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瑩竹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圖書館各項業務和讀者服務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過去的服務工作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廣大讀者的需求。在新形勢下,怎樣合理進行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創新已經成為廣大圖書館工作者必須要深入探討的一個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對新時期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相關問題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化;讀者服務
在現階段的信息時代下,圖書館各項業務與服務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當前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若我們繼續的沿用過去的那種服務模式,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發展。唯有從被動轉為主動服務創新,才能夠促進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提高,讓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得以進一步發揮。
1 新時期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特點
信息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對于信息的要求不單單體現在數量上,同時也重視信息的質量。信息可以說是社會生產力的核心構成要素,在今天也受到了越來越的重視與關注,對于圖書館而言,新時期下的信息化服務方向主要是對信息的收集與傳遞,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服務水平,確保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發揮。
(一)館藏資源日益多元化
在過去的服務模式之下,圖書館館藏資源通常來說都是紙質文獻,而在信息時代下,圖書館信息資源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但包含了傳統的印刷型書籍文獻,同時還包括了各種電子出版物以及電子信息數據庫等。特別是對于互聯網資源的收集、整理與利用,讓圖書館館藏資源日益豐富。能夠看出,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讓圖書館各項服務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圖書館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也讓信息共享與互補得以真正實現,更好的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1]。
(二)信息獲取更加快速便捷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信息技術屬于圖書館館際交流、咨詢服務以及在線服務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能夠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加便捷、靈活的信息服務,讓信息服務變得更加多元化。其一,圖書館能夠借助于互聯網平臺提供網絡信息通知、書籍查詢以及網絡續借等服務,給讀者帶來更多的便利;其二,憑借虛擬現實技術、遠程會議技術的應用,圖書館能夠為讀者帶來即時咨詢溝通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圖書館和讀者的距離。總而言之,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智能化,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讓讀者能夠更快速的獲得自己想到的信息。
(三)信息服務社會化功能凸顯
很多讀者因為個人實際情況或其他原因,對于信息服務的實際需求各不相同,現階段,圖書館所提供的信息化服務不單單包含了過去的書籍借閱、書目查詢檢索以及信息咨詢等,還提供了信息導航、個性化定制以及科研成果查詢等現代化服務,從而更好的滿足不同讀者的差異化需求,確保圖書館社會化功能的實現。同時,非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服務內容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如電子商務、視頻會議等。這也代表著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的社會化功能日益凸顯。
2 新時期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的建議
(一)積極轉變思想觀念
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唯有積極更新思想觀念,才能夠促進信息化服務的創新發展。首先應當主動樹立服務整體的大局觀,信息化服務的基本對象不僅僅是個別用戶,而是整個圖書館的用戶群,信息化服務的分工更加明確,強調館藏資源的共享。現階段各種現代化技術在圖書館工作中的推廣應用為信息化服務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不但給信息化服務帶來了新的內容與形式,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整合。對圖書館來說,必須要把服務工作與信息管理人員擺在首要位置,對信息化服務工作來說,關鍵在于樹立超前的創新服務理念。在優化與協調圖書館網絡組織時,必須要保證網絡信息資源能夠轉變為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的一部分,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夠主動對信息資源予以開發利用,促進館藏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將本地、本省甚至全國的資源都囊括其中,當前這還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只有具備了這種超前的創新服務意識,才能夠確保信息化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2]。
(二)深化信息服務內容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文獻信息管理系統在很多圖書館中都得以推廣普及,圖書工作者的工作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的對館藏文獻進行管理,而是要合理應用文獻信息管理軟件,對過去繁重重復的信息檢索工作進行快速處理,同時還可以給廣大讀者帶來更具價值的信息服務,能夠給用戶帶來專題信息服務等過去所沒有的一些個性化服務內容。而智能芯片的普及應用讓原本讀者手中的借書卡變為一張小小的磁卡,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圖書借閱的流程,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效率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明顯降低了圖書館員的工作壓力,讓圖書館員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各項服務中來。對圖書館員來說,知識服務屬于更加深層次的服務內容,文獻管理的對象主要是書籍、資料等,而知識服務的對象是讀者,所需要做的是應對讀者提出的參考、咨詢、檢索、信息定制等需求。
(三)完善信息資源結構
第一,圖書館必須要持續強化紙質文獻建設,即便是新時期很多讀者都開始逐漸使用電子資源,但紙質文獻依舊擁有其一定的價值,部分讀者特別是年齡相對偏大的讀者,仍然保持著閱讀紙質文獻的習慣,因此圖書館應當在信息化服務工作中繼續做好紙質文獻資源的建設;第二,對館藏資源實施數字化處理,特別是對部分具有本土特色的數據資源進行數字化,構建特色資源數據信息庫;第三,圖書館應當提高對商業數據庫的投入力度,中國知網數據庫、維普、萬方、超星數字圖書館以及讀秀等國內較大的商業數據庫中,擁有海量的信息資源,更新速度也比較快,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多的文獻資源,可以將商業數據庫逐漸轉變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的一部分;第四,圖書館應當加強對互聯網資源的建設力度。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中的信息資源異常豐富,但也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因此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應當對互聯網中的信息資源予以有機整合,做好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工作,促進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水平的提升。
(四)創新信息服務手段
一方面,圖書館必須要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給讀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比如說依靠互聯網平臺為讀者帶來聲、像等多媒體信息,或把編制為信息快報、專題材料等信息產品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推送給讀者。圖書館必須要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服務模式轉型,把文獻資料以其他方式提供給讀者,讓他們能夠更加方便的獲得信息,以此提升信息服務滿意度;另一方面,圖書館應當提供定題跟蹤服務,根據實際情況與讀者研究課題的需求,給讀者帶來信息采集、分析、檢索以及反饋等各項服務,同時強化對文獻資料的整理與加工,從課題的立項到成果鑒定,提供持續跟蹤服務,同時把相關信息借助于E-mail、QQ等即時通訊軟件推送給讀者。另外,圖書館還應當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組織進行一些專題講座與培訓工作,協助讀者掌握信息檢索工具的使用,對讀者進行網絡工具的使用訓練,同時幫助讀者樹立信息意識,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務[3]。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這樣一個新時期下,圖書館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真正的將讀者需求當成是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不斷更新現代化服務理念,創新信息化服務模式,采取個性化的服務方式,推動圖書館實現信息服務的創新,促進社會公共服務的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祝少輝,王建國.信息化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6:181.
[2]彭玥.信息化時代黑龍江省圖書館延伸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6,09:10-13.
[3]呂燕.地方公共圖書館中文報紙信息化服務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6,0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