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一提到課堂效率,大部分教師和學生想到的就是課堂.其實,數學課堂教學并不只是課上的時間,也不只是重視課上教學就足夠了.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三個具體步驟.
一、注重課前預習,打好課堂教學基礎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保證學生跟上老師的思路.只有跟上了老師的節奏,才能談課堂效率.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在課前看書,教師也會提醒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只是簡單的提醒是不夠的,學生只是有了自主預習的意識,還沒有掌握課前預習的正確方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教師要清楚教材的內容,分清楚哪一些是重點,哪一些是了解即可.教師要根據課本內容,做出一個規劃,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預習,而不是盲目地看書.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給學生布置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包括課本中的概念、定義、公式等,并且讓學生根據這些知識點去做幾道課本上的習題,起到再次加深印象的作用,讓學生有方向的預習,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作好準備.例如,在講“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時,涉及很多公式,這些公式都是考試的重點,也是以后經常用到的知識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在課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多面體的表面積和展開圖的關系是什么?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分別怎么寫?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問題進行預習,就能避免走彎路,并且預習的內容都是課本中的重點,從而提高預習效率.上課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回答這幾個問題.多面體的表面積就是各個面的面積之和,也就是展開圖的面積,而這幾個多面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都是容易回答的,課本上有這些內容,學生能完整回答這幾個問題,并且意識到這幾個公式的重要性.
二、注重學生的聽講效率
在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顧著趕教學進度,而忽略了學生聽講效率.教師不能只考慮自己講解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學生接收知識的質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有的學生在聽講時容易走神,看起來像是在認真聽講,但是思緒已經跟不上老師,感到學習困難,導致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降,甚至出現厭煩數學的情況.教師只有注重學生的聽講效率,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狀態,如果學生覺得這部分內容很難理解,就要放慢腳步,把這些知識點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點地傳授給學生.學生掌握這些內容,才是課堂教學的目的所在.教師要注意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調動課堂氣氛,根據教學情況,改善教學方式,積極與學生溝通,讓學生的精力都放在聽講上,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講效率.例如,在講“冪函數”時,教師要注意和學生的互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認真聽講.在引入冪函數的圖象時,教師如果直接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出來,雖然這樣生動形象,但是學生不明白這個圖象是如何出來的.教師要運用畫函數圖象的方法,選取特殊點,然后根據所求函數值連成平滑的曲線,從而把冪函數的圖象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做題時能夠熟練處理冪函數的圖象問題.
三、重視課后整理和復習
“溫故而知新”.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和學生要重視課后復習.一個成功的課堂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課前和課后都是很重要的.學生只有在課下時間,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才能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才能完全消化課上學到的內容,并把課本中的知識點轉換成自己的東西,在做題時才能熟練解答.很多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課下并不注重對這些內容的梳理,課上接收知識的效率很高,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對知識的熟悉程度就會逐漸下降.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定下復習目標.例如,整理課上所學的知識點,總結課上的難點和重點,把經典例題的思路和解法寫下來,方便以后的查閱和復習.只有這樣,才能把即時性記憶轉換成永久性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時,教師要督促學生課下繼續學習,并加以整理.課本中根據三角函數的定義和對稱性給出了三組公式,概括起來就是:a+k·2π(k屬于Z),-a,π±α的三角函數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數值,前面加上一個把α看成銳角時原函數值的符號.學生要整理相關的公式和函數值,熟練掌握這幾個誘導公式,在做題時能正確且快速地寫出答案.
總之,課堂效率不只是課上教學效率,還包括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督促學生進行預習,并且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根據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方式,同時要重視課后的整理和復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