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摘要:語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語感能幫助學生在閱讀時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更容易捕捉到作者的獨具匠心。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感。本文論述了語感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學生語感的兩點建議,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感 重要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感,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認識語感對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并不斷挖掘培養學生語感的方法。
一、培養小學生語感的重要作用
培養語感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培養語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語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擁有良好語感的學生,其直覺更加敏銳,能通過與作者產生的情感共鳴,快速找到問題的關鍵,并處理問題。語感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作者某段文字的細節,直接找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處理相關問題時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語感能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在語感的幫助下,學生理解抽象知識的能力會得到大幅提高。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發現有些內容邏輯性較強,語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將邏輯認識和思維形象有機整合在一起。
最后,語感能夠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產生較大的作用。因為提升了語感后,學生在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對方想要傳達的信息,并針對這些信息快速做出正確的反應。
二、影響小學生語感的因素
影響小學生語感的因素有很多,如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它會影響學生在接受信息后對信息的處理方式,進而影響學生的語感。因此,在培養學生語感時,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影響學生語感的諸多因素。
三、提升小學生語感的建議
1.引導學生親自探索和發現語文知識
在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一些事項,才能規避影響學生語感的障礙,防止不正確的培養方式對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
教師應明白,強制逼迫學生學習知識,必然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親自探索和發現語文知識,讓學生在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認識到提升語感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單一、枯燥的理論教學,而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此外,學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花費更多的耐心,等待學生慢慢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要一味地打擊和批評學生,而應多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
2.加強朗讀和背誦訓練
語感的培養,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朗讀和背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示范怎樣朗讀,或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選擇閱讀方式。此外,有些文章對培養學生語感的價值較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背誦。當學生將學習內容熟記于心時,其語感也就得到了提升。
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科學的辦法,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慧.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思考與實踐[J].新語文學習:教師,2011,(2).
[2]侯瑞麗.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6).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皂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