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菊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公路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公路事業的發展已轉變為公路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呈現出一片大力引進公路人才,培養人才適應更高要求的局勢。因此,現代化的公路事業的建設更要以發展人才為重要目標,積極應用戰略化發展眼光,科學合理的建設措施,保障人才價值的發揮,最終實現公路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公路部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發展措施
公路是社會生產、經濟發展的重要鏈接和基礎的設施,在當前的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作用日益突出,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部門的任務與要求也將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原有的儲備人才無法適應新形勢發展需求。因此,當下公路部門必須強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大力發展并造就一批高素質勞動人才,為公路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我國當前公路人才隊伍的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各地區的公路局主要承載著公路建設、公路養護、路政執法等管理工作,本文以某市公路局為例,以點及面的分析我國當前一些公路部門人才培養現狀。如某市公路局承擔全市公路的里程達到2300km,根據交通部每公里管養人員的相關規定,目前編制人員達到2100人左右,而從業人員僅為900多人,這個數據占據編制人員的42.8%。從人員的結構上看,實際的管理人員不到60人,年齡超過45歲的有40人,有250名左右的專業技術人員,年齡超過45歲的有近80人,其余大多為工勤人員,年齡結構偏大。在該局中,研究生僅為9人,本科生190人,高級職稱人員55人,技師20人。從這些數據看出,該公路局的人才隊伍總量較低,而人才結構存不合理,在高層次與高技能的人才中明顯比例過少,而一線的公路養護人員呈現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這個問題如果持續會引起后備人才不足、銜接不暢等問題。盡管這只是某市公路局的調查數據,但卻反映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公路局人才隊伍的現狀。
二、我國當前公路人才隊伍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公路人才的引進與流失比例嚴重失調
這些年以來,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公路、鐵路等基礎的交通設施建設大大改善,需求也與日俱增,急需一批具有牢固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我國公路部門內部機構已發展應用了幾十年,培養了一批在技術、管理能力以及經驗上都相對專業的人才隊伍,為公路的建設及養護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為了對我國高新區域的新興公路進行更大范圍的建設與覆蓋,當前很多地區部門均以優厚的待遇吸引公路人才調往,于是普通的公路部門失去骨干力量。而在所開通的各種招聘渠道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引進中,由于公路行業競爭力的缺失,導致一些潛質人才在經過磨礪后選擇了其他的工作形式,于是人才進出的嚴重失衡導致當前公路人才隊伍出現了較大的斷層。
(二)公路部門人才隊伍建設與事業單位體制改建不適應
從2005年開始,我國事業單位的改制就與人才隊伍的建設相聯系,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化發展,很多地區公路部門都主張做好事企分開,人才分離的過渡性工作,如工勤人員已暫停招聘等。但在十年的過渡中,公路部門人才隊伍正式的建設工作依舊沒能與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相適應,并且由于當前的人才隊伍建設在養護人員方面的補給嚴重不足,整體人才隊伍的老齡化問題更加突出,養護人員總體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要實現組建高水平多技能人才隊伍存在很大的困難。
(三)公路行業之間的競爭缺乏市場優勢而阻礙發展
公路行業之間的競爭性缺乏,首先表現為市場競爭力缺乏下的人才待遇較差,就2016年某市的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數據顯示,從人員轉正后的工資來看,本科生工作人員收入剛過3000元,研究生文憑則為3700左右,工齡超過10年的中級職稱人員收入也僅為3800元,這些數據與同時期如高鐵、機場等部門人員的工資待遇相比相差較大。而且公路部門尤其是一些山區的公路部門在養護資金的調撥上本身存在不足的情況,待遇提供的壓力更大,也無法在內部通過各種激勵機制的建立提供補助,這就為人才的挽留構成了威脅。其次,公路行業的人員發展平臺也缺乏競爭力。很多公路行業人員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已建公路進行修理與養護,接觸大型公路工程的機會不多,很難從專業技能的角度施展能力,而我國當前有很多公路的建設要求的規格都不高,修建過程中的交流換崗較為頻繁,無法為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提供更寬廣的施展空間。
(四)沒有合理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加以規范
比如行業中的人才培養工作需要時間與經費,而當前我國公路人才資源緊缺的問題突出而急迫,也就擠壓了人才上崗后的學習時間。另外,人才的選入機制與評價機制都不夠完善,嚴重阻礙了公路部門人才隊伍的管理與發展。
三、公路部門人才開發與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滿足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及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實現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必須強化勞動人員的技能水平。在公路行業當中,過去傳統的養護方式必須摒棄,才能符合現代化公路養護的需要。另外,產業的升級與進步,也要求公路行業的規模化與國際化發展,在推動其發展的同時,必然需要一批批質量優異的管理養護人才,確保隊伍的結構合理、素質優異、數量充足,才能為公路事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與智力上的支持。
(二)提高經濟效益增長的需要
公路是我國國民經濟得以發展的基礎,對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公路行業的整體性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的發展,當前的公路行業人才要求已經從過去的標準型過渡為復合型,而體制的逐漸改革也對人才素質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強調公路部門人才隊伍建設的緊迫性與效率,才能為公路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長發揮人才作用。
四、公路部門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與措施分析
(一)積極優化人才結構,拓寬渠道,吸引人才
公路部門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要求遵守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的相關程序,優化人才結構,拓寬招聘方式。首先,要積極引進人才,爭取獲得當地政府人事部門的大力支持,加大人才招聘的質量與數量。其次,強化對技能型人才的應用,要從各基層公路局中培養各種技能型的人才,既保證充足的鍛煉機會,不至于造成人才承接工作的斷層,又能實現培養人才專業性的目標。
(二)以人才培養的高層次、高技能、高素質為目標
公路部門人才的培養要緊密結合實際,注重實效,綜合培訓,以學歷教育為基礎,積極進行再教育,拓寬崗位培訓平臺,提高培訓工作的組織協調水平,積極應用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強化培訓重點,確保公路部門人才上崗后盡早轉變角色,全面了解公路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能力需求,逐漸成為公路部門優秀的管理人才。在技術方面,要積極引進走出去、請進來的人才隊伍建設方法,為人才技能的提高開展更多新技術的培訓,并邀請專家入局展開講學,參與各種項目交流考察學習,拓寬交流與學習渠道,增強與相關單位之間的合作,讓公路人才有更多的渠道和機會學習技術與能力,實現崗位成才的目標。
(三)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聚集與發展的引導機制
首先,公路部門要建立健全公路干部選拔和人才引進的工作制度,強化任用與交流力度,為人才的引入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平臺與機會,選拔高素質人才入伍,推動公路部門干部隊伍走向知識化與年輕化的發展趨勢,對人才的崗位提升也需要一套健全的干部推薦機制做保障。其次,要健全公路人才的聘用制度,爭取在當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推動公路部門的崗位人才選拔,建立能夠準確展現公路人員管理水平、業務水平、業績能力等級別,設置符合公路人員能力與水平的崗位,擇優聘用。同時,在不同地區系統所屬范圍中的各個公路部門內部應加快激勵體制的確立,為公路行業工作人員增強工作動力并予以更好的工作環境。最后要健全崗位責任制以及人才的考評制度,真正做到以人才的能力也業績為標準,考察人才在知識、技能、品德、作風等多方面的表現元素,全方位展現考察的多元化特點,豐富考察形式,以自評、互評、組織評定等方式考察人才是否符合崗位要求,針對無法滿足崗位要求的人員必須遵守淘汰制度,力求在公路部門內部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工作氛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部門人才隊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且繁重的工作,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各地區公路部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實力,必須兼顧人才培養和行業發展的統籌性,找到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渠道,為公路部門及公路行業的發展引進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才,積極開創公路工作發展的新局面,最終以公路事業的壯大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