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旗
(長江師范學院 管理學院,重慶 410800)
簡述常德市公共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宋旗
(長江師范學院 管理學院,重慶 410800)
經濟發展逐步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擁擠、故障問題顯露出來,當今交通問題已經成為限制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選擇出行的主要方式,更是評價城市經濟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文章將以常德市為例,簡略闡述該市公共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常德市;公共交通;存在問題
所謂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簡單地說就是城市的大部分居民能夠乘坐的既經濟又便捷的所有交通工具的總稱,它是由公交車、輕軌、地鐵、輪船等組成的一個整體。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不容小覷。首先,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設不僅可以做到土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政府規劃部門更好的規劃土地用途。其次,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的發展完善可以緩解出行壓力,吸引城市客流,減少道路負擔。再次,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居民出行難、出行貴的情況,更有利于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從而使居民享受到更好的交通服務質量。最后,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有利于城市經濟更好的發展,提高居民的生活便捷程度。
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設的基本工作,服務廣泛性、服務便民性、服務公益性是其顯著特點。城市公共交通對于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極大,因此其對于城市整體水平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停增漲,加之私家車數量的急劇增加,公共交通的問題已越來越顯著。比如,目前常德市的公共交通以公交車、出租車為主,比例高達80%,過于單一的公交出行方式不能與常德市民日益增長的出行方式相適應,具體情況如下:
(1)交通設備無法滿足居民需要。盡管常德市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交通設施的建設與維護,但機動車輛近年的增長速度更快,隨著經濟發展,機動車輛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率增長,極大地增加了交通阻礙,不僅如此,非機動車的大量增加會對城市環境造成破壞,大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現象將影響人們生活。據析,常德市的機動車尾氣和喇叭聲已成為主要的廢氣和噪聲源頭。
(2)多種通行方式的出現加劇交通堵塞。當前常德市的主要車輛不僅包括以自行車為主的非機動車,也包括私家車在內的機動車,各種車輛混行的情況,對于交通秩序的管理是十分不利的,這同時也降低了常德市道路的使用效率。種種因素都不利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給常德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障礙。
(3)我國相應的法律規定不夠完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公共交通的運行得不到優質的法律制度限制和引導。常德市公共交通治理的現狀是:某些問題的處理依賴的是政府權力,缺乏靈活性,法律不健全的狀況既不利于常德市公共交通的管理,也不利于人們樹立守法意識,使人們無法自覺加入到常德市公交建設上來。
(4)公交線路網布局不合理,管理方式老套。即使常德市也在發展快速公交系統,但布局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致使常德市居民“出行難”問題得不到本質上的解決。出現快速公交線路,如H11線路設置就存在偏離城市主要經濟發展區,以及運行過程中快速公交道經常出現被占用的情況,快速公交并不“快速”的情況。此外,現有的交通管理手段仍采用原有的交警值班或是單純的依靠紅綠燈也無法更好地滿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據收集的資料顯示:如今我國居民的出行方式多為私家車出行或租車出行,選擇公交的比例只占10%,即使是大型城市也只占20%,更不用說其他的一線、二線城市了。由于大量私家車、商業用車等機動車數量的增加,會極大地影響到公交的運行速度,特別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車的速度只能達到10km/h,甚至低于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交通時間成本不斷攀升、出行難、行路難等問題成為各地政府急需解決的重中之重。
3.1 道路網絡結構還不完善,道路規定密度相對較低
商業經濟核心區的公交線路建設遠遠不足,不僅公交主干道的密度標準達不到國家要求,而且支路也是如此。道路與道路之間的聯系較低,過境的線路少。在道路交叉口多采用紅綠燈,在機動車數量呈井噴式增長的今天,這種管理方式已略顯不足,易延誤時間。
3.2 缺乏交通配套設備,公共交通運作效率低
(1)從公交企業方面來看。①公交服務效力較低。公共交通是評價市區形象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服務水平的高低不僅會影響到城市居民對于公共交通的接受程度,而且對外也會影響到其他省市對于該城的總體評價。服務差突出表現為:候車耗時長、換乘不便利、線路不合理、臨時變更路線頻繁、存在公交自主營運區、公交乘務人員服務質量與服務態度較差、拒載弱勢群體、舒適性差、交通事故多等。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突飛猛進,各城市的總體規模與居民人口也在不斷增張,城市化的腳步已無法阻擋,公交的服務效力已經無法滿足城市居民對于公交的需求。②相應的企業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技術落后。目前,該市對于公交管理的能力略顯不足,這與常德市公交網的規劃不合理有直接的關系。同時,在公交車調度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調度方式基本上以人工為主,在對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的管理上無法做到隨機應變。公交也很難做到準時準點,既不利于管理部門時刻監控,也不利于對公交的統一協調。因為管理技術提升成本相對較高,該市的管理技術更新周期長、更新慢,如車輛自動定位技術、消費者電子付費技術等,均嚴重妨礙了常德市公共交通的進步。③運營效力低。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差,現有公共交通路線構造不合理,主要存在有出市區后線路過長,線路責任劃分不清,功能比較模糊的問題。其中3、11、12、13、18、22、23、42、46線公交主要承接開往近郊鄉鎮的任務,就拿18路公交來說,該線路雖然經過市區的繁華地段,但公交車輛車身狀況較差,乘客大都不愿意乘坐破車、臟車,此外,該線路準點率較低,平均等候時間高達30分鐘,發班時間沒有統一的規劃,線路運營得不到有效管理,司機輪班隨意也就導致了高峰時公交運力不足、以及車內乘客擁擠現象嚴重。調查表明,市民對公共交通運營效力的不滿度高達70%。
(2)從政府對公共交通的規劃來看。①公共交通的道路設計不科學。雖然近幾年該市的公共交通取得了相應的進步,這主要歸因于該市政府加大了對公共車輛的投放量,使居民的出行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但是居民的收入改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數量的極速增加,造成道路資源縮減,公交也受到極大影響。即使是大力發展快速公交,但也難以與大量私家車相比,當遭遇高峰期或市政施工、經濟區等,堵車現象極為嚴重,有時甚至造成交通癱瘓。②公交設備的規劃不足。該市對于公交設備缺乏統一規劃,從線路規劃不合理、主支線密度不夠、快速公交發展不夠完善可以看出,造成公交的運營效力不足。
(3)從政府對公共交通管理來看。①道路資源利用不足,發展相對較緩,公交車輛以及道路供需矛盾始終很大,城市私家車數量的極速增加造成交通堵塞。常德市的經濟發達地區在人民路與朗州路的交叉地區,此處地段的公交線路明顯不足,路線資源的利用沒有達到最大化,對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再如沅安路,其本身道路寬度就不足,政府同時還要限制其通行量。一些平時不擁堵的道路,到了上下班與節假日,就會變得十分擁堵,相關管理部門也沒有做好分流的工作。②公交管理方式滯后。當地政府的管理方式存在不足,且沒有相關的法律予以保障。隨著常德市城市化的不停進步,假如相應的公交企業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合法的財政補償機制,那么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則得不到表現。據2016年統計的資料顯現,在我國受訪的130家企業中,無財政補貼的有42家,占據比例達到32.3%。政府財政投入的力度不足,使公交的發展得不到落實,資金的短缺與投資的結構不合理,是妨礙公共交通發展的根本性原因。資料研究表明,在接受調查的所有城市中,其中有66個城市在公交設備更新新設站點上得不到政府財政上的支持,占據了所有調查城市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大運量公交車的建設上也十分緩慢,公交車的結構不完善,大運量在城市公交的價值沒有得到相應的體現。據統計結果顯示,在大中型城市公交企業得到的相應補助只占其成本的10%不到。相比國外政府對于公交企業的補助已達到其成本的57.5%,典型的華盛頓已經占到了66.1%。不僅如此,我國的公交企業一般由多個政府部門共同管理,這對于公交的統一調配已極為不利,無法體現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整體性,對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1)全方面的貫徹公交先行發展政策。優先發展城市的公共交通不僅需要政府給予公交的道路優先權,還應該給予公交適當的政策傾斜,比如,給予投資者價格上的優惠、公交規劃用地的優先考慮、公交工作時間的適當優化等。要達到預期效果,這需要政府方面的理解與大力幫助。①首先從經濟方面考慮,在財政上需要政府支持,比如政府可以適當減少公交的稅收,降低公交公司貸款利率,降低相關配套設施價格,減少其相應的成本。政府應當做到合理安排,加大扶持力度。②從道路改良方面考慮,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合理的規劃,比如,將公交車的專用車道數量讓其增加,布局讓其合理。保證公交車在其道路上的暢通,懲罰在公交專用道胡亂停車現象。③在思想方面要做出相應改變。為改善道路交通狀況,保護城市環境,必須貫徹“公交優先”的原則,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公民樹立公交先行的意識。
(2)優化公共交通路線。按照公交的乘客比例劃分,城市居民占了極大的比重,因此為了公交路線的科學合理建設,必須深入研究城市乘客的出行規律,以確定如何優化路線。參考國內外經驗以及常德市的具體情況,優化公共交通路線時要遵循下列因素:①盡可能的建造在人口密集區,為更多的城市居民服務;②減少居民的總出行時間,盡量避免居民頻繁換車;③線路需得到充分的利用;④站點設置合理,減少居民步行時間;⑤適當增加站點。
(3)采用先進管理技術。隨著常德市人口的增長,人們的出行量越來越大,僅僅依靠政策以及公共交通路線的優化是遠遠不足的,這并不能從根本解決常德市公共交通存在的問題,也無法滿足居民的整體需求,為此必須學習先進的公交管理技術。如何提高公交管理技術,可以從以下3點著手:①優化常德市的公交調配系統;②引入新科技,如公交自動定位、電子付費;③合理規劃各公交路線的車次。
(4)開展面對面服務模式。作為一種新的公交服務模式,其特點是更為靈活,可以擺脫固定的時刻表,也可以不必擔心站點停靠問題,是一種高效率的服務模式。與搭乘私家車相比,其價格相對較低,運營模式更加規范,乘客安全也得到相應保障。
(5)進行財政補貼。公交作為服務大眾的工具,在財政上給予優惠還不夠,需進行相應的財政補貼。具體措施如下:①制定相應法律,根據城市居民的需求量對其進行相應補貼。②對給予的財政補貼進行嚴格的監督體系,建立相應監督部門,保障補貼的資金落到實處。
(6)完善公共交通法律法規,推進公共交通行業市場化進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切實負責,從常德市公共交通行業的現實情況出發,結合其他國家管理公交的優秀方法,逐步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行業有關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發展相關部門的組織能力,制定高質量的審核標準。國外有許多的國家通過不斷完善公共交通的法律,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改善了公共交通現實狀況。就比如美國的《城市公共交通法》、法國的《公共交通法》等。就全國看,我國相關管理部門的綜合組織能力還有所欠缺,應不斷加強自身管理能力,同時在公交行業的相互競爭淘汰的前提下,應該做好相應的立法工作,保證公交市場的良好運行。政府要做到少管,但不是不管,要合法、合理的引導公交市場,保證公交公司的信譽維持,調整公交行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良好關系,為公交行業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此推動我國公交行業的平穩進步。
(7)構筑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公共交運汽車的主要任務就是運輸城市客流,而調查顯示常德市目前公共交通路線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地段,但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段交通運輸路線并沒有得到良好的規劃,降低了整個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速度。所以,當地政府不僅需要適當增加公交路線、延長營運里程和適當擴大各站點的服務面積,而且需要更合理的規劃公交線路和資源配置。除了中心以內的城區,公交線路也應該適當的向外延伸,如城市的居民區、商業區及教育資源密集區,如此不僅可以加強城市內外的交流,方便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能起到較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的效果,提升城市的整體經濟水平,充分發揮公共交通的作用。該市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建設大運量快速公共系統,如軌道交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下資源,同時結合地上交通路線的改善,更好地發展常德市的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的健康發展,不僅能夠推進城市化的進程,而且可以帶領人們朝著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過渡。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起到促進公交運輸能力提升的作用,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節省土地資源,減少廢氣和噪聲的排放,更好的建立“綠色城市”。怎樣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是提升城市整體水平的重要要求之一,如公共交通的建立不僅需要考慮選址、規劃、設計方案、如何實施、如何方便快捷、是否與環境相沖突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時也需要政府部門做出相關的監督,提供相應財政資助的同時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使公共交通行業時刻處在透明市場競爭的環境中,促使公共交通行業的經營者不斷完善交通事業內部管理的機制發展創新。以常德市目前狀況來看,公共交通系統的發展完善也離不開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協作,與此同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不間斷推動也要求城市規劃部門提供優質的城市發展規劃,不斷完善城市公交線路的規劃,建設高效便民、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體系,讓城市居民享受經濟實惠、高效便捷、服務周到的公交服務。讓城市公交更好地為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服務,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總之,要想更好更快地建設城市公共交通,其首要途徑是讓城市居民從心底里認可公共交通,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共同建造“綠色城市”。政府引導公共交通是促進公共交通民營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具體體現。最后,政府引導公共交通并不是讓政府干預公交服務,而是讓政府不僅能夠提供相應的資金與資源支持的同時也能做到成為市場的監督者,監督相關法律的完善與實施,構建合理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該市公交的平穩、有序發展。
[1]王煒,徐吉謙.城市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李曉江.中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編譯)[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3]張亞平.我國城市生態交通規劃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6,(2).
[4]李世豪.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新發展和城市客車市場新趨勢[J].城市車輛,2004,(4).
[5]韓思,韓文濤.淺談智能運輸系統及其在我國發展的重點方向[J].交通與運輸,2007,(1).
[6]歐國立,李振華.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資金來源及結構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1,(1).
[7]殷小寰,贅昌榮.南通市公共交通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8,(10).
[8]周偉,李媛媛.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策略的理論與方法[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9]徐靜.淺談城市公共交通場站的規劃[J].科技創新導報,2008,(29).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in Changde City
SONG Qi
(College of Management,Changjiang Normal College,Chongqing 410800,China)
s: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more and more crowded and fault problems have been revealed.In modern times,traffic probl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limit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Urban public transport is the main way of urban residents to choose to travel,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level of the city.The article takes Changde City as an example,briefly explain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cit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Changde City;public transport;problems
U12
A
2095-980X(2017)04-0109-03
2017-03-23
宋旗(1995-),男,河南南陽人,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