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梅
【關鍵詞】 閱讀教學;文本;關鍵處;美點;
趣點;難點;空白點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4—0098—01
語文課堂教學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抓住文本的關鍵處。文本的關鍵處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看到的精彩之處、沉思之處和爭議之處,是讓學生興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實踐證明,文本的關鍵處也是讓學生反復玩味、醞釀感情、學習借鑒、感悟探討的地方,具體包括文本的美點、趣點、難點、空白點等。若能抓住這些關鍵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必能“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潛能”,從而讓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一、仿一仿文本“美點”
“美文”是百讀不厭的,名家開始寫作時,也都是被美文所打動,師承一家,模仿寫作,再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風格,最終一舉成名。所以,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尋找、發現文章的“美點”,熟讀成誦,欣賞借鑒,然后再加以練筆,對于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文本的特點,有區別地指導學生仿一仿、練一練。如,《槐鄉五月》是一篇文辭優美、情景交融的散文,課文以唯美的筆調描繪了槐鄉五月,生動地展現了槐鄉孩子純真可愛、熱情好客的特點。短句的交錯,疊詞、擬聲詞的恰當運用,使文章朗朗上口,字里行間充滿著美感。
二、挖一挖文本的“趣點”
“趣點”往往是課文最吸引學生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正因為有了“趣點”,才顯得跌宕起伏、搖曳生輝。文本的“趣點”有童心之趣、巧合之趣、詼諧之趣、形象之趣……凡此種種,學生的心被作者的筆牽引著,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例如,《趕?!芬晃闹袑懥藘和s海的趣聞,尤以童心描述海邊拾趣最為醒目。借此趣點,筆者及時指導學生,挖一挖自己生活中的“趣點”,引幽發微,寫一寫對生活的熱愛,大家興致盎然地寫了釣魚、捉龍蝦等題材相似的文章,并與原文對照,再次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當然,對“趣點”的挖掘不能僅僅停留在“有趣”的層面,應讓學生從中學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教師可著重在“寫什么”和“怎么寫”上加以引導,讓學生對作者的巧妙構思及寫作方法加以思考,漸漸改變自己習作中內容蒼白無力、語言平淡乏味的現狀。
三、續一續文本“空白”
高手寫文章往往不會和盤托出,會留有余地,他們寫到高潮處,可能會戛然而止,留下一個永遠的空白,給讀者去想象。有的空白,結局可能是唯一的;有的空白,經過不同人結合自己的經歷,對號入座,其結局也許會千人百面,不一而足。我們在教學中,不妨讓學生開動腦筋,深刻體會文章的背景、內涵,來續一續文本的空白。如,《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文,通過講述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它難看而感到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文章的結尾留有空白,沒有介紹,如果此時小駱駝見了那匹小紅馬,它會怎么說、怎么做?教師可因勢利導,啟發學生想象,進行故事續編,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感悟中心,不能以貌取人。
四、補一補文本的“難點”
有人曾經說:“上好一堂課,就像寫篇好文章一樣,首先要中心明確,還要重點突出,有時需要濃墨重彩,有時需要輕描淡寫?!比?,在教學《日月潭的傳說》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可采用“濃墨重彩”這種方法,抓住關鍵詞語“千辛萬苦”進行片斷練習,引導學生想象的心理活動,想象哥姐倆遇到的種種困難,并結合二年級學習的課文《沉香救母》,沉香不畏艱險、歷經坎坷的相關語句,讓學生的發言更準確、更言之有物。正是有了想象,學生體會到了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故事,真正地走進文本,品讀了課文語言,從而深刻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為民除害的精神,也使得本文的“難點”不攻自破。
閱讀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更要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課文的關鍵處,為學生提供了極佳的學習素材。只有當學生的個性解讀與文本相吻合時,碰撞出的思維火花才會更加絢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