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立
【關鍵詞】 亮點教育;賞識教育;方法;理解;信任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031—01
賞能教育是一種教育思路,每個老師和家長或其他教育者均可對孩子由“賞”而“能”,即通過有意識地賞識和認可,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一項或幾項自己覺得難以完成的事情,使孩子通過這一過程肯定自己的才能,重新認識自己并重新給自己定位,從而激發其全方位的學習自信,帶動自己全面發展與提升。利用閃光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 以表揚與肯定的方式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發掘和利用他們的優勢、特長并予以重視和培養,使他們擁有自豪感、榮譽感,從而享受成長的快樂與幸福,增強自信,主動發展,不斷追求成功精彩的人生。因此,亮點教育著眼于學生的優勢定位,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身上的亮點成為走向成功的起點。
一、亮點教育的意義
1. “亮點”教育能滿足學生被賞識的需要。生活學習中,孩子們對于自己身上存在的優點有時并沒有意識到,只要我們教師正確地加以引導,讓他們每一次青春的笑臉,每一次“出人頭地”的業績,每一次正能量的行為都能定格下來。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在“我能行”的榮耀中健康成長。久而久之,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幫助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優勢,而且對他們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 “亮點”教育是培養學生自信的金鑰匙。不論怎樣的孩子,他們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現、捕捉這些閃現智慧的靈光,給不同的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一旦這種成功的需要得到滿足,他們就會以愉快的情緒進行學習。
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關鍵時期,特別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羨慕、好感和贊揚。因此,由外向內的正面激勵能滿足學生內心的積極因素,助其形成肯定自我的自信意識。
3. “亮點”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個性有差異,學生的閃光點也不相同。教師對學生閃光點的肯定與賞識會引起許多學生的效仿。他們互相學習、相互感染,能逐漸形成取長補短、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亮點與閃光點”教育就是將學生的特長與創造放在首位,不斷發掘他們的“亮點”,并創造機會讓他們的亮點閃光。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賞識鼓勵,從而培養了豁達樂觀的心理,積極向上、富于創造的個性。這種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會積累學生的成功感。
二、實施亮點教育的方法措施
1. 用理解找尋學生的閃光。理解學生,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當我們學會理解、學會傾聽時,會發現不同的孩子擁有著讓人心動的、獨特的優勢,當這種“亮點”被認可時,學生會獲得巨大的滿足感,他的缺點就會逐漸被修正,再往前走便是陽光大道。
2. 用信任助長學生的亮點。傳統教育中,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行為的楷模。教師總是以自我的認識教育學生。其實,學生有其獨特的發展潛能,這就需要教師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相互關心、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如果你能給予學生朋友般的感覺,學生就會擺脫心理隔閡,更愿意接受你的引導,更大程度地發揮出潛能。
3. 用愛心使亮點熠熠生輝。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意到學生會有氣質、智力、性格、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他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使顏回長于德行,子貢長于言語,子路長于政事,子游長于文學。
教師面對的是個性不一的孩子,在學習上我們不能一刀切,一味地用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學生,培養學生。過于追求完美,就只能培養一部分人,離面向全體的教育目標愈行愈遠。要學會用博大的愛心去打開學生的智慧之門,用愛心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溫暖的目光注視他們,用愛心撐起他們希望的綠蔭,從他們的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
4. 定格亮點,使其為成功人生的起點。教師除了用理解、愛心、信任讓學生的亮點閃光,還要學會讓亮點定格。在運動會上、在文藝匯演中、在演講比賽時,甚至在搞衛生時,教師都可以讓學生的這些突出點定格下來。當這些亮點匯集在一起,學生的榮耀感會油然而生,促使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西漢學者戴圣說:“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币粋€人的優點是主要的。當學生的優點被挖掘時,他們的人生會變得不一樣,明日的成功和精彩將從每一個小小的閃光中啟航。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