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 楊應焦
【摘要】昭通市把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深入推進檔案工作改革創新,全面促進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檔案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檔案事業發展環境更優化,檔案資源更豐富,檔案信息化程度更高,檔案服務功能更強,檔案業務更規范,檔案工作監管更嚴,檔案宣傳成效更突出,干部隊伍更敬業,成果豐碩,檔案工作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了新的、積極的貢獻,昭通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基本建立。
【關鍵詞】創新;服務;資源;功能;安全
近些年昭通市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大力推進昭通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促進昭通檔案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為昭通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建設昭通新型檔案工作體系,是在繼承已有檔案工作框架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管理模式和傳統管理手段,主動探索新方法、研究新舉措、推行新科技、豐富工作內容、拓展工作領域,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滯后服務為超前服務,變單一服務為多種服務,實現檔案工作方式的創新。
一、加強創新,重視隊伍建設
創新是檔案工作發展的靈魂,創建現代檔案工作體系是檔案工作的目標。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與廣大檔案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密切相關。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檔案事業的迅速發展,對檔案干部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市、縣(區)檔案部門編制緊、人員少、工作多、任務重、責任大,需要更多政治思想素質過硬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信息技術人才。面對檔案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的要求,檔案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檔案隊伍自身建設,提升隊伍綜合素質,增強檔案工作能力。一是進一步強化對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再認識,注意學習和研究檔案事業發展的新現象、新內容、新問題、新規律,緊跟社會和科技發展步伐,努力實現檔案工作改革創新。二是積極探索新時期檔案工作的新規律,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三是以劉義權同志為榜樣,強化“有為才有位”“冷門熱心干”意識,加強學習,刻苦鉆研,恪盡職守,努力工作。四是積極選拔培養德才兼備的領導干部,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健全內部機構,努力營造檔案部門人才培養和干部成長的健康機制。五是關心廣大檔案工作者,為他們提供成長和發展空間,創造學習、培訓、交流、晉升的機會和條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充分調動檔案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服務大局,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要認真實施“服務先行”戰略,堅持把為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作為檔案工作的根本任務,以民生為重點,構建新的檔案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新形勢下,檔案工作服務的范圍、領域、內容在不斷拓展。檔案部門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創新管理模式,改進工作方式,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切實加強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和檔案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特殊作用。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大檔案查閱場所和政府信息查詢點建設力度,加強軟硬件環境建設,積極為公眾獲取信息提供優質服務。二是加大館藏檔案鑒定開放力度,把檔案利用服務向基層延伸、向群眾傾斜,創新檔案利用形式和渠道,方便廣大人民群眾。三是拓展檔案服務領域,加強檔案監管和業務指導,重點做好新農村建設、林改、草原建設、移民、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企業改革、社區建設、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婚姻登記、司法公證、旅游開發、重點建設、重大活動等檔案工作。四是積極發揮檔案部門的教育基地功能和社會功能。
三、構建昭通特色檔案資源體系,加強檔案文化建設
檔案資源建設是檔案事業發展的主題,門類齊全、內容豐富、載體多樣的檔案資源,是做好檔案工作的基礎、前提和保證。加強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構建昭通特色檔案文化是當前檔案工作的重點。昭通檔案戰線立足昭通實際,緊扣“咽喉西蜀、鎖鑰南滇”主題,深入挖掘、開發烏蒙歷史檔案,大力開展編研、展覽、講座、征集、捐贈等活動,加強昭通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推出了一些具有昭通特色的檔案文化產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檔案信息、政府信息、檔案文化、休閑娛樂的需求。
檔案資源建設對發展昭通檔案事業、推行政務公開、服務廣大人民群眾、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沒有豐富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檔案資源體系,就難以實現檔案公共服務功能。檔案部門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面支持,通過接收和征集兩大重要途徑,采取整合和監管兩大重要手段,積極建設具有濃郁的昭通地方特色的館藏檔案資源體系。一是要加強歸檔和接收工作,積極實施國家檔案局8號令,按照應歸盡歸、應接盡接的原則,大力整合各類檔案資源,特別是民生檔案資源;及時收集整理重大活動、重大事件檔案,豐富館藏、改善館藏結構。二是大力建立特色館藏。昭通歷史積淀豐厚,文化遺存繁多,英才輩出,名人名家眾多,文化成果豐碩,是建設昭通特色檔案資源體系的厚實基礎。采取有效措施,擴大征集范圍,開辟征集新渠道,積極推進“烏蒙檔案文化”建設;加強對昭通少數民族、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文化遺址、風景名勝、名人名家、地方特色等檔案資料的征集、接收進館保存工作。昭通市檔案局舉辦的攝影比賽、有獎征集、名人檔案捐贈等活動就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值得借鑒和推廣。原昭通市政府市長王敏正,副市長韓梅、胡月星,著名作家夏天敏、曾令云,時代英雄徐洪剛等都向昭通市檔案館捐贈了重要檔案資料、個人作品等。三是努力挖掘檔案所蘊含的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通過舉辦展覽、制作電視專題片、專題匯編、組織專題講座、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教育基地等形式,對檔案資源進行深加工,制作昭通檔案文化產品。
四、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檔案工作現代化水平
檔案信息化是檔案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是檔案工作創新的核心內容,是提高管理利用水平、提高檔案公共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有效手段,刻不容緩。一是把檔案信息化建設作為檔案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以提高檔案現代化管理、利用水平為目標,以數字檔案館建設和電子文件中心、檔案信息中心建設為核心內容,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推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和基礎檔案數據庫建設。二是把檔案信息化建設列入當地信息化建設規劃,幫助解決資金和設備,積極支持檔案部門開展數據庫建設和軟件推廣等工作。三是制定了信息化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強軟件推廣應用和硬件設施建設,積極引進、培養信息化工作人才,購置服務器、交換機、磁盤陣列等設備,安裝網絡版檔案管理軟件,開展檔案目錄數據庫、全文信息數據庫、多媒體信息數據庫和網站建設、數據備份工作。昭通市檔案館館藏檔案目錄全部錄入計算機,全文數字化信息近400萬頁,檔案管理、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四是市直單位和11個縣(區)650多個單位安裝了文檔一體化管理系統,普遍開展了檔案目錄著錄、電子文件收集管理、全文數字化等工作;昭陽區、魯甸縣檔案館全面開展了全文數字化工作。
五、加強檔案館庫建設,促進檔案安全體系建設
檔案館庫是檔案事業發展的主體,是開展檔案工作、提供檔案服務、確保檔案安全的前提和基礎。檔案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要確保館庫、檔案、人員、設備設施、信息和數據的安全。
由于歷史原因,昭通市、縣級12個綜合檔案館都十分陳舊,嚴重影響了檔案接收、檔案保管、檔案開發利用、社會服務等功能的發揮,檔案安全存在較大隱患,影響和制約了昭通檔案事業發展。在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縣級綜合檔案館建設的歷史機遇中,經過努力和爭取,全市9個縣級綜合檔案館列入國家規劃,其中8個縣級綜合檔案館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水富、彝良、大關縣綜合檔案館已竣工,永善、鎮雄縣檔案館已動工建設。市檔案館列入彝良“9.7”地震災害恢復重建項目,現在竣工。昭通市、縣(區)黨委、政府和檔案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抓住機遇,切實做好檔案館庫建設工作,逐步把市、縣級綜合檔案館建成面積達標、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檔案安全有保障、具備公共服務能力的新型綜合檔案館,建成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閱中心和電子文件中心“五位一體”的現代化檔案館。昭通市與普洱市達成共識,簽訂重要檔案異地備份協議,互為異地備份基地,為對方創造良好的備份環境,為有效規避重大災害和突發事件對館藏重要檔案數據帶來的風險,保證雙方館藏檔案信息安全。
六、積極為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提供保證
檔案事業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公共事業,昭通市各級黨委、政府積極為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提供保證。一是各級黨委、政府把檔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支持力度,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為檔案工作提供人、財、物保障,營造了良好的檔案事業發展環境。二是把檔案工作列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檔案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解決機構、編制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把檔案工作同其他各項事業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保證檔案工作有序開展。三是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熱心檔案工作,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到檔案部門調研指導,了解工作情況,做好協調。四是各級各部門領導積極支持檔案工作,解決工作所必需的場地和人、財、物,確保檔案工作正常推進。
總之,新形勢下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責任大、任務重、壓力大,昭通檔案部門和廣大檔案工作者以對歷史和未來負責、對黨和人民負責的精神,認真學習,積極進取,大力創新,努力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推進昭通新型檔案工作體系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