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
【關鍵詞】 幼兒教育;區角活動;鄉土資
源;挖掘;利用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4—0075—01
一、合理利用空間,為幼兒提供區角活動的場地
在我園活動面積小、幼兒人數多的情況下,我們巧妙地利用每一寸空間。比如,在編織區、操作區、圖書區、種植區、科學探索區、益智區把集體教學用的桌椅分組擺放便可就地利用;在幼兒寢室里使用推拉式的床,開辟出了一大片可以利用的區角空間;將自制玩具掛在燈管上,在門后面掛上自制的圖書袋,幼兒拿到圖書就可到自己座位上看,合理利用空間而且不占地盤,幼兒操作起來也方便。
二、多途徑挖掘鄉土資源開展區域活動
雖然我們幼兒園室內、室外的操作材料少,但是我們利用距離農村近、自然資源豐富且農村幼兒多的優勢,選擇了安全、衛生、無污染的自然材料用于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操作和游戲。
1. 引導幼兒收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們在春天的時候帶幼兒去收集樹葉、花朵、麥穗、麥管;夏天引導幼兒收集核桃殼、草葉、各類果核;秋天引導幼兒將落葉、樹枝帶回來進行活動。同時引導幼兒收集果實、種子,還有麥穗、玉米皮、棉花、各類豆子等,豐富活動區的材料,讓幼兒親自感受豐富的來自農家的資源,在增進幼兒對周圍環境認識的同時,也引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 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充實、豐富區角活動材料。我們向家長開放區角活動,幼兒絢麗多姿的作品、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家長們大開眼界:原來生活中他們認為一些不起眼的廢舊物品是培養幼兒多項能力的好幫手。于是我們向家長們提出的收集要求也得到了響應。我們發動家長收集了布條、農田里的蔬果、毛線、掛歷、聽診器、舊掛歷等等一系列材料。家長的職業、專長各不相同,這就為充實、豐富幼兒園的區角活動提供了條件。
3. 綜合挖掘教育資源,讓區角活動走向社會。我們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把已有的經驗運用到社會中,獲取新經驗。如:六一兒童節,我們把幼兒平時用廢舊紙袋、光盤、布條、皺紋紙制作的時裝,用“時裝秀”的形式向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展示。幼兒將做好的小制作在“三八節”送給媽媽、奶奶,在“教師節”送給教師,在“清明節”獻給烈士,制作活動中幼兒能力提高了,興趣變濃了,在參加活動中社會性情感得到了發展。同時,我們還將幼兒在區角中動手制作的作品參加各類比賽,獲得了優良成績,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三、將各類材料與教育目標相結合
幼兒發展涉及各個方面,我們時刻根據教育目標投放不同的材料,組織各種區角活動以鍛煉和培養幼兒的各種技能。主要包括:(1)動手技能類活動,如玩串珠、玩改板的繩子、玩泥巴等,以幼兒的小肌肉鍛煉為主,目的是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技能,增強肌肉的協調性。(2)探索發現類活動,如沉與浮、取水果汁等,讓幼兒在動手動腦中觀察、思考、比較、記錄分析,發現新問題,掌握新知識。(3)表達表現區,如有時裝表演、奧爾夫樂器演奏、故事表演、自制的樂器演奏等,滿足幼兒想表現的愿望,讓幼兒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四、把活動區角開設到大自然中去
大自然中有取之不盡的材料,同時大自然也是天然的活動區。我們利用種植園地讓幼兒種植辣椒、黃瓜等常見的蔬菜植物,在種植勞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思想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教師常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事物,了解一些植物生長的常識,教會他們如何照顧植物,積累了一些簡單的種植經驗。按幼兒的意愿,讓他們準備了記錄本,進行簡單的記錄,讓幼兒將每天看到的情況畫在自己的圖畫本上,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地張顯自己的個性,同時盡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這是在幼兒園狹小的空間中所不能代替的。
五、將活動區擴展到家庭之中
自從開展了區角活動,我們不僅把活動區開設到大自然中去,而且還擴展到幼兒家中。首先請家長為孩子開拓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并提供豐富材料,讓幼兒自由畫、捏、剪、折。還請家長為幼兒提供勞動機會,比如幫家長摘揀蔬菜,幫家長做餃子或餃子皮。只要家長肯放手,幼兒就會很樂意去做。同時還使幼兒增強了勞動意識,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
豐富的鄉土材料為幼兒園帶來了特色,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新的希望。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