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祝章 張娜
摘要:我國高職院校是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主體,加強高職院??蒲袆?chuàng)新工作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途徑。審視十二五期間我國高職院??蒲泄ぷ鞔嬖诘闹T多問題,提出了十三五期間高職院??蒲泄ぷ鞯木唧w實施策略,為推進我國高職院??蒲袆?chuàng)新工作提供支持。
關鍵詞:高職院校;十三五;科研;問題;建議
高職院校是社會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主體,其科研水平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學術水平與專業(yè)能力,進而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度,是學校品牌建設和辦學實力的重要體現,是實現高職院校內涵發(fā)展的源動力。然而,由于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基礎、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都相對薄弱,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缺位等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社會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因此,有必要對現階段我國高職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從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增加投入、加強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探求高職科研工作的改革與改進策略,在構建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大背景下,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以實現內涵發(fā)展、提升社會職能、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fā)展,適應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的要求。
一、十二五期間我國高職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高職院校急功近利、學術浮躁、造假等學術不端之風時有發(fā)生并有盛行之勢。從目前高職院校的科研狀況來看,由于起步較晚,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偏低,專業(yè)技能和實踐經驗不強,在科研方面沒有經過科學系統(tǒng)的培訓,缺乏科學、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往往迫于晉升職稱之需要,在科研上做著低水平、重復性的工作,往往粗制濫造出一堆學術垃圾,甚至隨意抄襲、偽造科研數據及論文,編造虛假研究成果,在自籌資金項目和院級項目中尤為突出。究其原因是:自籌資金項目和院級項目申報門檻過低,審核部門和評審專家把關不嚴,個別申報者在課題申報前未經充分的準備與調研,也沒有進行過合理的研究與規(guī)劃,為解一時之需,開題報告東拼西湊,研究內容缺乏新意或者重復他人工作,技術路線不合理甚至錯誤等都可輕易申報通過。由于課題申報時的緊迫性、盲目性和隨意性,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弄的不是很清楚,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技術路線的缺陷及不合理性,使得無法按照合同內容完成研究指標,因而進行杜撰或學術造假,缺乏科研工作中最起碼的真實性,其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更是無從談起。項目在結題驗收與鑒定上把關不嚴,流于形式,敷衍了事,鑒定意見上“專家”往往還會冠冕堂皇地給出“國內領先”或“國內先進”的評價。教師從事科研的真正目的不是想通過科研工作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而是為了晉升職稱的科研項賦分。這種現象已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學術氛圍的營造,阻礙了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2. 高職院校教師投入的科研時間與精力嚴重不足。由于專任教師教學任務偏重和兼任坐班教師崗位工作時間的局限以及研究投入的經費不足,教師難有充裕的時間、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經費投入到研究項目中去。教科研項目成員在項目申報時雖有明確的任務分工,但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大多數項目尤其是社科類項目僅由項目負責人或其中某一成員單獨完成,其他成員只是掛名而坐享其成,沒有真正參與項目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結果往往是不深、不透,高質量地完成科研項目難有保證。
3. 高職院校科研工作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強。高職院校教師缺乏科研基礎,整體科研素質和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師沒有確立固定的主攻研究方向,往往是解一時之需、源一時之念、憑一己之力,想到什么就開始做什么、寫什么、造什么,一蹴而就,難以在行業(yè)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數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科研培訓,缺乏基本的科研思路、科研知識、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缺乏對科研工作系統(tǒng)的了解,對如何進行科研,如何進行選題,如何搜集資料,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如何對研究結果進行總結、提煉與升華,進而寫出高水平、高檔次的論文與研究報告難有把握。在研究過程中多以文獻搜集法為主,研究方法單一,對新方法和新技術了解較少,研究項目中經驗之談較多,忽視研究方法的使用與創(chuàng)新,即便是提到一些方法也僅是求高大上而紙上談兵,無實際操作,在研究過程中如何應用這些方法也未能加以詳細闡述,這些方法往往根本就沒應用到具體的研究之中,研究內容華而不實。研究過程也往往僅限于寫論文,研究結果也僅僅停留在對問題的經驗性總結或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或者措施上,缺乏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也多以探討校內教學與管理類的理論性研究論文為主,能真正轉化應用于生產一線、有自主知識產權、有顯著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立地、實用型成果很少??蒲许椖垦芯磕w淺,科研成果層次偏低,是高職院??蒲泄ぷ髦械挠矀?。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上制約了高職院??蒲泄ぷ鞯陌l(fā)展和辦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 高職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科研創(chuàng)新源動力不足。學科帶頭人應具備較高的專業(yè)造詣和研究能力,能夠對本學科領域的發(fā)展動態(tài)進行全面把握,能夠從戰(zhàn)略層面制定科研發(fā)展計劃和項目,可以有效提高科研成果創(chuàng)新水平和競爭力。由于高職院?,F有的管理體制、用人機制和科研條件沒能更好地讓諸如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政府特貼人員、博士等高端人才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與作用,具備科研素質和能力者得不到應有的激勵,致使高職院校的科研成果數量不多、質量不高。
5. 高職院校的科研評價機制不夠健全。高職院校由于缺乏規(guī)范的指標體系和統(tǒng)一的評價專家系統(tǒng),隨意性組織的有失公正性與科學性的“磚家評專家”現象時有發(fā)生且比較普遍,對專家的研究成果不懂得珍惜與尊重,對諸如社科成果獎、教學成果獎、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等獎項的研究類型、深度、層次及分量不甚了解,往往憑主觀臆斷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類型、不同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主次不分、輕重不明,不能遵循以創(chuàng)新為主、學術至上的原則而隨意對研究成果下結論,導致在組織教科研項目的立項、推薦及評審過程中不夠嚴肅與嚴謹,再加上滲透著的故意打壓、徇私舞弊等各種非學術因素的干擾與博弈,進行過多的行政干預,淡化學術意識,難以做到客觀、公正與公平,往往好的項目難以立項,嚴重挫傷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熱情,嚴重抑制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6. 高職院??蒲泄芾聿块T服務及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對科研工作缺乏遠景規(guī)劃,科研工作未能引起領導的重視,一直以來倡導教學為主,把科研工作當成教學的附屬品,可有可無,甚至被誤解為不務正業(yè),無形中降低了科研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從教師個體層面來看,科研與教學工作呈正相關關系,即教師的科研能力越強,教學水平會越高;從學校的整體狀況來看,一所學校教師整體科研素質與科研能力越高,學校在行業(yè)和社會上的知名度會越大。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科研管理機制和公平合理的獎懲辦法,主要表現為科研管理機構對科研項目缺少宏觀性指導,隨意性較強,科研評價體系也不夠完善。管理內容也僅限于管理科研項目的申報、經費的使用及結題驗收等程序性和外表性的工作,對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研究過程及研究成果的實效性甚少過問,使得許多科研項目未能真正得以開展或進行深入研究而浮于表面或弄虛作假。對應該做好的諸如科研信息服務、科研成果轉化、科研平臺搭建、科研氛圍營造和科研條件保障等科研管理服務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是缺位,未能發(fā)揮出科研管理機構應有的組織、策劃、協(xié)調和有效服務的職能??蒲泄芾砣藛T缺乏從事科研管理的基礎和經驗,高素質、懂管理、會管理的科研管理人才未能發(fā)掘與利用,造成科研管理機構不能對科研項目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jiān)控,更難以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得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開展的深度與廣度明顯不足,未能真正發(fā)揮出科研管理機構對科研工作的引導作用。
7. 高職院校中代寫代發(fā)論文、代編教材、代申請專利現象也屢見不鮮。學校用于鼓勵教師參與的跨學科研究及自籌項目、橫向課題的研究也呈現出表面化和形式化的趨向。缺乏具有持續(xù)性科研投入及長時期積淀與培育的立地式科研項目,科研功利化色彩濃厚。
以上問題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和阻礙了高職院校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的發(fā)展和辦學水平的提高,有必要采取強有力措施加以管控使其步入正軌,從而保障高職院??蒲泄ぷ鞯挠行蜻M行和健康發(fā)展。
二、十三五期間我國高職院??蒲泄ぷ鲗嵤┙ㄗh
1. 強化科研管理部門職能,建立和完善科研評價機制。高職院??蒲泄ぷ鲬贫茖W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評價標準和科研獎懲辦法,建立多元化、人性化的科研評價體系,實現教學科研評價的一體化,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與提高,最大限度地實現科研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研究領域的研究項目與成果采用不同的標準和尺度加以權重和衡量,確保被評價對象的公平合理性,充分發(fā)揮科研評價正確的引導作用??蒲泄芾聿块T應加強對科研項目的實時管理與監(jiān)督,防止個別教師急功近利而學術造假,激發(fā)教師投身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促進高職院??蒲泄ぷ鞯牧夹园l(fā)展,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2. 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在科研評價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和學術權威性。學術委員會是學校設立的學術評議與審核機構,其職責在于審議學院科學研究遠景規(guī)劃和計劃草案,對較大型的學術活動及科技合作提出建議,審議重大研究課題的開題報告,評價重要的論著及科研成果,對應予獎勵者和突出貢獻者提出推薦意見,評議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和成就,對其確定或提高職稱級別提出建議。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項目及責任人進行調查、約談、取證和評判。因而對進入學術委員會的成員要進行層層選拔,嚴格審查,入選者必須符合學術造詣精深、品德修養(yǎng)端正、評審態(tài)度嚴謹等條件。杜絕在項目立項、成果推薦、職稱和專家評審過程中滲入過多的行政干預及打壓異己、徇私舞弊等行為的發(fā)生,確保科研評價工作的公正、合理與公平。
3. 大力培育和建設科研中心??蒲兄行淖鳛榭蒲泄ぷ鞯难芯繖C構,能快速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學校應根據不同的專業(yè)特點,依托高職稱和高學歷的研究人員成立不同研究領域的科研中心,帶領中青年教師從事科研活動,提升學校的整體科研能力。科研中心應配備必要的實驗場地、設備及運行經費等基礎性資源,做大做強科研項目。
4. 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加強科研隊伍建設。高職院校應建立并實施科學的人才戰(zhàn)略和長效機制,挖掘并培養(yǎng)現有師資隊伍中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堅持“用人唯賢”的原則,用足用好學校高學歷、高職稱、專家、名師等人才資源,以他們?yōu)榭蒲袔ь^人,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科研工作中的優(yōu)勢與潛能,在課題申報、資金資助、研究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與傾斜,幫助他們解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外在困難,打造出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及研究特色的高素質科研隊伍。定期組織和開展科研培訓和交流活動,增強科研求實創(chuàng)新氛圍,切實推進教師科研素質養(yǎng)成和科研能力提升,培養(yǎng)、留住、用好科研人才。
5. 高職院校應暢通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渠道,建設開發(fā)科研管理網絡平臺。學??蒲泄芾聿块T應加強與上級各科研管理部門的溝通與協(xié)調,及時了解課題申報動向,及時、快捷獲得科研動態(tài),為教師提供課題申報資訊和其他保障。營造公平、公正的科研氛圍和科學、民主、自由、獨立的學術研究環(huán)境。
6. 高職院校的科研定位應側重于技術應用與開發(fā)。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人才培養(yǎng)與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應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加以開展,增強服務企業(yè)和經濟發(fā)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可與企業(yè)建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強化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主體地位,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聯(lián)合研發(fā)、聯(lián)合攻關”的科研創(chuàng)新模式,切實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利用率。學校在項目立項、科研獎勵、職稱評定等方面都應重視技術應用與開發(fā)的科研項目,以科研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為導向來構建科研工作評價激勵機制,從而加快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成果培育,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學教師也應該通過開展科研服務活動解決生產一線中的疑難問題,在行業(yè)和學術界贏得聲譽和肯定。高職院校應通過科研工作的開展來了解市場對人才技術水平的要求,確保教學工作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通過科研工作使教師更多地對學科發(fā)展和科學發(fā)展進行研究與深化,根據學科發(fā)展動向汲取新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導教師開展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應用技術研究。既可回饋社會,又能實現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的根本利益。
縱觀各種因素的考慮,高職院校應著眼于教育和科研服務社會的現實需要,從觀念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定位創(chuàng)新、服務創(chuàng)新等方面著手加強科研與科研管理工作,在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和教學內容,及時與行業(yè)企業(yè)技術水平相對接,順應國家“十三五”發(fā)展目標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建議,以進一步促進高職院??蒲袆?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地.高職院??蒲泄ぷ鞔嬖诘膯栴}與對策[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23).
[2]周德鋒.芻議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評價[J].科技視界,2014(36).
[3]劉兆媛.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5(02).
[4]聞健萍.高職院校教師科研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03).
[5]楊小平.高職院??蒲谐晒D化落地實用化的現實意義[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9).
(作者單位: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