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陳慧 許瑛 羅伶俐 馮宇峰
[摘要]目的探究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手術及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1例尿道結石手術患者來作研究的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個研究小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30例患者,觀察組有3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來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手段來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全面護理手段來進行護理。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概率(穿孔、尿道撕裂、感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77%)、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概率(6.45%)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6.67%)、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概率(26.67%),兩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手術患者行全面護理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以及應用。
[關鍵詞]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23-1 14-04
尿道結石一般會根據不同的發病原因分為原發性結石以及繼發性結石兩種類型,其中原發性尿道結石的主要形成原因為尿道感染、尿道狹窄、尿道粘膜損傷以及潴留性囊腫等。而繼發性尿道結石通常發病于患者的球部、前列腺部、陰莖部以及尿道外口處。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微創技術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因具有損傷小、手術時間短以及并發癥較少等優點,其應用范圍逐漸擴大,目前已經成為治療尿道結石的主要手段之一。大部分患者對于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的了解程度不深,會導致患者在手術護理的過程中出現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我院本次主要對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手術及護理體會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1例尿道結石手術患者來作研究的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個研究小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30例患者,觀察組有31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18~66歲,平均(42.1±2.1)歲。尿管下段結石有20例,上段結石患者有11例;單發性結石有25例,多發性結石有6例;單側結石有23例,雙側結石有8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17~67歲,平均(42.7±2.4)歲。尿管下段結石有19例,上段結石患者有11例;單發性結石有26例,多發性結石有4例;單側結石有24例,雙側結石有6例。所有患者均以排尿困難以及尿痛到院就診,在術前為患者行x線平片證明患者為尿道結石。兩個小組之間產生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以腎絞痛、腰部不適、排尿困難以及尿痛到院就診,在術前為患者行x線平片證明患者為尿道結石,并且前尿道結石在患者進行檢查時可觸及。所有患者均存在腎積水以及輸尿管擴張,未出現腎衰竭患者,并且患者結石的直徑在0.5~2.1era之間。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來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手段來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全面護理手段來進行護理。
手術方法:在手術前,需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例如心電圖檢查、凝血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患者需要做好禁水禁食工作,并且手術當天需要為患者做好清潔灌腸工作。采用x線來確定患者結石的位置。在手術期間,用膀胱截石位,且行硬膜外麻醉,通過尿道管鏡來觀察患者的結石位置以及大小隨后更換輸尿管鏡插入患者尿道,應用液壓泵持續灌注。連接并插入氣壓彈道探針,探針應靠近患者體內的結石,啟動空氣壓縮泵,氣壓維持在2.0~3.0kPa之間,隨后用連續脈沖擊碎結石,用異物鉗將結石取出。手術結束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為其留置尿管,2周后將尿管拔除。適當讓患者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觀察組患者護理方法:在手術進行前1d,手術室護理人員到病房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生命體征;有無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無法耐受手術;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脊柱嚴重畸形;嚴重泌尿系感染;嚴重髖關節異常,無法擺截石位等病情,同時了解患者既往史及手術史。告知患者術前禁食禁水時間及其他注意事項。手術的具體流程以及該種手術治療的可靠性,指導患者進行手術體位訓練。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檢查好手術需要用到的醫療器械。在手術中,護理人員首先由醫務人員共同核對患者腕帶信息,訊問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及藥物過敏史。然后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做好患者情緒安撫的工作。在協助麻醉師做好麻醉之后,為患者調整手術體位,再一次對手術使用到的醫療器械及設備進行檢查,以保證手術能夠順利進行。在手術進行期間,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并且需要對灌注泵的液體流量、溫度和壓力進行合理控制,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縮短術后恢復的時間。手術完畢立即將患者雙下肢放置功能位并觀察血運情況及肢體溫度。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當天到病房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了解患者測量體溫和血壓,詢問患者排尿具體情況。如果患者患側出現脹痛,對患者做好尿管引流指導工作,讓患者保持正常排尿,防止患者出現膀胱壓力過大的情況。手術后3d,護理人員再次返回病房了解患者生命體征、疼痛程度、尿管引流情況并根據結石分析結果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等。在患者恢復出院前,為患者建立好檔案,以便進行電話隨訪工作。病房護理人員按常規完成各項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法:手術進行前1d手術室護理人員沒有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只由病房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護理及常規護理準備。手術中護理同觀察組護理方法。手術后手術室護理人員未到病房進行回訪而由病房護士對患者進行麻醉后、生命體征的觀察、引流管、疼痛及并發癥的觀察等常規護理。
1.4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概率(穿孔、尿道撕裂、感染)。
由我院護士自行制做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為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等。非常滿意為96分以上(含96分),滿意為85~95分,不滿意為84分以下(含84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我院用SPSSl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x2檢驗計數資料,如果研究小組之間得出的數據差異顯示為P<0.05,則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表1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兩個臨床研究小組之間產生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通過表2顯示的數據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7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6.67%),兩個小組之間產生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41,P<0.05)。
2.3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概率比較
通過表3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概率為6.4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概率為26.67%,小組之間產生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x2=4.55,P<0.05)。
3.討論
尿道結石會導致患者出現尿痛、排尿困難,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急性尿潴留,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一般情況下,為患者清除結石主要是以患者結石的位置為手術的依據。而常規的手術治療極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尿道出血、膀胱損傷等情況。氣壓彈道碎石術在為患者碎石的過程中不會對尿道產生損傷,且探針不會刺穿患者體內粘膜或者是燒傷組織。該治療手段具有治療效果可靠、治療費用低以及對患者產生的損傷小等特點。全面護理主要是通過采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護理來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緩解其對手術產生的恐懼等不良情緒,并且在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工作,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本組資料顯示,手術室護士對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手術患者進行術前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手術的具體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產生的緊張以及焦慮的情緒。多次對手術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檢查,以降低手術中出現意外事故的概率,而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能夠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能夠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從而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尿道結石手術患者行全面護理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以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