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年+文小兵
摘 要:輔導員的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在高職生命教育中應該大有作為。輔導員應當從教育學生熱愛自然生命,引導學生完善社會生命,鼓勵學生追求精神生命等層面展現作為,要通過提升生命境界、掌握科學理論、身體力行實踐育人等途徑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生命教育;輔導員;作為
生命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認識生命,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愛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并努力提高生命質量,實現生命最大價值的教育。現實中,高職學生的生命質量,令人擔憂。有的學生沉溺于物質享受或網絡游戲,精神萎靡不振,得過且過,浪費生命;有的漠視生命,不懂得同情弱者,不懂得關愛他人;有的不能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生命非常脆弱。因此,加強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一、輔導員應該大有作為
輔導員的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與學生關系最密切:一是輔導員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最長,從早晨起床直到晚上就寢,從學生進校直到學生畢業,甚至包括寒暑假的學生社會實踐、畢業前的頂崗實習,輔導員工作都貫穿其中。二是輔導員與學生接觸面最廣,從生活到學習到課外活動到社會實踐,都有輔導員的身影。三是輔導員的年齡與學生最為接近,因而更了解學生的心態,更容易換位思考,走進學生心里,學生也更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甚至成為知心朋友。
可以說,輔導員與學生關系的密切決定了他們在高職生命教育中應該大有作為。理想的生命教育不能僅僅靠知識灌輸,靠制度規整,更多要在生命實踐活動中,靠交流與對話引導,靠情感打動,靠典型示范激勵,靠人格魅力影響。
二、輔導員應當怎樣作為
輔導員應當怎樣作為呢?筆者以生命三層境界學說(生理生命或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為例,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教育學生熱愛自然生命。人是萬物之靈,大腦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能使人有思想,有感情,有判斷是非、區分善惡與美丑的能力。人的生命因存在而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性,因此,生命是寶貴的。人的成長耗費了父母大量心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應當熱愛和珍惜。輔導員一方面要通過組織讀書活動、講課等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另一方面要通過關心學生,號召學生互相關心愛護,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和美好,從而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二是引導學生完善社會生命。人一生下來,就處在一定社會關系當中。首先是血緣性社會關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然后是讀書、就業,生活在朋友、同事、各色社會人物等更為復雜的人際關系當中。要處理好各種復雜的關系,就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人主要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比如懂得尊重、寬容、同情、感恩、誠信等。提高道德修養,可借鑒儒家的修身方法,如內省法,“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還有“克己復禮”“慎獨”“忠恕”之道。“忠”就是盡己之力,為人做事竭盡全力;“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人者,人恒敬之”,有道德修養的人,尊重他人的同時也會受到別人尊重,能與人和諧相處,因此,能感受到社會生命的幸福與美好。當然,還要學好專業技能以求得生存,并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和享受幸福快樂的人生。輔導員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引導學生完善社會生命。
三是鼓勵學生追求精神生命。精神生命是超越性生命,高貴而永恒的生命,就是儒家追求的“立功、立德、立言”或曰“三不朽”。絕大多數人的生命處在自然生命和社會生命兩層次,但是,有遠大抱負的人應當對精神生命也有所追求。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許多志士仁人,為社會進步奔走呼號、為社會發展傾心盡力,甚至為了國家領土完整、人民生活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生命將流傳千秋萬代,值得我們學習、繼承。
三、輔導員怎么更有作為
輔導員要更有作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質量。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作用和意義要有深刻認識和把握,要培養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和崇高人格。
其次,豐富自己的生命教育理論知識。通過廣泛學習古代經典文化,系統地掌握生命教育的理論知識,工作中就做到以理服人。
再次,提高實踐育人的意識和能力。輔導員要有孜孜以求的奉獻和奮斗精神,在與學生的接觸中,不厭其煩地適時開展生命教育。當然,高職院校也要充分重視輔導員的地位和作用,要從工作評價、經濟待遇等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激勵他們更好地施展才華。
作者簡介:郭立年,男,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人文教育與書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