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軍
【摘 要】音樂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音樂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并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
【關鍵詞】音樂 教學方法 審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46
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夠讓人愉悅心情,還能增強人們的審美體驗,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豐富學生的課程,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從當前的音樂教學來看,在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本文就音樂教學談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音樂學習有所幫助。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音樂在教學中的地位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保持正確的教學觀念,才能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從當前的教學來看,很多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中應試考試的影響,只重視文化課程,而對音、體、美教學不夠重視,這種教學觀念是不符合當前的教育理念的,并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認識到音樂教學對學生的重要作用,提高音樂在教學中的地位,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認真對待,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注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一)創設輕松愉悅的環境
學習音樂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環境的創設,通過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比如,在教授民族音樂時,要給學生傳授相關的文化知識,利用多媒體設備等為學生創設與歌曲相關的環境,增強學生對歌曲文化的理解,讓學生能夠深層次的理解民族樂曲。
(二)創新教學方式
在音樂教材中,有些樂曲相對有難度,如果教師不在教學方式上創新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做到投其所好,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性格,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比如,學生都喜歡聽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相對教材上的古典音樂對學生來說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流行音樂為導入,讓學生從流行音樂中感知古典音樂,創造性的利用教材,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熟悉的內容,以此來降低學習難度。
(三)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
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學生學會欣賞,還要讓學生學會表演,當學生自身能夠真正投入到歌曲的表演中時,對歌曲的感悟將會更上一層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歌唱的機會,歌唱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并且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身示范,以及播放樂曲讓學生熟悉歌曲,并且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歌唱時教師要做好帶頭作用,以此來增強學生演唱的自信心,并且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敢于放聲歌唱,同時要加強學生在歌唱時的情感表達,以此來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三、提高教師的音樂素質,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平臺
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向標,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自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和能量。
(一)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
教師在“教書育人”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先使自己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所以在課外學生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學習的時候,教師也要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學習,對中外音樂的發展史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和學習。教師要在對音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音樂中所包含的音樂知識及文化內涵,充分的體會到不同國家、民族及地區之間音樂所存在的風格差異,并對不同的演唱技巧進行領略。教師在接觸了大量不同風格和流派的音樂后,可以體驗到音樂的真正內涵,學習到許多新的音樂教學方面的知識,同時還可以讓教師能夠清楚認識到多元音樂文化對音樂教學產生的有利影響,從而能夠在教學中不知不覺的把多元音樂文化融入到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的音樂視野得到有效的拓展,給原本枯燥的音樂教學融入一絲人文色彩,讓學生能體會到音樂之樂、感受到音樂之趣。
另外,教師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夠在面對各種音樂文化時,能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去從容的面對多元音樂文化的洗禮,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來汲取其中的養分,感悟到音樂的真諦,體會到音樂之中蘊含的最為純粹的美,使自己鑒別美丑的能力能夠更上一層樓。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學習引導,從而在教學中將音樂中的民族特點凸顯出來,讓音樂教學不光對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還要培養起學生對祖國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使音樂教學在體現美育功能的同時,也體現出相應的德育功能,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愛國主義情懷進行同步培養。
(二)增強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與其他職業的不同就在于教師要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因此,教師不僅僅要豐富自身的專業素養,還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帶頭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教師自身的魅力。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是音樂的代表,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以及精神氣質,能夠給學生起到標桿的作用,并且能夠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改變教學觀念,并且從教學和自身素養方面出發,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搭建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蘭爍.淺談音樂教學方法改革[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2]汲婷婷.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9(01).
[3]成丹.淺談音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J]. 大眾文藝.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