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摘要]應用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對學生翻譯意識和翻譯策略應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作用。然而該課程需要大量的翻譯實踐,學生需要大量的及時反饋,這就給一線教師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形成性評價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反饋問題,對教學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因此本文結合喬潔博士的筆譯評分模式來討論如何在基于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應用和設計形成性評價。
[關鍵詞]平行語料庫 商務英語翻譯 形成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194-02
平行語料庫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得到學者們的普遍認同,它對學生翻譯意識的形成和翻譯策略應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平行語料庫的應用在翻譯教學中的推廣仍沒有達到應有的力度。部分教師由于不能獲得足夠的免費語料庫資源,而不能有效應用平行語料庫進行翻譯教學,因此部分院校選擇了自建平行語料庫,用以配合翻譯教學,尤其是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課程形成性評價對于應用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因此有關形成性評價的研究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研究領域逐漸受到關注。本文將以應用型本科為例,探討應用自建平行預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研究。
一、形成性評價概述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性和發展性。過程評價向教師和學生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使他們及時了解教學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師和學生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使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蘇鴻,2001)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多樣化,可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在形成性評價中,學生由被動的被評者轉化為主動的參與評價者,提高了學生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監控學習過程的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先進教學理念,體現了尊重的教育和以人文本的教育。
目前各高校的教育教學,已經完成了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過程。因此形成性評價也作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評價環節而受到各個高校各個課程組的重視。它克服了以往終結性評價形式單一、樣式死板、主體僵化、反饋滯后或無反饋的缺點,給學生一個科學的、立體的、靈活且高效的評價形式,因此在學生當中有著較高的接受度。
二、形成性評價在自建平行語料庫商務翻譯教學中的必要性
商務英語翻譯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其中含有大量專業術語,文體特色鮮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才能逐步掌握相應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大量的翻譯實踐就對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的信度和效度產生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對教師及時反饋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形成性評價中的自評和學生互評可以為學生高頻度的實踐提供及時的反饋,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全方位地評判和反饋了學生的實踐過程,提高了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商務英語翻譯的文體特色鮮明且術語語料相對穩定,非常適合學生的發現式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平行語料庫中大量的平行語料進行對比,自行發現其文體特點,語法句式特點和用詞特點。相比傳統的教師講授商務英語翻譯文體句法特點等相關知識,應用平行語料庫的商務翻譯教學要更高效。學生在發現式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與同學進行反饋和交流,這就給過程性評價的應用提供了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學生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豐富自建平行語料庫的過程。學生可以自建自己的小型平行語料庫,也可以為學院的語料庫豐富語料,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應用于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評價內容。
三、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應用
筆者將根據喬潔的基于譯者能力的筆譯評分模式為模型,討論如何具體設計基于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形成性評價。
(一)評價標準
過程性評價的標準以是否達到該課程教學目標為評價標準。例如學生雙語水平的提高程度是否達到要求,學生是否掌握商務語篇在遣詞造句和文體規范等方面的特點,學生是否具備比較分析的能力,學生是否按要求掌握翻譯策略與技巧,以及學生是否掌握應用翻譯工具如語料庫或網絡資源進行翻譯的能力等。
(二)評價形式
基于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形成性評價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樣式豐富的評價形式不僅克服了以往單一的評價形式,同時能夠給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學生可以根據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翻譯實踐,根據評價結果不斷完善自己的翻譯任務,可以避免因為在終結性評價之后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來不及改進的局面。通過學生分組,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共同完成同一個翻譯任務。學生通過互助學習完成組內翻譯任務,然后進行組內自評。下一階段為各組間進行學習交流。每組給班級其他組的翻譯任務進行打分,完成組間互評。各個組可以根據其他組打分情況進一步完善翻譯任務,對不足的地方做最后的修改。最后教師對各組最終翻譯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綜合三方面的評價,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計算得出綜合評價結果,計入形成性評價成績。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自由制定各部分評價方式的百分比構成。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分為整體評價評分和分項評價評分兩項。整體評價分為5個等級,即優秀(5分)、良好(4分)、中等(3分)、及格(2分)、不及格(1分)。分項評分為整體評分的三個子能力模塊評分,其中包括對學生的翻譯能力、職業素養和交際能力分別進行評分。其中翻譯能力當中又分為5個能力模塊,其中包括對學生語言能力、商務專業能力、翻譯策略運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工具運用能力方面的評分。分項評分的每個能力模塊的評分也采用五級制評分,即5分、4分、3分、2分和1分。具體內容見表1、表2。
分數計算采用四舍五入制。例如A組同學翻譯能力4.2分約等于4分(語言能力4分,商務專業能力4分,策略能力4分,思辨能力4分,工具運用能力5分);職業素養4分;交際能力4分;最后綜合計算為4分,為良好等級。評分內容的設計以能力評價為主要參考,引導和鼓勵學生向職業翻譯高度努力完善自己,督促學生大量翻譯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并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
四、結語
應用自建平行語料庫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為形成性評價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良好的形成性評價的設計與應用為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反饋和指導。但是由于筆者水平能力問題,對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研究還不夠系統、不夠科學,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對該領域內容有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以促進高校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潔.基于譯者能力的翻譯專業漢英筆譯評分模式新探[J].上海翻譯,2016(05):67-73.
[2]蘇鴻.國內外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與經驗[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