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鐘瑜
定安安仁村求“變”記
文|本刊記者 鐘瑜

省政協主席于迅(前排右二)在定安縣與幫扶對象親切交談
安仁村委會位于定安縣龍湖鎮南部,距龍湖鎮墟4公里,毗鄰南麗湖、文筆峰等景區,上天賜予了安仁村極佳的區位優勢,它卻沒有因此而獲福,村“兩委”薄弱是內因,產業發展受限成主因,安仁村如同“玻璃瓶中的小鳥”,看得到光明前景,騰飛卻困難重重。作為“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安仁村165戶村民連做夢都想著能住上粉刷一新的農屋,喝上安全可靠的飲用水,環村硬化道上人群、農車熙熙攘攘……如今,在省政協的定點幫扶之下,這些夢想終將一一實現,安仁村也實現了全部脫貧。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的殷切希望,更是每個奮戰在脫貧一線的第一書記們力保不落后的堅定目標。饒立力是省政協派駐定安縣龍湖鎮安仁村的第一書記,“2015年7月剛來這個村報到時,村內落后的生產面貌,村民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等靠要的思想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饒立力對記者說,他不敢相信在海南竟還有如此落后之地,整村基本沒有硬化道路,“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腳泥”,群眾生產生活極不便利。
安仁村委會有牛耳坡、高釵、安仁、高美塘4個自然村,5個經濟小組,現有人口165戶60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146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調查之后,饒立力摸清了導致安仁村落后的主因——村“兩委”不作為、班子“軟弱渙散”,在群眾間威信不高,沒有起到帶頭作用。
怎么改?如何抓?省政協副秘書長司迺超認為,黨建就是發動機,要切實發揮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構建起“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的良好格局。綜合安仁村的實際情況,省政協機關黨組確立了“將省政協機關黨支部建立在貧困村上”的基層黨建理念。機關黨員干部帶著“共過組織生活、聯動共建共享、結對幫扶雙贏”的工作思路,定期赴安仁村,與村黨支部共同召開組織生活會,結對直接聯系貧困戶、深入貧困戶家庭了解其實際困難,讓基層黨員群眾及時、準確了解黨的政策。
通過抓黨建扶貧系列活動,安仁村干群的整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方向明、人心齊、干勁足,脫貧致富的決心信心不斷增強,全村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饒立力等村干部不等不靠不要,主動出擊,多次與縣政府、縣扶貧辦溝通協調,爭取安仁村2016年整村推進,并在省政協的協調爭取下,累計協調投入資金317萬元開展基礎設施建設;
截至目前,整村硬化道路12條,總長度6.65公里,村里所有生活道路及部分生產道路已實現硬化,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去年7月,連接村內居住地和生產地的橋梁建設完畢并正式投入使用,從村里到地頭只需要幾分鐘,農民生產難、運輸難的問題得以解決;
省政協主要領導親自協調省水務廳投資約132萬元,用于整村接通自來水,目前資金已到位,即將動工建設,全村靠天吃水的歷史將終結……
通過抓黨建促發展,安仁村的改變顯而易見——村路硬化好了,水馬上要通了,村容村貌得到很大好轉,村民發展生產的意愿也在逐漸增強,安仁村的“春天”也不再遙遠。
安仁村世世代代靠以檳榔、橡膠為主的傳統種植業和零星散養牛、豬等家禽為主的傳統養殖業來發展生產,生產方式粗放落后,再加上主要生產地和居住地之間被一條小溪隔斷,旱季時,村民涉溪而過;雨季時,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繞行其他村莊。長期存在的運輸難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久而久之,安仁村的產業發展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既然傳統種植業、傳統養殖業沒有給安仁村帶來增收,那么安仁村到底適合發展什么產業?
其實村里不乏養羊戶,但大多以散養為主,缺乏養殖技術“羊比較嬌貴,散養不利于羊的存活。”安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坤豐對記者說,他以前是一名散養戶,也因此交了不少“學費”。2015年他看到桐樹村委會書記陳寧用圈養方式養殖黑山羊,效果不錯,便跟著陳寧學習圈養技術,現在已成為村里的養羊大戶、致富帶頭人了。
“村里已經有一個通過圈養黑山羊致富的典型,再加上村里大部分土地屬沙壤土,不利于經濟作物種植,但適合種植牧草的實際情況,由此在全村發動圈養黑山羊值得一試。”饒立力說,2015年11月,在省政協引導下安仁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定安龍湖健豐養種專業合作社,探索發展圈養黑山羊產業。
這種產業扶貧模式不同于以往直接把種羊分發到貧困戶手中,而是實行“政府+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吸納貧困戶入股,形成集扶持、技術、飼養、產銷一體的圈養羊產業。去年下半年,省政協投入資金2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的92只黑山羊委托給合作社飼養,合作社則定期按每頭羊每年400元分紅給貧困戶,將持續分6年。
“看到先入股的貧困戶嘗到甜頭,其他貧困戶也躍躍欲試,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將全村43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幫扶范圍,僅去年就發放分紅55600元。”司迺超向記者介紹,一位叫吳坤定的貧困戶在看到了圈養黑山羊的前景之后,一改以往“等靠要”的懶散作風,主動向合作社免費提供自家土地要求加入合作社,并積極承擔其他10戶貧困戶的幫扶責任。
目前,合作社擁有羊舍200平方米,種羊60多頭,牧草15畝。在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全村飼養黑山羊養殖戶從5戶增加到40多戶,黑山羊存欄量從80余只增加到了300余只,年增收約40多萬元。下一步,省政協機關將再扶持30萬元,用于幫扶合作社發展壯大,讓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發展行列,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期待,省政協機關作為安仁村委會的定點扶貧單位,他們的謀略遠不止于“脫貧”二字。
讓安仁村擺脫貧困只是第一步,關鍵在如何打通道路謀致富。省政協機關給安仁村私人定制了一套“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通過產業發展打通全體脫貧第一道關口;第二步要引進龍頭企業落戶安仁村,優先吸納本地人就業,吸引更多本地青壯年從城市回到家鄉,目前已有企業意向在此建水培蔬菜基地、奇異百果園等項目;第三步是鄉村旅游,規劃一條環形11公里的慢道,連接文筆峰,并對村內房屋按照統一風格進行美化改造,依托文筆峰旅游優勢,把游客吸引來并留下來。
“通過環形慢道把游客帶進安仁村,在水培蔬菜基地、奇異百果園體驗采摘樂趣,到養羊合作社看羊、吃農家樂,晚上入住民宿……”饒立力暢想,如果這些設想都能實現,那么,安仁村的發展前景將風光無限好。
如今,安仁村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居住環境變好了,村民生活內容也在悄然變化。每天晚上,在村民自籌自建的休閑廣場上,休閑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有跳廣場舞的、喝茶的、下棋的……隨著“三步走”策略的逐漸鋪開,安仁村的美麗鄉村夢也將越來越近。
本文責編/鐘瑜 郵箱/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