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娣
【內容摘要】學生是獨立而獨特的教學個體,他們個性鮮明,與眾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承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并實施因材施教,是我們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基礎。本文根植因材施教理念,以分層次教學開展初中英語作文教學,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教學主張。
【關鍵詞】初中英語 作文教學 因材施教 分層次教學
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程。到了初中階段,學生英語掌握程度呈現出差別,尤其在英語的寫作上。程度好的學生可以用英文進行思考、流利表達。程度一般的同學在詞語使用、句型結構理解上都還存在較大困難,層次差別明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英語寫作上往往表現得良莠不齊。在這個時候,如何承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區別性、有效性的寫作教學,就成為我們亟需面對的挑戰。分層教學法能很好地應對該挑戰,分層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潛力傾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差異,開展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不同層次學生共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針對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差別明顯的問題,教師使用分層次教學法能夠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所收獲。另一方面,對于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減小了他們的學習壓力,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守候了學生心靈的春天。本文嘗試從題目多樣性、要求針對性、評價分層度三個角度,談談分層教學法在實際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題目多樣性,以學生興趣為出發
英語教學中,最能集中體現學生英語素養的就是作文。作文是集學生詞匯量、語法知識、想象力、邏輯結構等各項素質的綜合考查。但在英語作文中,常出現“一題一作”的現象,將學生限制在狹小的天地里。如果碰到學生不喜歡或者不擅長的題材,這次作文課反而變成學生進步的桎梏。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嘗試將原作文選題擴大化,實現題目多樣性,這樣能夠讓學生從興趣出發做出主題選擇,變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習。題目多樣性也就是作文選題分層性,從鼓勵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創造。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主要是介紹動物相關的知識,所以在Task的寫作訓練環節安排的是模仿課文,進行一種野生動物的介紹。寫作目的是鍛煉學生對于動物外貌、食物、習性等的描寫。初中學生對于野生動物的了解有限,如果教師一層不變地將這個題目直接作為作文教學的主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沒有創作的方向,失去寫作學習的動力。在這樣比較冷門的主題上,教師可以靈活處理,將題目擴大為“介紹一種野生動物,也可以介紹你最喜愛的小動物。”這樣多樣性選擇,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進行寫作,同樣也能夠訓練學生對動物外貌、食物、習性等的描寫,完成教學目標。
二、教法個性化,以學生特長為參考
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感興趣程度不同,因而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英語作文課上,開展分層教學法,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最佳發展。避免了部分學生在游離于課堂之外,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的信心。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6 TV Programmes這個單元的作文主題是讓學生創作一個故事,書本上羅列了如下幾個要點:Catch your readers' attention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ake your readers see what your characters are like by their. appearance, actions, speeches and thoughts. Write meaningful dialogues. Choose two or more scenes for your story.
題目對故事的結構、內容等6個方面做出了要求,如果教師針對6點進行寫作講解,并且要求全班同學都完成,對其他很大一部分同學來說,難度太高容易失去信心。分層教學法強調對于不同層度學生教學目標和內容可以有所不同。在這個故事的創作中,教師可以放低要求,抓住2-3個要點進行寫作講解,水平一般的同學只要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而作文水平相對高的同學,可以自主學習其他要求,并以和老師討論的方式進行寫作學習。
三、評價分層次,以學生基礎為依據
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在小學期間的英語學習,學生奠定了參差不齊的學科基礎。初中教師嘗試針對學生不同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那么,評價也應該要以學生基礎為依據,實現分層次評價。這樣才能鼓勵學生,對癥下藥,促進學生進步與成長。
同樣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6 TV Programmes這個單元的作文為例。在分層次進行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出不同要求,寫出來的作文也一定不同。如果再以統一的標準對全班同學統一進行評價,那么分層次教學就失去了意義。評價分層次,體現在以學生基礎為依據,與自己本身進行對比。如:原來語句不通順的同學能夠寫出完整的句子,原來只會寫簡單句子的同學善于運用語法,層度好的同學能夠嘗試巧用對話進行故事創作……這些就是學生在其原有基礎上取得的進步,教師即給予優秀的評價。這就是分層次評價的出發點。
分層次評價是分層次教學的強有力后盾,學生在自己基礎上得到的進步被老師肯定,才能夠有利于增強學生信心,以自己現有水平為基礎,尋求進步,穩扎穩打,步步向前,追求英語學習的春天。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開發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