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笑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經濟體制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在我國經濟總體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經濟體制中特殊的組成形式,對經濟發展也起著重要的影響。而據有關調查研究可知,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模式由于制度不統一、職責不明確等原因,對其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管理模式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分析其在管理過程中產生薄弱的主要原因,并為其資產管理模式的構建提供一定的措施,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構建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收入的不斷上漲,為我國經濟的總體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的管理模式上,普遍存在著管理不完善、賬實不相符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整個行業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為了促使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保證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健全,一定要充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模式進行整合,提升其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現狀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缺少規范的制度法規,使對其管理造成阻礙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就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在對資產進行管理與使用時,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非常容易造成整體的混亂。另外,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執行力不足,因此其對于制度法規的操作能力不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現狀。比如,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人員擅自進行公用資產處置、改變會計記錄等占用單位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財政管理意識的薄弱
財政管理意識的薄弱導致其在進行記賬時,賬實不符的現象出現。由于其會計科目以及明細賬、總賬管理的不全面,導致其不能夠對于經濟實現所屬的會計記錄不全面,許多財產的出入管理不恰當、沒有完整的原始發票進行記賬等現象,都對單位的實際財產管理造成一定的差異。久而久之,這種現象便更不容易被查找完全,導致其賬實不符的現象出現。
(三)資產處理隨意性強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人員不經過正規的手續批準,并對其資產進行隨意的處置。[1]這就導致企業資產私用的現象嚴重,很容易造成管理人員的腐敗以及濫用職權現象,對企業的資產是一種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薄弱的原因
(一)思想觀念不完善
思想觀念的不完善,導致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的不重視,企業對整體資產管理與監督有所欠缺。大多數管理人員只關心自己的工資、現金以及福利狀況,對單位的資金以及資產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管,導致記賬、管賬以及出賬等環節出現問題。從根本上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單位資產的管理。
(二)權責劃分不清晰
行政事業單位很多管理者隨意對沒有所有權的公司資產進行處置、變賣,導致公款私用,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這就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正確的劃分資產使用權與所有權之間的關系,不清楚兩者之間的界限。這種權責劃分不清晰的現象,使管理者沒有經過一定的批準程序而隨意處置公共資產,非常容易導致企業資產的濫用,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缺少必要的內外監督
為了防止管理人員的權利過大,隨意濫用公共資產的現象出現,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內外監督。內外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管理人員隨意處置公共資產、會計記錄不完整、不正規的現象沒有部門對其進行制約,這種現象便得不到改善與治理。如果監督措施不進行規范,這種公款私用的現象是得不到制止的,對于國有資產來說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四)會計隊伍專業素質偏低
正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資產管理模式的不重視,導致其整體的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會計管理不完善。因此,會計隊伍專業素質偏低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主要存在的問題。[2]其聘用會計工作者大多不具有專業的技術能力,只具有一些簡單的會計核算知識,不具備對資產進行整體管理與應用的能力,導致其工作的整體體現一種不規范、不合理的狀態。導致在會計核算方面出現漏洞,更容易造成官員濫用職權的現象出現。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的構建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知,提升管理能力
對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模式,一定要從根本上改善其工作人員對于資產管理與處置的意識,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提升其綜合管理能力。無論是高級管理人員還是會計核算人員,一定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提高資產保管的意識。高級管理人員要正確認識所有權與使用權兩者概念的不同,杜絕其隨意處置資產的現象出現,了解哪些資產是可以供自己使用與處理的,而哪些又是只擁有使用權的資產;另外,對于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充分樹立起資產管理的意識,提高其思想覺悟,共同保證企業資產,使其能夠得到科學的保管與處理。
(二)資產處置專業化、制度化
對于我國目前存在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模式不健全的現象,相關司法部門一定要不斷的完善制度法規,用健全的法規體系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使其資產的管理與處置有標準的制度規范作為準繩,嚴格監督其資產的處理與使用,防止濫用職權的現象出現。規范的法規體系與懲處機制,能夠從根本上保證資產處置專業化、制度化。同時,嚴格問責機制,將具體的任務落實到人頭上,使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明確相關的工作職責與資產歸屬。促使相關崗位的人員認真履行職責,規范工作的方式與手段。資產的管理與使用利用規范科學的管理手段,能夠從根本上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規范化與專業化,提高企業的資產管理能力,確保健全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的構建。
(三)加強內外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在規范資產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加強內部監督體系的制定。[3]完善問責機制與制約手段,通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于資產管理的監督與治理;但是,只有內部監督也是遠遠不夠的,很容易導致內部企業部門之間的私自串通等現象的出現。因此,國家還要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外部監督體系。加強政府等相關部門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保管與使用狀況的監督,防治其隨意處置資產的現象出現。這種內部外部監管體制的共同作用,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嚴格監督國有資產的動向,防治職權濫用以及隨意處置資產的現象出現,維護國有資產使用與管理的可靠性。
(四)提高會計隊伍專業素質
會計隊伍是對于企業資產的登記、使用、處置等使用狀況進行統一管理的部門。其記錄著企業資產的擁有與使用狀況,是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綜合管理的部門。而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隊伍不完善、專業素質不高的狀況,相關部門一定要對其進行改善。面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流動情況不斷增加、管理難度不斷上升的狀況,一定要聘請具有專業素質的會計人員對其進行核算管理,適應我國現階段國有資產的管理現狀。另外,對于會計隊伍的建設,還要保證其不斷的接受到后續教育,接受我國最新會計政策的變動,熟悉相關的資產管理模式。還可以將其管理與績效管理模式相結合,將其工作能力與工資狀況直接關聯,提升其工作的積極性與專業性;另外,建立健全規范的票據使用與監督體系,對所有會計事項的計量記錄,都要有規范的憑證作為基礎,規范其記賬手續,嚴格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規范性。
四、結語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產的管理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國有資產的管理與使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的構建。對于我國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的不足,相關人員一定要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在統一的規范制度的引導下,根據不同的問題對其進行不同的改善。提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準確性與完善程度,提高我國國有資產管理與使用安全程度。
參考文獻:
[1]呂鈾.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15,07:49+171.
[2]劉和珍.試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構建[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27:2-3.
[3]張利.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新模式[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12:26-27.
(作者單位:鞍山市審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