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我國當前教育的重點。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創新能力;創業能力;教育體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242
創新能力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動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已逐漸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
1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推動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原動力。我國十七大報告中曾指出,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在于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21世紀的競爭實質上是科技及人才的競爭,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承載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責任。對于此,高校應注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大學生未來的創新創業活動打下良好基礎,為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做出貢獻。
12有助于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市場經濟水平仍比較落后。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正處于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的轉型階段。相較于工業經濟而言,知識經濟對專業人才有著更高的要求。我國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得以生存,必然要注重企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加強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使之能夠適應不斷變幻的市場經濟環境。同時,隨著城鄉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變化,要求企業人才不僅具備專業技能水平,同時應掌握技術創新能力。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能夠使大學生在未來工作中適應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有助于高校教育體系的發展。
13有助于大學生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主觀意識逐漸增強,對于自我價值的實現有也著更為強烈的追求。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對創新創業有著更加強烈的欲望。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讓世人看到他們的才華,在就業崗位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在于傳授大學生專業知識,它主要在于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能夠為大學生未來自我價值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21創新創業意識淡薄
大學生受長久以來傳統觀念的影響,認識不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創新創業意識不強。一些大學生受家庭及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認為創新創業風險較大,不愿主動創新創業。也有一些大學生由于長期以來受父母的溺愛,過度依賴父母,獨立性及自主能力很差,并且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創新創業受到很大阻礙。除此之外,學校在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中,缺乏對大學生的正確引導,缺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及意識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僅為了得到相應學分而參加一些創新創業活動,主動意識十分淡薄。
22學校未設立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在當前我國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下,學校及學生過于注重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但很多高校忽視了其重要性,在教育體系的設置上,缺乏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的培養。首先,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只停留在口頭階段,并未設立專門的部門及人員對學生進行教育培訓;其次,大部分高校都沒有引進創新創業方面的教材,也沒有設置專門的課程,僅將創新創業課程作為一項選修課來對待;另外,大多高校并沒有專業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即便有相關專業的教師,但由于他們缺乏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大多時候都是紙上談兵,教學效果甚微。
23缺乏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不論是高校內部還是整個社會,都未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以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第一,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人們創新意識不足。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加之害怕承擔未知風險的心理,人們往往樂于順其自然、安于現狀,不愿去改變、去創新。同時由于我國長久以來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人們受到抑制的創新思想一時得不到轉變,使整個社會缺乏創新的環境氛圍;第二,盡管國家政府及高校都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持支持鼓勵的態度,但支持力度不夠,很多人并不看好大學生的創業問題,認為這是不務正業,大大打擊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3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對策
31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大多大學生缺乏創新觀念,對創新創業認識不足。加之家庭及社會觀念的影響,使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有很大偏見,使其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對于此,高校應注重創新創業知識的教育,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消除不良觀念,樹立自信心,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除此之外,大學生自身也應加強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改變就業觀念。首先,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改變傳統的被動就業,樹立主動創業觀念;其次,創新創業是一條漫長的充滿荊棘之路,大學生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應樹立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觀念,不退縮、勇往直前。
32高校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首先,國家及相關教育機構等應制定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通過結合國內外成功創業創新經驗,編制出適合我國大學生使用的教育教材;其次,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列為教育計劃體系中的一部分。構建系統性、全面性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中應包含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的培養,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技能的培訓等。既要包括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應注重大學生理論及實踐知識的掌握。除此之外,課程的設置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應保證雙方的有效融合,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升。另外,應注重利用學校的原有資源,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突出學校創新創業課程的優勢。
33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寬松的環境氛圍有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的提升,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成功。因此,社會各界應行動起來,努力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首先,組織多種大學生課外交流活動,聘請相關專家學者或創業成功者進行講座,或組織學生到一些知名企業參觀學習,加深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創新創業的熱情;其次,社會各界應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鼓勵,尊重大學生的想法、行為,國家及政府應推出一些優惠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提高大學生創業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韋素華淺析培養與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幾個問題[J].中外企業家,2016(7)
[2] 高強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大學生成功就業[J].亞太教育,2016(2)
[3] 史潤東東,馬波,張文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探析[J].知音勵志,2015(13)
[4] 蘇曉晉,武珺,曹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及培養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11)
[作者簡介]陳肖瑩(1986—),女,漢族,廣東佛山人,碩士,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