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

[摘要]目的觀察金雙歧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產兒984例,其中有76例早產兒出現喂養不耐受,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對癥治療,包括減量喂養及必要時增加液體輸入量,治療組采用對癥治療+金雙歧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患兒出生體重恢復時間、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體重日增長情況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有1例(1.32%)NEC發生,對照組有2例(3.95%)發生NEC,兩組NEC發生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結論對喂養不耐受的早產兒采用金雙歧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效果明顯,能有效的縮短患兒體重恢復時間、全胃腸道喂養時間,減少平均住院時間,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金雙歧;非營養性吸吮;早產兒喂養不耐受
[中圖分類號]R72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23-208-03
早產兒是指胎齡不足37周而出生的活產嬰兒,出生體重大部分小于2500g,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差。近幾年,隨著醫學不斷發展,早產兒的存活率不斷上升。但是早產兒的消化系統功能發育不成熟,導致喂養不耐受發生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患兒健康成長。目前臨床對于早產兒喂養不耐受一般采用對癥治療,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有報告顯示,在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喂養不耐受患兒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效果更明顯,能有效的縮短患兒體重恢復時間、全胃腸道喂養時間及住院時間。為驗證這一觀點,本研究對我院治療中出現喂養不耐受的早產兒采用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并與常規對癥治療相比,觀察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產兒984例,其中有76例早產兒出現喂養不耐受,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胎齡32~36周,平均(34.1±1.8)周;出生體重1654~2958g,平均(2408.54±431.27)g。治療組中男22例,女16例;胎齡32~36周,平均(34.6±1.2)周;出生體重1709~2995g,平均(2395.38±428.09)g。兩組患兒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納入標準
符合金漢珍主編《實用新生兒學》的診斷標準;早產兒出現頻繁嘔吐或胃內殘留量超過上次喂養量或奶量減少持續3d以上。排除標準:排除患有重度窒息疾病史;排除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排除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喂養方案參照中國新生兒營養支持臨床應用指南進行。治療組在對照組喂養方案下加用金雙歧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在喂奶前給予早產兒吸吮10~15min早產兒型硅膠安撫奶嘴,觀察早產兒吸吮反射、吞咽功能,根據早產兒吸吮反射、吞咽功能決定是經口喂養還是管飼喂養。同時給予患兒服用金雙歧(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次,d,0.5g/次,連續服用7d。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體重日增長情況、恢復出生體重時間、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l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η(%)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改變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兒出生體重恢復時間、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體重日增長情況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LNECTL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有1例(1.32%)NEC發生,對照組有2例(3.95%)發生NEC,兩組NEC發生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x2=0.386,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3.討論
早產兒是指胎齡不足37周的活產嬰兒,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早產兒的數量不斷上升。由于早產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會出現喂養不耐受現象,影響早產兒正常生長。臨床對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一般采用對癥治療,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早產兒喂養不耐受除與本身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外,還與早產兒腸道菌群定植特點有關。早產兒腸道內缺少雙乳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延長了腸道內細菌定植時間。雙歧三聯活菌片主要是由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組成,能通過補充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群,從而縮短腸道內細菌定植時間。非營養性吸吮是指給予早產兒橡皮吸頭吮吸誘發患兒非營養性的吸吮,刺激早產兒口腔黏膜的感覺神經末梢,進而興奮迷走神經,使胃泌素的分泌增加,促進胃部排空。本研究在對癥治療基礎上加用雙歧桿菌散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治療組患兒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能有效的縮短達到全胃腸營養的時間,從而能減少靜脈營養相關性疾病的發生風險,而且有研究顯示達全胃腸道喂養時間與早產兒遠期心理發育有關。治療組患兒出生體重恢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能促進早產兒體重增長,縮短住院時間。但是兩組早產兒的日增長體重相比無明顯差異,可能與兩組在治療時均給予靜脈營養有關。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添加腸道益生菌并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能有效治療喂養不耐受,從而減少菌群失調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于喂養不耐受的早產兒采用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效果明顯,能有效的縮短患兒體重恢復時間、全胃腸道喂養時間及住院時間??赏茝V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