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保華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膳食纖維對術后患者腹瀉的臨床應用觀察
覃保華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 評價可溶性膳食纖維在胃癌術后患者腸內營養中的對腹瀉的改善作用。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術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不含膳食纖維腸內營養)和觀察組(含膳食纖維腸內營養),各3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腹瀉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均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觀察組平均腹瀉評分低于對照組[(4.87±6.01)vs(7.11±6.79)](t=5.89,P<0.05)。結論 胃癌術后患者應用含膳食纖維的腸內營養可以改善腸內營養過程中腹瀉的嚴重程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膳食纖維;腸內營養;腹瀉;護理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居首位,且逐年增加,好發于40~60歲男性,發病常與地區環境及飲食習慣有關,死亡率也逐年增高,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健康[1-2]。目前,胃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而術后的營養支持更需要重視[3]。本文就膳食纖維在腸內營養的應用及護理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術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不含膳食纖維腸內營養)和觀察組(含膳食纖維腸內營養),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8.17±4.26)歲;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0~63歲,平均年齡(52.21±4.56)歲。本項目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自2013年6月開始)實施,患者及家屬均對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均經胃鏡檢查確診為胃癌,且均行根治性胃切除術,無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及其他疾病。
1.2 方法
觀察組使用整蛋白纖維型腸內營養混懸液(能全力,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11),對照組同樣使用整蛋白腸內營養制劑,但不含膳食纖維(安素,Abbott Biologicals B.V.(荷蘭),國藥準字H20130320),短期(<5周)腸內營養的患者可通過鼻胃管,長期腸內營養(>5周)的患者可通過空腸造口,以肛門排氣為腸道功能恢復標志進行管飼。采用Hart and Dobb腹瀉量表對患者排便情況進行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將項目獲得的原始數據輸入Excel軟件中,后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處理由兩位研究者同時進行,以便核對校準。
兩組患者均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觀察組平均腹瀉評分低于對照組[(4.87±6.01)vs(7.11±6.79)](t=5.89,P<0.05)。
常見的膳食纖維中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如膠漿、果膠、樹膠等)和不可溶膳食纖維(如甘露醇、木糖等)[4-5]。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內有益的厭氧菌生長,需氧菌比例下降,維護腸道的正常菌群,增強膳食纖維酵解能力,提高腸腔內SCFAs濃度[6],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均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觀察組平均腹瀉評分低于對照組[(4.87±6.01)vs(7.11±6.79)](t=5.89,P<0.05)。與以往研究結果類似。值得注意的是,腸內營養支持應遵循由少到多、從慢到快、由稀到濃的原則,營養液的溫度應控制在接近人體溫37度為宜,滴注過程應勻速定量,營養液輸注應選擇半臥位,可防止營養液的反流和誤吸,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同時也應注意患者的衛生護理,每天對口腔鼻腔進行清潔,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對術后并發癥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保證患者的安全。
[1] 姜婷婷,王新穎.膳食纖維改善重癥患者腹瀉的研究進展[J].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2016,9(2):138-141.
[2] 毛春英.ICU患者腸內營養腹瀉的原因及防治體會[J].中國醫師雜志,2006,8(5):676-677.
[3] 談婷婷,裴華利.重癥創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方法的研究.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7,5(1):47.
[4] 肖玉芳,張志蘭,張玉萍.改良鼻飼法用于腦外傷患者胃腸內營養并發癥的[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7):539-541
[5] 王 芳.不同鼻飼泵注時間對ICU危重癥患者食療效果的影響[D].新疆醫科大學,2010.
[6] 余悅波,柴惠紅,朱明麗.早期腸內營養應用酸奶預防腹瀉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8,(10):777-778.
本文編輯:張 鈺
R656
B
ISSN.2096-2479.2017.1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