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波
[摘要]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小學數學日漸認識到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要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具體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218-02
傳統教學影響下,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遏制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扼殺了學生探索和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數學教師未重視學習過程,偏重于知識的灌輸,這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導致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較低。應改變以往課堂教學的機械式、被動接受的學習情況,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快樂學習和探究,經常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能力、處理信息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改變以往注重接受性學習的合作、交流方式,按照《數學課程標準》要求,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讓學生參與學習目標、過程和評價目標的制定,主動思考存在的問題,接受知識,動手操作,學習中也不可缺少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注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建,重視學生探究、合作及自主學習等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快樂學習,完善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展開配合,實際教學合理將學生分組,由教師提供指導工作,凸顯良好的教學效能,充分提升學生素質,這是教學需要深究的問題。[1]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對此的幾點認識,以促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開展。
一、選取適當的合作時機,營造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不適合用在所有情況,合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達到特有的效果,否則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小組學習的開展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往往選定在求知過程中,以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自操作,讓學生互相討論,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獲取知識;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一同討論知識,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于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判斷概念、定律等知識時,小組合作學下,讓學生更感興趣。
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是小學數學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會產生學習興趣,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熟悉教案,引導學生感受設置的問題情境,將教學內容如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時,教師先提出問題,三角形的定義,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三角形,讓學生去找到三角形,收集找到的三角形,在上課的時候展現給大家,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準備好材料后,便開始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將收集來的三角形展現給大家,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收獲了成就感,直觀認識到三角形知識;緊接著繼續創設問題情況,讓學生用三角形搭建自家的房子,給學生分發小棒材料后,學生都很積極,都希望建造出一所漂亮的小房子,在這個情景中,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熱情,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這個環節結束后,教師要評價學生的作品,最終得出,三角形是比較牢固的,不容易變形,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東西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讓學生積極討論和發言。該問題情境的創設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遇到難題時,從不同的方向理解和認識知識,獲得不同的解決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啟發學生解決問題。
二、合理設置小組,明確各自職責,合理選用合作學習內容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將不同的學生結合在一起,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指導原則。從整體意義上實現小組間的合作和競爭,讓所有學生均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優生和差生之間互幫互助,增強了優秀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了差生的學習效率。小組成員明確各自職責,通常4—6人為一個小組,每個成員都可以有一次做組長的機會,為每名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2]小組成員確定自身角色后,明確各自職責,擔負應有的任務,每月各小組成員有一次調換,讓所有人都能得到鍛煉。小組成員需要聽懂教師講解的所有內容,協助其余小組成員掌握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學生起主要作用,教師居于次要地位。首先,教師要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分思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結合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和時間,搞好預先判斷,結合學生實際,加強監督和指導每個學習小組,更要關注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反思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馬上更改,確保小組合作機制的有效性,以此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3]
小學數學教授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學以教師為主,只有一部分教學內容適合使用小組合作教學。如,教師在講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時,通過引導,開展了兩次合作探究,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讓小學生扮演工程師的角色,采用各種學習資料,搭建工程建筑,比較誰搭建的較穩固。學生興趣被調動后,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了所有的作品,教師引導學生為什么長方體和正方體比較穩定,而球體卻不穩定呢。學生展開交流和合作,認識到長方體和正方的面比較平,這就是引入了所要教授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做游戲,按照標準分類整理物品,并讓小組去分類,讓學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對這兩類圖形形成了感性認識。教師引導學生擺放長方體和正方體,加深學生對此的感性認識,培養了學生空間想象和創造能力。教師循循善誘,讓學生開展合作,將教學連成一個整體,順利進行,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調動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三、巧妙設計討論的問題,開展比賽競爭活動
教學知識不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其自身的價值,精心設計問題,開展討論,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選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不要過于簡單,否則學生不加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不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討論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把握。
一些數學知識較乏味,無法調動小組成員的興趣,這時,開展小組比賽,將小組成員的戰斗力組織起來,學生都非常踴躍,在比賽過程中,各小組成員互相合作,解決了存在的難題,收獲知識喜悅,教師表揚取得勝利的小組,同時鼓勵沒有取得成功的小組繼續努力,如此,學生將更加期待下次的比賽,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熱情,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引導,因為學生比較活躍,針對出現的尷尬,教師要有效協調,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比賽,在學生間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教師指導學習小組,協助他們完成合作學習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大程度上將主動性交給了學生,然而,小學生之間展開交流和溝通有一定的限制,這時教師的指導原則非常重要。教師先要闡明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通過什么方法完成,在完成過程中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最終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預留充分討論知識的時間,聚集學生智慧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問題的討論,要進行指導和幫助。教師先要明確討論的目的,小組分工學生指導問題的突破口。其次,教師要將自己融入到小組討論中,仔細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積極發言的學生,引導不主動發言的學生。最后,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匯報工作,吸收好的地方,補充不足的地方,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利用。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要想獲得成功,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為學生提供解決困難的方案,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前,教師先制定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將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具體化,參與引導合作學習,促使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培養師生情感,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制定,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推動教學的開展。
五、及時評價小組的學習效果,適時鼓勵
小組討論后,教師評價合作學習的效果,較好地提升了合作學習的效率。采用共同評價的方式,將小組作為評價的單位,小組所有成員符合標準后,獲得獎勵。
適當的鼓勵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有效評價學習進度及效果。鼓勵學生在其中的表現,采取鼓勵措施,提升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對智力和心理尚不成熟的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基于學生心理,讓學生達到認識和情感的統一,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知識,同時也養成了整體意識,小組形成的合作意識和整體榮譽等將會促進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和生活,在學生合作意識形成過程中,采取激勵措施,鼓勵所有學生參與合作學習中,便于小組間的互相幫助和共同進步,讓學困生喜歡上學習。
六、結束語
新課改提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為,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為學生營造輕松生動的學習情境。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概念,為學生提供引導,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理念下,教師要改變以往傳授知識和解決問題等的任務觀念,指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能夠自我主動學習,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逐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在小學數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讓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優勢,彌補缺陷,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要不斷創新合作學習的方式,推動合作學習的發展,產生較高的教學質量,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素質。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涉及了方方面面,需要從多個層面開展,因為上述內容均是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而做的闡述,其不能面面俱到,難免有一定的缺陷,相關研究尚需繼續深入,以促使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更好地開展下去,為小學生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紀振輝.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224-225.
[2]錢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3(02):136.
[3]陳海波.試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10):8.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