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銳森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由教育部發起,聯合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性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活動,是目前職業院校學生最高級別的技能競賽。通過大賽使各地、各校深化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和產業發展。2016年、2017年筆者作為第一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團隊在湖南省和全國市場營銷技能競賽中蟬聯團體一等獎,登上國家技能競賽最高領獎臺。回顧整個備賽和比賽的全過程,認為主要得益于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使本專業的課程教學與學生技能培養、技能競賽模擬與備賽有機結合。通過變革,改變了原有教學模式,提高了實踐教學效率、提升了學生技能,達到了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了技能競賽備賽的效率,使競賽成為推動實踐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驅動力。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專業一貫堅持的重在平時、將學生的核心能力和素養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做法密切相關,做到厚積薄發。主要有以下4點經驗:
(1)將競賽融入課程,課賽結合,選拔競賽苗子。技能競賽的主角是學生,是學生能力的集中展現,也是專業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體現。而學生在比賽中的優異表現一定是建立在平時扎實的專業技能訓練和良好的競技心態之上。因此改革課程教學模式,為競賽挑選好的選手是比賽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將競賽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為選好苗子做了機制設計。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專門開設了針對競賽的一門課程——營銷沙盤,通過課程實現了課賽結合,使學生實現上課即是競賽,競賽融入課堂,達到全員參與競賽的目的。在課程競賽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技能,又能夠發現好的苗子;關注重點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使有競賽潛力的選手提前進入老師的視野、集中訓練的范圍,為最后挑選競賽選手做好了充分的人員儲備。其次,師生利用周末等課外時間專門組織集中訓練,通過多輪訓練、逐步淘汰,最后留下12名備賽選手,并從中選出了4位省賽、國賽選手,每輪的淘汰率超過50%。平時高強度的訓練和殘酷的淘汰機制,最后留下了比賽的精英選手。本屆國賽參賽選手均是在平時的課程競賽中表現優異、老師提前關注、針對性指導的學生。
(2)將競賽引入平臺,理實結合,營造競賽環境。“訓練多一分真打,戰場少一些流血”。作為對接市場緊密、實操實踐性強的市場營銷專業,盡可能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全國營銷技能大賽有著同樣的營銷實戰要求。比賽中的營銷實戰模塊要求競賽團隊針對某種商品在本校園市場的銷售推廣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與實施。營銷專業在日常教學中堅持理實結合,將真實的營銷活動引入到課程中來,利用現有校內外實踐平臺,特別是專業實踐平臺和每年在校內舉辦的校園展銷會,讓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選擇銷售商品、自行組織活動策劃與實施,使學生不出校門即能感受真實市場,同時也對接技能競賽的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課程中真實營銷活動為他們提供了真實的環境、實戰的技能訓練,使平時實操訓練的技能成為核心技術技能,也為參加競賽做好了技能儲備,達到了人才培養與競賽訓練的有機結合。筆者指導的學生參加比賽時,競賽團隊提交的策劃方案真實性、創意點、實施過程及效果評估均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成為最后奪冠的制勝法寶。
(3)將心理納入考察,身心結合,增強選手實力。課程不僅鍛煉學生的技能,還考驗學生的心理狀態。技能競賽從課程正式授課開始,再到集中選拔、集訓再到最后的強化訓練,歷時近半年的時間;競賽過程全封閉、歷史360分鐘,漫長的訓練過程和高度緊張的競賽過程對選手的心理是一種挑戰。因此在選手的選擇上,除了挑選基本功扎實、職業技能高超以外,還要特別關注那些具有心理素質穩、求勝欲望強、抗壓能力大的選手,克服在比賽中不利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平時課程教學和技能的訓練中,教師實時做好選手的心理狀態監測與管控,通過小組會議、個別談心、團隊活動等,盡可能多地與選手同吃同訓練,通過親情般的關懷、朋友般的溝通使他們克服倦怠心理、焦慮心理等,特別是在出現情緒波動時及時介入,保證了選手良好的備賽狀態和技能心態;在訓練中人為制造緊張氛圍,有意強化困難問題,測試選手的心理壓力,也實時予以激勵和鼓勵,增強選手自信心,增強了選手的綜合實力,使選手的心理素質能夠為競賽加分,為取得好成績做好心理儲備。
(4)將資源為我所用,內外結合,增強備賽效率。目前的技能競賽是各個學校在軟件、硬件、人脈等資源的綜合比拼。首先學校必須要購買技能競賽軟件平臺,解決課程改革實施和技能競賽備賽中最重要的資源。但對于競賽軟件的規則、算法、策略等問題,則需要任課教師不斷地與軟件供應商保持聯系。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保持聯系,在規則解讀、版本升級、BUG修復等問題上及時溝通請教,確保課程技能訓練上緊跟規則要求;其次是任課教師團隊的組建。課程的教師必須組成團隊、形成合力、整合資源,分工不分家,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保證課程教學模塊訓練的高效率。同時通過開通網絡端競賽平臺,組織學生利用課余進行網賽,增強課程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戰性,提高了課程教學的效率。
在接下來的人才培養和技能訓練過程中,將在以往的基礎上總結與反思,發揮優勢,克服不足。
(1)繼續深化課賽結合,強化學生技術技能培養。通過競賽平臺的標準內化、吸收后,將技能課程的授課內容與競賽內容全面對接,將課程的考核標準與競賽評分標準對接,實現競賽內容在課程教學中落地。
(2)繼續整合資源、培養人才梯隊。目前技能競賽賽制、模式較成熟,各院校高度重視,均把技能競賽列為特別的戰略項目,說明技能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明顯。因此在資源上給予重點傾斜、全力保障,構建更加合理的任課教師團隊、梯隊,更加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和競賽的備賽,并形成相關制度進行固化,使課賽結合形成制度,進一步推動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在“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對于職業院校而言,技能競賽的地位和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只有繼續深化“課賽結合”,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步伐。
[1]徐媛媛.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8).
[2]葛萬軍.高職企業管理課程引入沙盤模擬教學方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