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峰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深人,初中物理課堂正在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一言堂變成了群言堂,多了動感、生機和活力,還時有學生的真知灼見,語驚四座,讓人欣喜不已。但是,由于固有的慣性,問題依然尖銳地擺在我們的面前:“重教輕學”、“重說輕做”的傾向使那些中等學生和思維慢的學生缺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體驗;課堂上基本不用課本,學生不能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更不必說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的探究活動?以下便是我對課堂教學的點滴思考。
一、既要“學物理”,更要“用物理”
在壓強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碰到有學生問什么叫壓強。大家都知道對于這樣的問題單純給學生講壓強定義效果不好,不如舉實例讓學生認識壓強效果更好。其實,我們這樣的做法就是對學生最有價值的引導一“會用物理”比“會學物理”更重要。但從大量物理課堂的教學實踐和觀察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讓學生學物理比用物理的機會多得多。呈現(xiàn)一個問題情境后,經(jīng)常看到的是我們很快就請學生起來作答,這幾個學生把問題解決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學生都會了。這就是所謂集體作業(yè)的教學方式。我們之所以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是因為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便于控制教學節(jié)奏和進程。可是,這種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積極性”和“一切順利”的假象。在這樣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學生和思維慢的學生是否也有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體驗,我們?nèi)圆坏枚Υ耍K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議是:“要把學生獨立的、個別的作業(yè)作為學習物理的基礎(chǔ)。”教學中教師不斷創(chuàng)沒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物理活動,激勵學生自己去做物理,從做中學。在做物理中,人人都必須獨立思考,都能夠自主探究;在“做物理”中,人人都可能發(fā)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合作交流的愿望。在這里,“做物理”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chǔ)和紐帶,成為課堂發(fā)展的原動力。從這里,我們還能體驗到:改變“重教輕學”、“重說輕做”的傾向,采取“先學后教”、“先做后說”的教學策略是必要的、有效的。當然,此處說的“做”不單是做題的意思,而更在于與物理有關(guān)的活動之意。其實,在字典中“做”這個字的第一注釋就是“干,進行工作或活動”。
二、物理要以本為本,重視學生閱讀
經(jīng)常聽到學生說:“學物理就靠聽課、記筆記、做習題。課堂上基本不用課本。”再回憶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頗有同感。特別是大學學習,課堂上甚至只有聽課、記筆記,不必說用課:奉,就連做習題都沒有了。且不說高年級的物理課堂教學有無商榷的地方。但這至少告訴我們初中學生沒有學會獨立學習,沒有擺脫對老師的依賴,必將會影響他的后繼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如果沒有及早教會他閱讀,他日后在學習中就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事實說明,很多初中學生還沒有解決好這一問題。筆者曾聽一節(jié)有關(guān)角的公開課,老師講授了3O分鐘新課后,留15分鐘給學生做練習。老師看到一個學生還在看書,沒做練習,就上前催他動筆。學生說:“剛才沒聽懂,想把書看懂了再做。”老師卻隨口說了一句:“聽都沒聽懂,還看得懂?”這也反映了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的潛意識里還有意無意地強化著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物理課本是學生了解現(xiàn)實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擋住這個窗口,甚至整節(jié)課自己不翻書也沒讓學生翻過書,沒有意識到必須讓學生主動去接觸、使用這個工具。相反,有時候,我們甚至誤以為這是對教材熟悉的體現(xiàn),把他當著自己水平的一種表現(xiàn)。這樣,學會學習又從何談起?因此,必須讓課本成為學生賴以學會學習的文本;一個能激勵學生自己去學物理的教師比教學生物理的要高明。但是這樣就產(chǎn)生一個疑問:課本讓學生閱讀了,還有什么可探究的?讓學生閱讀課本,目的在于把獨立學習引進教學過程,同時也意味著教師必須把“教”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chǔ)之上,不再充當面面俱到、照本宣科地單純講授角色。在學生閱讀的基礎(chǔ)上,教師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或物理活動,引導學生在質(zhì)疑、操作、實驗、探索中消除假知,獲得真知,豐富體驗,求得發(fā)展。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找出疑問進行質(zhì)疑,對例題既要進行變式,還要解決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法,思考知識與知識之間、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等等,這些無一不是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也無一不是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對課本進行一定的獨立閱讀、思考,進而對課本進行質(zhì)疑、重組、超越,應成為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實踐證明: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本,也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chǔ)。
學生的差異是顯著的,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需要與期待也不會一樣,對學生中弱勢群體的學習問題的關(guān)注,教師要特別重視。在今后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繼續(xù)探索,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