎。
一、轉變教師角色,做學生的學習伙伴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育權威,是知識的化身和文明的傳承者,課堂教學也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滿堂灌”。但是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我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當成了承載知識的容器,是在被動接受知識,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如此一來,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缺少個性,學校成了知識加工廠,當然也加工出了一些“次品”。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先要從改變教師的角色地位開始。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學習伙伴,應放下“師道尊嚴”架子,走下神圣的講臺,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一同參加學習活動,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讓學生主動參加到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伙伴式的師生關系,不僅表現在取消教師的“滿堂灌”,而且還充分體現在教師的備課和教學行為當中。 一是在目標教學中,教學目標應由師生雙方共同討論制定,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達到“挑一挑,摘桃子”的目的;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自主、互助學習的過程中,要接受學生的質疑和提問,對學生遇到的難點進行集體教學指導,并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二、教師做學生的顧問,及時點撥
為了構建互助學習型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顧問。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學生找到思路,點撥關鍵并和學生一起探求真理;當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出現消極情緒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
在教學設計與施教上努力做到三方面:一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學習目標,積極尋找學習策略和途徑,教師對學生設計的教學活動目標給于恰當的評價和指導,改變以前以教案和教師講解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現在的教是為了將來的不教,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互助學習,構建新型的互助學習課堂。二是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分層指導,培養興趣,關注個性發展,推進互助學習狀態。三是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心中有評價標準,做到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有效結合。
三、加強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大膽質疑
學貴有疑,引導學生質疑教材、質疑教學方法等。我們的教材雖然是經過很多專家集體編寫審定的,相對比較權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教材也會出現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教材,在質疑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敏銳性。互聯網的出現,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教師的權威性也逐漸被電子教師所取代,學生質疑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也在常理之中。只有大膽質疑,才能創新課堂教學,否則小組互助學習表面熱熱鬧鬧,其實漫無目的,只為配合教師而已。
四、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習慣
學生能否進入合作互助狀態至關重要。有時,學生在語文課堂的互助學習過程中各自為政、各行其事;沒有養成良好的相互傾聽的習慣,大家一起亂說亂講,誰也不知道別人在說什么;討論來討論去,還是沒有用形成統一的意見和歸納出統一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意識,沒有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如果課堂上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幫助小組的成員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因人而異,互相分享,互相評價,互相幫助,學會互助,學會知識,鍛煉品質,提高意志,為自己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利用網絡平臺方便學生互助學習
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教學的中廣泛應用,網絡教室、遠程訪問、網絡教學等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新途徑。這些途徑給學生互助學習提供了教育資源的保障,使構建互助學習的課堂成為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互助學習,授之以漁,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會學習。
互助學習,不等于教師不參與教學活動,也不等于放任自流,而要教師積極參與,安排學生分組,引導學生互助。特別是要大力使用互聯網提供的交互式教學平臺,引導學生自學、互助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一般而言,教師可采用一讀、二思、三寫、四用的方法,讓學生自學時心中有目標,筆下有方案。
六、關注自主和互助的學習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大膽放手,做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教學活動盡量讓給學生自主、互助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在學生確實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于幫助和指導。教師在教學中不是充當牽手,而是成為牧者,把“羊”趕到水草茂盛的牧場,讓“羊”真正成為“牧場”的主體。
自主互助學習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互助學習以外,還要及時反饋與評價。學是教學活動的目的,而生生互評、師生互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求知和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必要手段。總而言之,評價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俄]克魯泡特金.漢語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互助論[M].北京:商務印刷館,1963:34.
[2] 李曉華,何巧艷.導向型自主學習的基本原理與教學策略[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8.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