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林業種苗管理站,河南 新鄉 453000)
摘 要:圃地設立的目的是培育播種苗和移植苗。圃地設立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苗木質量和產量。運用科學實用的新技術設立圃地,對培育苗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圃地設立首先要正確選擇地理位置、地形地勢、土壤條件、自然水源;這是設立圃地前必須認真對待的工作。因此,有必要針對圃地設立的技術要點進行研究和探討,本文著重分析設立圃地時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使廣大經營者對圃地設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本文就林業圃地設立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圃地;區劃;作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80
1 圃地的種類和圃地的選擇
圃地是培育苗木的基地,建立科學合理的圃地,運用新的育苗技術,培育出優質苗木,才能滿足社會需求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的需求。
1.1 圃地的種類
林業圃地的種類多,具體按生產要求和市場需求的不同分為:庭院圃地、園林綠化圃地、果樹圃地、森林圃地、特用經濟林圃地等;按照圃地的歸屬可分為個體圃地、鄉、村圃地和國有圃地;按照圃地經營者的規劃年限可分為臨時圃地和固定圃地。圃地按照使用總面積可劃分為3種類型:小型圃地圃地總面積6.667hm2以下;中型圃地圃地總面積6.667~20hm2;大型苗圃土地總面積20hm2以上。
1.2 圃地的選擇
育苗是經營者創造效益的一種經營方式,圃地自然條件的優劣,會影響苗木的經濟效益和育苗成本。選擇圃地不準確,在以后的育苗生產上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選擇圃地必須認真、慎重。對選擇的圃地進行調查,建立文檔,掌握圃地原始資料。準確選擇最適宜的地點做圃地使用,正確選擇圃地的依據如下。
1.2.1 位置
設立圃地的重要一點是交通。應選在交通便利、有電源、靠近村莊的省道、縣道及鄉道公路附近,意在減少因交通運輸時遇到陷車、側翻等意外情況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1.2.2 地形
圃地應選在地勢平整、排水較好的地方。一般坡度不超過2~3°為宜,山地設苗圃時,應注意適宜的坡向。在北方地區,氣候干燥寒冷,最好是山地的東南坡。在南方地區,東北坡、西北坡更適宜。
1.2.3 土壤
圃地應選擇在肥沃的沙壤土,這些土質結構疏松有利于根系發育,透水性好有利于苗木生根,通氣性好有利于根部吸收肥力增加養分,溫度變化不大,有利于林木種子萌芽以及幼苗根系生長。土壤的酸堿度也要考慮的。不同樹種對土壤pH值有不同的要求,許多闊葉樹種以中性或微堿性土壤為宜,但也有一些樹種喜歡酸性土壤。
1.2.4 水源
圃地必須設在排灌方便的地方。在旱區打井灌溉是育苗的生長重要保證。
1.2.5 防病蟲害
育苗中常因病蟲危害而造成損失。依照“防重于治”的防治病蟲害原則,在選擇圃地時,應杜絕害蟲數量較多和有病菌感染的地方被選作圃地。經常種植玉米、棉花、蔬菜等的土壤,苗木易發生病蟲害,也不宜做圃地使用。
2 圃地區劃
圃地確定以后,為了合理布局,要進行圃地區劃。繪出平面圖,根據生產任務和苗木的培育特點及條件進行區劃。通常以道路作為區劃的界線。
2.1 生產區的區劃
劃定生產用地。在生產區內應劃分若干個作業區,如播種區、營養繁殖區、移植區、采條區、果苗區、試驗區等。
2.1.1 播種區是圃地的主要部分
播種苗在幼苗階段,抵抗力弱,要求精心管理。所以播種區應該設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灌溉和管理的地方。
2.1.2 移植區
移植區是培育根系發達的移植苗區域,應該設在土壤疏松、水肥條件中等、土層較深厚的地方。
2.1.3 營養繁殖區
營養繁殖區是培育插條苗、埋條苗、分根苗、嫁接苗等的經營區,應該設置在地下水位較高、土壤濕潤、深厚和排灌良好的地方。
2.1.4 采條區
采條區是為了提供扦插育苗種條而設置的生產區,一般都要設在圃地的邊角地。
2.2 輔助用地的區劃
2.2.1 房屋與場院的設置
確定場部的位置,辦公及生產生活用房和場院要設在地勢高的地方。
2.2.2 道路網的設置
道路應與灌溉、排水系統相一致。設主道一般寬為2~4m;小道一般寬0.5~1.0m;圃地周圍的周界道寬4~8m。
2.2.3 排灌系統的設置
水源要設在全圃的最高點,以方便灌溉。如采用井水灌溉,應將圃地井位分布均勻,并設蓄水池,以便蓄水備用和提高水溫。為了防止水澇災害的發生,圃地應該挖渠排水,以保證盛水期能使積水及時排出。
參考文獻
[1]任叔輝,孔令省.林木種苗工[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龍建宏(1965-),男,河南新鄉人,種苗管理站,技師,研究方向:種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