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欣
摘 要:作為研究生工作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輔導員的職責重要而光榮。本文通過對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的分析,提出有效開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總人數為51.72萬人。自2009年起,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已連續8年穩定在50萬人左右。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對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研究生輔導員作為承擔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研究生的人才培養環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充分理解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定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和指導作用,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對輔導員的描述是:“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規定中提出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定位,但并未對本科生輔導員和研究生輔導員提出細分性要求。筆者認為,研究生群體有著其自身鮮明的特點,他們在年齡層次、知識架構、社會閱歷等方面與本科生有著本質的不同。這意味著研究生輔導員需要注意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異性,對自身角色進行準確定位,從而明確職責,使工作更有針對性。
一、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者。加強自身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研究生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首先,努力學好思想政治理論,完善思政教育所需的理論知識;其次,在做好日常事務性工作的同時,時刻關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時俱進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再次,對社會上可能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的觀念進行預判,及時采取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研究生輔導員只有自身在思想上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將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中堅定信念、站穩立場,成長為健康、積極的有為青年。
2.研究生學業的指導者。研究生輔導員是溝通學校、學院、導師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內外實踐、論文寫作答辯、畢業就業等培養環節十分熟悉,也是研究生在校期間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之一。因此,研究生輔導員應以自身對學科重點、課程結構、科研成果積累、就業創業等方面的理解,給予學生切實的指導。
3.研究生日常行為的管理者。由于研究生在年齡層次、知識結構、社會閱歷、家庭環境等方面相較本科生有較大差異,因此,在關注研究生學業的同時,輔導員還應及時了解他們在人際關系、家庭生活、求職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伴隨著近些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頻發,時刻把握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家庭情況、心理動態以及思考如何提升學生適應能力、增強抗壓能力、提高他們在逆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研究生輔導員需要重視的方面。
二、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思路
針對研究生輔導員的三點定位,結合工作實踐,筆者提出有效開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體會。
1.加強思政工作,開展主題活動。通過開設黨課、團課以及思想道德修養、形勢政策教育等課程,提高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論素養。身為一線教師,研究生輔導員應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積極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黨團與班級開展主題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等豐富活動,真正使學生從思想上、行動上落實思政教育發展的各個方面。
2.提升自身素質,為學生排憂解難。新時期的研究生輔導員不能僅僅是研究生生活的“照顧者”和“救火員”,更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對所轄研究生的專業知識有所了解,從而能夠了解研究生在學習中的所思所想,形成良好的溝通,并可以站在一定高度,高屋建瓴,為研究生排憂解難。
3.積極主動溝通,落實貼心管理。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往往具有更為鮮明的特點,他們中有應屆本科畢業直接入學的學生,也有在外工作后重歸校園的求學者;有未婚的青年才俊,也有成家立業的學生。研究生輔導員需要積極主動地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需求,多理解、多包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強溝通,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啟發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從而有效解決研究生存在的種種問題。
加強高校研究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是高校做好高層次教育的必要條件。新時期研究生輔導員的準確定位及工作方式,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健康成長。研究生輔導員必須提升教育觀念,拓展教育方式,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追求研究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特色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華秀梅.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2):99-100.
[2]楊春燕.高校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J].西昌學院學報,2012(9):88.
[3]趙一波.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教育究,2009(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