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摘 要:國家審計機關在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后,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損益進行經濟監督的行為是經貿審計。經貿審計涉及的行業是比較廣的,主要包括工業、交通及商貿三大領悟,通過對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剖析,可以探究出到審計的發展趨勢,從而為經貿審計的發展探究出一條可行的道路。
關鍵詞:經貿審計;現狀;問題;趨勢
經貿審計對國有企業資產質量和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進行全面的檢查,可以提高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創設一個潔凈的發展環境。可以說經貿審計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經貿審計面臨的現狀分析
1.經貿企業逐年減少,并分布不均
通過研究發現,我省經貿企業可數量分布是不均勻的,分布特點是倒金字塔分布,國有企業數量是比較少的,城市國有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所以企業的審計任務在不斷減少。
在一些縣城,由于沒有可以審計的對象,所以沒有設立專門的經貿審計機構。由于企業的審計任務在不斷減少,所以一些企業審計單位的業務是比較少的,這就使這些企業無事可做,工作人員對工作開始變得懈怠。即使單位有了一些業務,但是工作效率是比較低的,工作質量也無法保證。
2.經貿企業呈現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態勢
當前的國有企業經濟成分不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國有全資、國有控股、國有參股及民營經濟是經貿企業審計面臨接的多種經濟態勢。所以在審計中遇到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審計機構需要在審計中思考一些新的課題。經貿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變化導致了企業所有制的改變,使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巨大的改變。例如,股份制企業的管理模式是比較有序的。國有全資企業的經營理念不再是落后的,而是適合時代發展的先進經營理念。民營企業的管理體系是比較完善的,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
二、經貿審計面臨的問題分析
1.經貿審計對象在逐漸減少
經貿審計在發展中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以2000年為臨界點,省審計廳經貿審計機構所管轄的審計對象有八百多家,從此以后審計對象數量就在逐年減少。主要原因是一些小的城市、一些偏遠的縣城并沒有國有企業存在。
2.審計管轄出現真空地帶
一些國有企業加入了中央或省域外的企業集團,所以審計機關對這些企業無法進行審計,即使對這些企業進行審計,也是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的,而企業都是間接參資入股的,所以只在母公司中有國有資本,子公司只有法人資本,審計機構在審計中面臨了巨大的困境。
3.審計執法主體資格存在爭議
財政、稅務、物價、人民銀行等部門都作為行政執法部門,都有權對企業進行處理處罰,開展審計工作。當企業提出一些異議時,審計部門之間很容易出現分歧,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如果審計部門出現分歧是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審計部門只有形成意見上的一致才能盡快做好審計工作,這樣工作才能是具有執行力的。
4.依法獨立行使審計權不能全面落實
經貿審計作為一種最高層次的監督,在實踐中是不應該受到其它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的,但是審計實踐中經常出現重復性檢查的問題,因為一些行政機關對審計工作進行了一定的干涉,導致審計機構不能獨立行使審計權,審計機構在行使權力中是不缺乏獨立性的,很難提高工作效率。有時審計機構在對企業進行審計時經常受到其它團體或個人的影響,主要表現審計工作不能順利的開展。
5.審計機關專司機構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國有企業管理模式多變、企業集約化程度不斷攀升、財務電子數據浩如煙海,造成了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很多審計人員在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由于沒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很難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缺乏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比較差的,審計工作的質量很難提高。一些審計機關專司機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于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的,這是因為審計部門需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的。工作人員只有提高了自己的素質才能保證在工作中能夠游刃有余地解決各種問題。例如,一些審計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的審計知識,所以在工作中經常出現問題,有時候甚至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這些都會影響工作質量的。而如果審計工作人員是比較專業的,那么在工作中就會是比較順利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三、經貿審計的發展趨勢
通過分析經貿審計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探究出經貿審計的發展趨勢,對于提高經貿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是有利的。貿審計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的,這些問題影響了經貿審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是會阻礙經貿審計的迅速發展的。一些經貿審計部門之所以很難提高工作效率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問題是比較多的,問題的存在也打擊了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貿審計部門應該制定針對性的策略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經貿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由此可見,經貿審計部門制定的策略是促進經貿審計部門發展的有效途徑。
1.為經貿審計定位
國有企業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國有經濟不再是主導經濟。所以審計機構還應該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開展審計工作。經貿審計對國有企業的審計監督的職責是無法改變的。經貿審計機構需要通過審計調查,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依據,這樣才能保證國有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政府審計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審計活動中,嚴格界定政府審計與財政監督、外派監督會等部門的職責。以此體現出審計是對專業監督的再監督,從而經貿審計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2.進一步明確經貿審計管轄權
對中央企業部分屬地審計管轄,全國性、全省性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審計署應該有計劃定期組織各級地方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明確經貿審計管轄權,更好地落實審計工作。
3.要對重點國有企業定期審計,并于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起來
把重點國有企業納入到政府審計計劃中,可以減少審計風險,這是因為組織部門委托任務是比多的,審計人員是有限的,審計機構在對國有企業進行審計時,存在一定的風險。
4.充分利用審計調查手段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服務
采用審計調查手段可以進行專項審計調查,這樣的審計方式是比較靈活的。例如,當非國有經濟企業存在偷稅漏稅的問題時可以利用審計調查的方式,以經濟案件為線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加強對社會審計的質量監督以及對企業內部審計的業務指導
政府審計應該對社會審計進行全面的監督,才能提高監督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政府審計也應該對企業內部的審計業務進行科學的指導,這樣才能幫助企業解決在審計業務中的一些問題,使企業建立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政府審計機構可以派遣專業的審計人員到企業中給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企業人員在參加培訓后,使審計業務更加熟練,掌握一些審計方面的技能,這樣企業的審計業務才能提高工作質量。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我國的審計工作面臨的挑戰是比較大的,如果審計機關不能積極地應對這些挑戰是會影響審計工作質量的工作效率的。所以,審計機構應該全面客觀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結合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制定出適合經濟發展的對策,這樣審計事業才能實現跨越和突破。
參考文獻:
[1]李素英,李多,王春暉.我國財政審計內容與方法的創新思路探析[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亐道遠,田江濤,張弨.完善企業國有資產綜合監督體制的思考[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3]金基鵬.經濟責任審計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對浙江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調查[J].審計研究,200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