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嬋
【摘 要】小學課堂練習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小學教學設計仍然存在著一些難題,將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進行探索,以期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思維能力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在數學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我們要關注練習的有效性。不僅從“教”的角度來設計好的練習內容,還應從“學”的角度來安排好的練習方式,只有有效、高效的練習,才能達到理想的練習效果,真正做到“減負提質”。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練習就顯得非常必要。那么,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設計數學練習呢?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關注情感體驗
一些數學課堂練習繁雜而缺乏趣味性,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使得學生筋疲力盡,感受不到數學的有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從練習素材的選取到呈現,從練習活動的安排到組織,都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設計出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練習題。
如在“梯形的認識”一課中,安排以下練習環節:媒體呈現平面圖形的一部分,讓學生判斷它會是什么圖形,以此來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這樣的練習設計,學生興趣盎然。又如教學遞等式計算,如果常讓學生做一些形式比較單一、比較機械的練習,雖然也能使計算法則得到鞏固,但是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而同樣的題目放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以“勇攀高峰”、“歡樂大比拼”、“闖關”等趣味性較強的形式出現,效果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作業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生命活動的快樂體驗。
二、練習有操作性,提高實踐能力
操作是思維的基礎。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做數學的樂趣。有調查表明,學生通過看和聽掌握的新知識不到30%,而通過動手實踐掌握的新知識會超過90%。而活動又是兒童的天性,對于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生來說,數學是枯燥的、機械的、嚴肅的,重復的作業尤其令人乏味。根據這些特點,練習應轉變方式,把機械單調的練習轉變為學生自己的有聲有色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
如教學“長(正)方體的體積”后,常會出現類似于“把三個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各是多少?”這種類型的應用題。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可讓空間想象能力還不夠的小學生來說就不那么簡單了。像這種情況我就安排操作題,讓學生用三個棱長2厘米的小正方體代替三個棱長2分米的正方體,動手拼一拼,用眼看一看,拿筆算一算,得到拼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再根據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求出問題所要的答案。這樣一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讓學生通過操作來理解題意,解答習題,學生學得比較主動,不會出現干坐著一籌莫展的情形。簡單的“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放一放”等操作活動,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保證練習數量,要做到精而少
有效課堂練習設計不僅要有習題數量的保證,更要有練習質量的保證。努力做到練習少而精,確保練習一步到位。要想精練,練習的設計就要以一當十,以少勝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習題來練。練一題,管一類,重在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力求以數量相對較少的練習獲得知識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從而達到練習的優化,以少勝多的目的。實踐證明,練習的份量多,勢必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影響學生的學習情趣和身心健康,學生為完成作業量而草率從事,降低練習效率。如練習份量少些,完成作業的時間充裕,學生作業才能認真仔細不馬虎,工整,準確規范。教學對學生的練習技能要求也應提高,如計算式題不僅要算正確,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還要做到計算方法合理簡便、靈活。應用題解題應從各個知識點去考慮,用多種方法解答,并進行優化選擇。教師對待學生特別是后進生要千方百計尋找閃光點,給予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練習有層次性,尊重個體差異
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精心設計練習層次。我們經常所說的練習要有一定的“深淺度”,正是練習設計層次性的體現。所以,我們的練習內容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做到環環緊扣,逐步提高。如,“圓柱的表面積”練習可進行星級練習:
1.一星級練習:(1)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7.3分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底面周長是18.84米,高是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二星級練習:(1)一個圓柱形無蓋的水桶,底面的直徑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這樣一個水桶,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2)某賓館大堂有4根圓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長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費為80元計算,需用多少錢?
3.三星級練習:(1)把一個直徑為4厘米,高為5厘米的圓柱,沿底面直徑切割成兩個半圓柱,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2)一根長2米,底面積半徑是4厘米的圓柱形木段,把它據成同樣長的4根圓柱形的木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設計練習時要做到由易到難,螺旋上升,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要不斷變換每一層次練習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優化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練習質量,只有在多種方法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下,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需要教師智慧的、有效的采用相應的策略,讓學生樂學愛學數學。
【參考文獻】
[1]吳益超.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實踐.《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1)
[2]王洪勝.基于科學化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探索.《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