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風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農村信用社也得到大力發展。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而必須采取一定的創新措施來保證信用社在農村的應用。農村信用社可以采取創新金融服務的方法,這種方式將可以改善服務系統,保障信用社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創新 金融產品
在當今巨大的國際金融危機的前提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準入條件放寬,國有商業銀行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新的服務,導致金融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不容樂觀,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一種創新思想及時挽救這種場面。
一、影響農村信用社金融創新的因素
1.金融創新觀念落后
要解決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解放思想,由于大部分的農村信用社職工長期在農村生活工作,而且也有大多數員工來自與農村,在思想上都存在偏見,認為自己與創新無關,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死板的思想,而且長期的工作禁錮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對于創新始終存在消極態度,對于一些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的認知不足,不夠專業化,使得他們在行業競爭中處于下風。
2.體制不健全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的地位不高,總是在我國金融體制中處于一種尷尬的位置,作為“五大行”的替補存在,自上而下沒有形成一種組織體系,缺乏明確的業務發展目標和市場定位,也沒有權威的政策作為農村信用社發展的導向,而且其創新環境有限,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創新,也因此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3.管理不嚴謹
由于農村信用社用人機制不靈活,內部管理制度落后,給其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目前農村信用社的財務制度、信貸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雖然對舊制度做出了補充和修改,但是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制度加以制約,而且職工的風險防范意識落后,不能有效的借助科技手段進行防范操作,與同行業水平比起來,還處于落后地位。此外,由于沒有信貸投放目標,導致在信用防范風險方面出現了漏洞,使得信貸風險提高。
4.業務產品單一
農村信用社固守著傳統的存貸業務,中間產品極少,在當今金融服務電子化的時代處于不利地位。而且農村信用社的利潤主要來源是存貸之差,這種盈利方式隨著利率的不斷下調逐漸顯出了它的弊端,如果農村信用社繼續依靠單一的業務和現有的能力水平,僅僅是服務與社區居民,而不進行創新的話,它的盈利能力就成了最大的問題。隨著現代化的發展,這種金融體系很容易被淘汰。
5.缺乏優質客戶資源
由于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扎根農村,所以它的主要客戶是廣大農民、個體戶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對這些處于弱勢的客戶群,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優質客戶資源極其匱乏,雖然與地方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親和力,但是在發展中還是缺乏強大的客戶群體,導致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停滯不前。
6.管理模式與資金需求不符
近年來,現有的信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多元化、規模化的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的需求。雖然農村經濟在大力發展,但是生產方式的落后導致生產效率底下,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縣鄉財力受限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我們進行農村信用社信貸模式的改革和金融服務的創新,以及擴大小額貸款的覆蓋面。
7.缺乏科技技術支持
農村信用社的結算系統落后,沒有形成從上到下的覆蓋,在技術方面與其他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以及郵政儲蓄銀行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差距,難以形成自己的網絡優勢。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的電子化網絡也在逐漸發展,但是只覆蓋到個別省市,僅能在部分地區實現通存通兌,遠遠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與此相比,國有銀行、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則擁有自己強大的全國聯網綜合業務系統,在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爭奪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與農村信用社之間拉開了距離,提升服務的同時也提升了行業競爭力,逐漸顯現出優勢。
8.人才資源匱乏
由于我國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延遲了退休年齡,導致職工年齡組成結構偏大,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降低,那些精通業務、懂技術、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很難進入這個行業,除此之外,落后僵化的用人制度導致員工素質普遍低下,閉塞了人才的進出通道,使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缺少新鮮血液。
二、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創新策略
1.形成創新思想
為了穩定發展,農村信用社必須積極轉變經營策略,形成市場現代化的新理念,以顧客為尊,充分了解顧客的需求,不僅要對顧客進行一對一的服務,還要提高服務品質,實現優質服務;與此同時,對于員工的思想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對員工進行禮儀訓練,提高員工素質;此外,也要努力加強員工的專業能力,要積極安排員工的培訓業務,讓員工利用專業的業務能力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了提高顧客的穩定性,要讓顧客認可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積極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盡可能的留住更多的客戶資源。面對一些突發事件,一定要培訓員工的應對能力,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科學配置網點
目前的金融服務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了,這就要求金融服務機構不斷創造更優質的服務。農村信用社首先需要從自身特點人手,進行科學有效的網點配置。對于網點的選擇,第一,要選擇地區中心位置,第二要選擇人流較大,交通便利的位置。這樣在給顧客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提升了農村信用社的形象,加深了人們對農村信用社的印象。
3.創新服務產品
根據市場需求,農村信用社應該調整服務理念,科學分析客戶,結合自身特點找到與本地經濟發展相適宜的中間業務產品,而且得保證業務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性。比如,結合農村網點的特點,可以發展代理業務,如保險代理業務、代收水電等業務。既提高了自己的盈利,也為顧客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務,吸引了更多的客戶辦理金融產品。除此之外,當前個人理財業務也是發展前景較好的一項業務,農村信用社可以建立一支專業的、精通會融知識的團隊來為顧客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通過將專業知識傳授給缺乏金融知識的農戶,從而得到更多的資金。
4.提升客戶滿意度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農村信用社也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當下金融行業對于網絡銀行的設置極其看重,農村信用社可以依靠互聯網增加新的業務渠道。大力宣傳金融知識,并且加快建設電子服務,既方便了客戶,也節約了成本,一舉兩得。
5.強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首先需要加快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和企業資信評級工作的步伐,通過評定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信用戶等方式解決農村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等的問題。其次也需要對擔保方式進行創新,例如,建立擔保機構、形成“三農”金融服務圈等方式;第三要加強地方政府的干預,通過溝通協調等方式,加大執法力度,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共同創建健康的金融服務。
對于一些相對落后的農村信用社,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回主動權,需要順應城市金融發展格局的持續變化,打破原有的經營模式,積極創新盈利方式來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力,在城市金融業中得到半壁江山。
6.創新經營體制
各地信用社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一種適應自身發展的模式進行體制創新。明確產權是最重要的一點,為了讓農村信用社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應該規范股本金,建立法人治理機制、風險內控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從而激發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潛力。此外,以發展是硬道理為指導方向,對所有的監管指標和經營指標進行優化,奠定下一輪農村金融改革。
總之,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大力發展經濟,保證自身健康發展,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必須科學配置資源,形成創新意識,從服務理念、服務客戶界面、金融服務傳遞系統和金融服務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的金融服務的培養,抓住一切可發展的機遇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新老客戶中不斷挖掘新的客戶需求,并以此為目標進行金融服務產品等方面的創新,不斷進行服務傳遞系統的改造來實現新的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