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靖怡
【摘 要】高中是學生時代至關重要的一個時期,是決定學生上哪個大學的關鍵,尤其是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較大的語文。如今,教學輔導書多而全,使得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受到沖擊。如何正視教學參考書的存在,并且在它們的沖擊下提升語文教師教學的吸引力與質量,我們需要認真探討。
【關鍵詞】教學參輔;高中語文;高效教學;對策
高中可以說是決定學生命運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所以不單單是學校重視,家長、社會也給予了高中生更多的照顧。輔導書市場也看準了市場需求,推出了全面細致的語文教學參輔書。甚至包括了課程引言、課文中生僻字注音、重點段落逐字逐句講解等,可以說參輔書你想到的內容都有,你想不到的也有。有如此詳盡資料,有的學生甚至不再認真聽課,全依仗參考書了。語文教師的主體地位受到嚴重沖擊。
一、教輔書對現代語文教學沖擊
(一)學生表現
首先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教學參輔書深受學生歡迎,幾乎人手一本,甚至有的學生還擁有多本語文教學參輔書。語文參輔書的出現以及普及,威脅到了老師手中的教案。以往只有教師掌握核心重點資料,學生方面掌握較少。而現如今,學生有可能通過多本教學參輔匯總,掌握的知識甚至比老師還要全面。第二,也是較為嚴重的一點就是好多學生不再認真聽語文課。學生們認為,自己該學的知識已經在教學參輔中學習過,所以認為上課不重要。長此以往會形成惡性循環,對高中語文教學十分不利。
(二)語文教師的表現
對待教學參輔的沖擊,不同的語文教師也存著著不同的表現,大體總結下來的話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種表現為厭惡教學參輔。這類教師一般有著較高的資歷與較深的教學經驗。他們并不把教學參輔放在眼里,并把自己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奉為真經。他們覺得教學參輔只是小兒科,也不會從教學參輔上學習比較新穎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這類教師由于過于固守陳規,因此課堂的內容也比較刻板枯燥,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就會差些。
第二種表現為過分相信教學參輔。這類教師一般年齡比較小,缺乏教學經驗與自信心。因為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所以他們更愿意學習、參考別人的經驗。因為現在的教學參輔內容全而且細,教師完全不用自己設計教學流程與思路,直接照搬參輔書就可以了。這類老師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但是對工作缺乏熱情而且較為懶惰。就算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很好,但是學生分明就能覺察出老師實則照本宣科,教師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第三種表現為選擇性運用教學參輔。這類教師一般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同時又渴望在教學工作中自我提升。他們會自己撰寫教案,同時也會參考教學參輔,將二者結合起來,將教學參輔中有用信息為自己所用,沒有用的給予刪除。這樣既可以使課堂內容豐富,也規避了照抄教學參輔的無聊狀況。
二、高中語文實現高效教學的應對策略
(一)正確看待教學參輔的存在并為我所用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的存儲量與傳輸量也很迅速,所以學生獲得更多關于教學的知識成為必然。我們無法將已經普及的教學參輔驅逐出市場,也無法無權限制學生的購買。所以教師能做的不是向教學參輔低頭,而是更好地利用教學參輔,讓這些書為教師的課堂服務。
教學參輔雖然多而全,但是高中學生的學習精力與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學生只靠教學參輔學習,學習的時間長不說,以他們現在的水平也很難快速把握課文重點,所以說學生只看參輔不聽課的結果會是事倍功半。當然,教師也不能完全否定教學參輔,教師可能將自己的教案與參輔作比較,看看參輔有哪些好的內容可以補充到自己的教案當中,從而引起同學的注意,以便教師能夠更好傳授知識。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的氛圍好壞對老師的授課狀態以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起著巨大的作用。課堂氛圍融洽和諧,能夠使教師享受其中,課堂講授變得更富表現力,學生也更加熱衷于聽課,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不自覺學到知識。所以說,要實現高效教學的課堂,必然離不開和諧的課堂氛圍。如果老師心中帶著怒火,學生面露怨氣,這樣的氣氛下,別說學習了不打架就很不錯了。那么該如何營造和諧的氛圍呢?
首先,教師自己站在課堂時就應該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因為他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以后。都說快樂是會被傳染的,如果教師是發自內心的不自覺的快樂,這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他的學生,從而把學生帶到一個很快學習東西的環境。其次,教師要善于調動課堂氛圍。比如在講述魯迅的《祝福》時,這是一個帶有悲劇性的故事。為了讓學生進入到故事當中,真實感受當時的社會氛圍。教師可以適當搜集當時時代背景下的小故事,在講背景的時候,適當穿插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幫助他們更好探求文章的中心。
(三)利用影視資源提高課堂感染力
高中語文涵蓋的內容很多,人文色彩濃厚,有些課文思想深邃,甚至會給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文學熏陶。在所有教學輔助設備中,影視資源可以說是十分有效,學生十分樂于接受的形式。
比如對于《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如果教師單獨講課的話,就會顯得很枯燥。因為文章中對林黛玉的內心刻畫比較多,還有林黛玉初進賈府對所有人的印象,曹雪芹的描寫十分精妙。在單純的教學講義中,教師其實對于林黛玉的感受以及賈府的各個人物特點只能用語言概括,感染力欠缺。其實,高中好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已經被翻拍成了電影、電視劇,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和講課內容相關的劇集,幫助大家學習。
再比如,高中課本中的名篇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這是一個讓人熱血噴張的演講稿,如果單純讓教師用嘴去介紹,教師很難精確描述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狀態與演講激情。由于現代教學條件改進,教師完全可以從網上拷貝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英文演講現場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直接、生動感受馬丁·路德·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的不滿,感受他的希冀。這樣的課堂震撼力與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肯定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四)充分落實因材施教
教師教學之所以能夠優于冷冰冰的教學參輔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是有感情有溫度的,而參輔書沒有情感。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于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只用一種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因為學生是不同的,老師的方法就應該有所不同。而參輔書對待所有同學,所呈現的內容是一樣的。這是教師所擁有的一個絕對優勢。
比如對于不喜歡語文的學生,教師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教好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愛上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像可以推薦一些名著讓他們讀,讓他們感受到文學的魅力。而對于十分喜歡語文的同學,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把他教授的重點內容與章節全部領會。對于愛自我表現的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多多鼓勵,多讓他們上課回答問題,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對于比較靦腆的學生,教師要學會挖掘他們的長處,多在課下指導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克服靦腆,勇于表現自我。
三、結語
雖然教學參輔十分流行,但是它們還是無法取代教師的主體地位。高中語文教師既要認識到教輔所帶來的沖擊,又要不斷完善提高自我,最終才能實現高中語文高效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語文[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2]王毅.談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22- 13
[3]張娜.高中語文課程中影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4]王勝娟.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