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本秀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聽說能力尤其重要。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了藝術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以及當前藝術專業英語聽力課的教學現狀,針對藝術類專業的英語聽力教學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有效地促進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當今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國家地區間的文化、經濟交流頻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們不僅要有良好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還要具備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流暢地運用英語的能力。基于此,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就尤為重要。
一、藝術類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現狀
藝術類大學生是大學校園里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思維活躍,個性鮮明,習慣運用直覺和形象思維來判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同時,他們又比較自由散漫,組織性和紀律性差。在英語學習方面,他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英語基礎薄弱,聽說水平較差
藝術類學生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在文化課上投入時間不足,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在單詞方面,他們的詞匯量偏少,對單詞掌握不牢固,不能恰當運用單詞;在語法上,學生缺失有關詞類、句型、各種時態、語態等的知識;在英語語音方面,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音素都搞不清楚,更不懂得日常口語中的各種發音技巧和規律,如音素的同化、連讀、弱讀等等。
文化背景知識是幫助聽力理解取得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很多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知識面狹窄,對西方國家的社會風俗、歷史文化了解甚少。所以,學生基礎知識的薄弱和文化背景知識的缺失是他們提高聽力理解水平的主要障礙。
(二)學習動機單一,學習興趣不高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藝術類學生長期偏重專業課的學習,同時,學校對藝術類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要求也相對較低,這就會讓學生產生英語學習不重要只要能通過學校的考試即可的想法。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學生雖然有英語學習的渴望和熱情,但由于他們在詞匯、語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識薄弱,常常會在英語學習上產生巨大的挫敗感,長此以往,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就隨之下降。學生學習動機的單一和學習興趣的缺乏,造成了許多學生在英語聽說課上玩手機、聊天、走神甚至逃課。
(三)聽力技能缺失,學習主動性差
大多數藝術專業的學生缺乏正確的聽力學習方法。在老師播放聽力材料時,他們不懂得進行聽前預測,也不會在材料播放的過程中記錄重要信息點。當出現聽不懂的生詞或短語時,他們不具備根據材料上下文進行猜測詞意的能力,往往一遇到生詞就緊張甚至放棄。用隨意盲目沒有任何策略的方式去練習聽力,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強。許多學生雖然有提高自己英語水平的意愿,但他們沒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即使制定了計劃也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此外,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英語、練習聽說的同學也非常少。
二、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各大院校都不重視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學。在聽說教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一)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多數院校的聽力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以某種指定的教材為依據,采取“播放材料-做練習-對答案-再播放材料”的模式進行教學,側重語言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生聽說策略的培養及聽說水平的提高。教師是聽說課上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和指令,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興趣不高。
(二)適用教材匱乏,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市面上的英語教科書種類繁多,但是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編寫的英語聽說教材卻非常匱乏。筆者從事藝術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已十年有余,但是學生所用的聽說教材一直同普通專業的學生一樣。筆者所在的學校使用的《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編寫精良,內容豐富,但這本教材的內容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難度太大,不符合其英語學習的水平。比如在詞匯量上,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生詞,各個單元語言材料的語速普遍過快等。在很多院校,藝術類學生都在使用與其水平不相符的英語教材,已嚴重影響了學生聽說課程的學習效果。
(三)聽力教學課時有限,課后學習延伸不足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聽說課課時設置量少,一般一周一節或者兩節,僅僅依靠聽說課堂上的教學時間難以使學生的聽說水平達到大綱要求。目前,盡管大部分高校都建成了基于網絡的英語多媒體信息化教學平臺,但這一平臺的有效運用缺少必要的軟件和管理支持,比如網絡聽力教學制度的建立,多媒體聽力資源庫的建立等未能得到完善和更新。因此,聽說教學環境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信息化的教學無法收到預期效果。
三、對策和建議
要提高當前藝術類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完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被動地接受指令做練習,學習積極性不高。藝術專業學生專注力差,讓他們長時間坐在那兒反復地收聽教師播放的材料錄音,教學效果欠佳。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素材。例如,用英語原版電影片段賞析導入到一個新的單元學習。在學習某一單元時,教師事先選擇與本單元聽說主題相關的影視片段進行欣賞。將剪輯好的英語電影片段播放給學生,并設計不同的練習供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比如選擇題、角色扮演、給演員配音等等。英文電影的合理運用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及地理面貌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識。此外,英文歌曲的適當運用也很適合藝術類學生的英語聽力訓練。教師們要選取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材料,設計合理的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高效的聽說訓練。
(二)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聽說水平低,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要認真地選取適合學生使用的教材和素材。在現行教材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對上課教材適當刪減,遴選出較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聽說材料進行訓練。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進步的程度,為學生循序漸進地補充各種題材的、難度適當的材料進行聽力練習。課本與其他各種材料的運用能逐漸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打好語音基礎,掌握語法結構。
(三)培養學生的聽力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缺乏學習策略,毫無技巧性地為聽而聽。在聽說課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聽力學習策略的培養。例如,在聽說訓練開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信息進行預測;在聽力材料播放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和背景知識推測生詞意思;還要培養學生在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養成記錄重點詞匯和信息點的良好習慣,將可以表達句子大意的詞匯記錄在筆記上。
藝術類專業學生學習自主性差,英語水平各異,教師應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水平進行科學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連貫系統地進行包括聽說練習在內的英語學習。聽說技能的提高不能只依靠課堂上的練習,還要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把聽說技能的培養延伸到課外。
四、結語
只有經過長期、反復、有效地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生而言,我們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完善教學方法,培養他們的聽力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