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然
從事了30多年的高中教育,長期任教政治課,我經歷過的師生關系調適種類很多。解決得好,可以轉化為教師成長的條件,變成學生努力的動力。處理不當,便如弦在手上,卻彈不出和諧的音色。
這是我曾經遇到過的故事:安排座位的風波。
接手高三某屆4班時,發現這個班級學習成績總體上看出奇地低。正當我埋首研究剛剛拿到的學生花名冊時,就有班級勞動委員跑到辦公室,鄭重向我提出辭職請求。他明確表示無法勝任這個職務。原因是前任班主任的一次“換位子”風波。
該班有一對學校射擊隊的男女學生平時喜歡聊天,甚至于出去看電影。常常參加完射擊訓練后,一起由男生家長接送回各自的家。班級同學與這位男生關系較好,男生們與這位女生也較談得來。于是,前任班主任覺得這種早戀苗頭一定要秒殺!決定讓他們通過換位子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其宣布——這一對男女學生都必須坐到最后排,隔開坐。這個安排立刻引起女生的堅決抵制。她沖上講臺,邊哭邊指著前班主任:“你如果希望我倆坐在一起就明說,何必隔一個位子!”然后決絕地把自己的書包等等搬到了男生的旁邊,成為名符其實的同桌。從此,班級學生不再聽從班主任的指揮,哪怕是打掃衛生也沒人再理。勞動委員因此堅決要求我允許他辭職。
作為一生都在“接班”的老班主任,我同意了勞動委員的辭職申請,但有個條件——一個月后申請變現,班級將重新選舉安排未來班委的工作。
然后我立即找兩位“早戀”學生分別談心。我的信任,使他們毫無顧忌,分別說出了比較一致的“早戀”緣由。我一邊感慨著他們的厚道與純真,一邊要他們注意:一段時間只能做好這段時間的事情。當下正處在高三,高三的任務不是結婚,而是努力完成艱巨的高考任務,他們的現狀對于高考目標已經有很大距離。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和響應,并要求我把他們的位子快些換開。
一個月不到,他們已經把我當成了大朋友。我想要的新的班委選舉產生后,合適學生配在了合適的崗位。其中就有那位“戀愛”中的女孩。
班級的事情變成了所有學生自家的事情,他們不再渾渾噩噩,開始比拼學習了。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讓每位學生準備好,輪流開講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每周兩次,每次5到8分鐘。他們各顯神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一次次掌聲、一句句謝謝,集聚成了新的班風!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姓呂的同學在高考時真的把他的發言稿用到了作文中,得到了語文全校第一的好成績。
一位學生畢業后寫信說:“到了高三,自從你來到了我們身邊,我們似乎改變了對政治課的一些看法。你會舉很多例子,與我們的生活離得更近一點。而在課堂形式的展開上,你應該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有時你會組織我們展開討論,有時我們全班分組進行辯論,等等等等,總之,您盡可能地調動了我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我們的課堂從此豐富與生動了起來,讓我們對政治學科的態度有了改觀。”“更為重要的是,您經常鼓勵我們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維。其實很多時候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政治學科的范疇,而也恰恰是這些潛移默化的東西,卻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你培養了我們細心觀察積極思索的好習慣,并且也培養了我們的主人翁意識,我想這遠遠要比照本宣科地提倡主人翁精神要實際和生動得多,也有效得多。”
高中生是一個特殊群體,正處于人生承上啟下、價值觀形成時期。有無和諧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他們對社會的基本看法和今后的發展道路。我覺得教師要學會仔細觀察,換位思考;要學會旁敲側擊,選擇最佳方法;要視學生為友,贏得學生理解。只有擁有共同的目標,師生關系才能更加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