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 要:養豬業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在望謨縣油邁鄉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主客觀各種因素的影響,養豬業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最為典型的便是豬病難以得到有效控制,豬瘟、藍耳病等常見病嚴重影響生豬健康,甚至會造成養殖場大量減產。文章基于此,就如何有效的防治豬疾病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以預防為前提、以監測為重點、以消毒為輔助,希望對油邁鄉養豬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養豬業;豬疾病;預防;免疫;消毒
養豬業作為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尤其是鄉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養豬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規模養殖、商業養殖的比重日益提升。與此同時,豬疾病長久以來也是困擾養豬業的難題所在,并且在抗生素、激素等過量使用的情形下,豬疾病出現“舊疾未愈,新疾又來”的現象。油邁鄉作為瑤族鄉,第一產業為主導產業,養豬業又再其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鄉政府2011年便推進“萬頭生豬養殖工程”作為老百姓創收的重點工程,豬疾病的防治情形直接關系到地方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文章基于此,就豬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做了相應的探究。
一、以預防為前提
“未雨綢繆”是養豬中最為關鍵的環節,養殖者需要做好必要的預防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豬患病的可能性,常見的措施有場地的場地環境的控制、飼料的選擇等,當然,最為關鍵的則是做好免疫工作。
1.疫苗的選擇與劑量。疫苗是免疫過程中的核心元素,疫苗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免疫的效果。目前,國內豬用疫苗為數不少,價格也有著很大的區分度,油邁鄉在疫苗選擇中需要做好以下兩點工作。首先,油邁鄉必須使用國家農業部門以及省、州農業部門規定的強制免疫疫苗以及計劃免疫疫苗;其次,油邁鄉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生豬養殖的實際情形,根據豬常見病的發病率選擇針對性的疫苗,并且在疫苗選擇中參考過去疫苗使用情況,選擇效果較為突出的疫苗。免疫工作并非一勞永逸,疫苗在存儲運輸環節難免會出現損壞,加之部分生豬可能存在免疫惰性,這就使得在一次免疫后,有些豬體內并未產生抗體,仍然存在患病的可能性。對此,養殖者需要做好抗體監測工作,進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二次免疫。總而言之,油邁鄉需要綜合考慮本地養豬實際經驗以及疫苗說明書,選擇最為合理的疫苗劑量。
2.免疫的時機與流程。除了疫苗的選擇以外,免疫時機也相當重要。養殖者在免疫時要盡可能避免特殊時間段,比如母豬臨產時以及產崽前后。此外,當生豬正在使用抗病毒藥物以及抗生素時,前后一周內不宜免疫。除此之外,豬的健康情形乃至情緒對免疫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養殖者應該在豬群健康、皮毛發亮且對養殖人員無抵觸情緒時,進行免疫,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完善的免疫工作需要科學的免疫流程以及合理的免疫操作,如此才能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誤而導致的免疫失敗現象。但在實際免疫過程中,卻存在著部分養殖戶,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散養戶不愿抽血監測化驗的情形,因而,免疫人員有時難以得知豬的實際免疫水平。對此,望謨縣在抗體水平監測中需要推進官方監測與自主監測相結合的監測模式,根據油邁鄉的豬病趨勢做好基礎免疫工作。
二、以監測為重點
在油邁鄉養豬戶中經常出現此類情形,養豬戶從養豬場購豬時,豬場工作人員明確告知已經做過基礎免疫,購豬之后無需再進行二次免疫,但養豬戶在飼養環節中又出現了豬瘟、丹毒、鏈球菌病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和監測工作的不完善有著直接關聯。監測是豬疾病防治中的重點,同時也是檢查豬體內免疫抗體水平的主要途徑,對疾病風險的評估與防范有著非常突出的價值。因而,免疫之后再監測也就是成為養豬事業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首先,就養豬場而言,在一次免疫之后,需要通過抽血化驗的方式,檢查各豬體內抗體水平,對抗體水平不足的生豬進行二次免疫;其次,就養豬戶而言,油邁鄉要做好主動監測與被動監測相結合的工作,借助病原學監測來檢查豬群的健康水平。
三、以消毒為輔助
消毒在豬疾病預防與治理中有著相當突出的作用,是保護健康生豬、消滅病毒傳染源以及隔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渠道。常態化、規劃化的消毒工作,對于提升豬群的健康水平有著尤為積極的作用。
1.養豬場地消毒。養豬場地消毒是消毒工作的基礎環節,養豬場或養豬戶要根據自身養殖規模的大小配備相應的消毒設施,比如,針對大型養豬場而言,需要配有專門的消毒室、消毒池,以滿足生豬養殖的實際需要。而對小一點的養殖戶而言,則需要配備齊全的消毒設備,如紫外線等、消毒服裝等,當然,對散養戶而言,消毒噴霧則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夏秋二季是豬疾病高發季節,養殖者需要對場地進行全方位的噴霧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尤其是對重點區域,更要進行重點消毒。養豬場內的儲尿池、糞堆、食槽等都是細菌較多的地方,在夏季非常容易傳播疾病,養殖者在消毒,環節中要進行特殊處理,且需要經常性地保持上述區域的干凈、清爽,徹底消滅養殖場中的原微生物,有效避免豬疾病的產生與傳播。
2.日常消毒。消毒工作在豬疾病的預防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配合疫苗工作,降低生豬發病率的有效手段。養殖者在做好環境消毒的基礎上,還要落實好日常消毒工作,大一點的養殖場更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將消毒流程規范化。當前的生豬疾病種類、數量不斷增多,細菌、寄生蟲、病毒等原微生物都有可能導致豬疾病的產生,單一性的消毒藥物難以保證徹底阻斷原微生物對生豬的侵入,因此,養殖者需要準備至少4種以上的消毒藥物,并且每種藥物再使用3-4d后便及時更換,避免生豬出現耐藥性,從而降低消毒效能。其次,養殖者在消毒藥物的選擇中,要根據望謨縣地區生豬常見的疾病以及致病因素選擇針對性高的廣譜消毒藥物,且消毒藥物要盡可能高效、低毒、無刺激性,避免對生豬造成傷害,比較常見的消毒藥物類型有酚類、碘類。
3.病豬消毒。當豬群內部出現疾病后,養殖者要做好病豬消毒的工作。根據病豬的患病類型以及當前流行的豬病態勢,采取針對性強、殺毒效果好的消毒藥。在豬患病期間加大消毒藥的使用頻次與劑量,以期消滅病原菌。不僅如此,在豬發病期間,日常消毒與環境消毒工作也要有所強化,豬群所使用的水槽、食槽、廁所更要定期徹底清理、消毒,避免出現二次感染的現象,擴大損失。當出現病死豬后,油邁鄉政府要協助養殖戶做好病豬無害化處理工作,對病死豬及其相關用品,如針頭、藥品等做特殊處理,以免出現傳染。
四、結語
養豬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豬疾病則是制約養豬業長遠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養殖者在養豬過程中需要做好主疾病的預防與治理工作,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免疫與消毒,只有在妥善地做好上述兩項工作后,豬疾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驅蟲、保健等也是提高生豬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姜學良、江希玲、姜學武.豬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13,8(01):24-27.
[2]任虹.豬常見疾病的防治[J].吉林農業,2015,11(12)::87-87.
[3]宋天永.豬常見疾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2,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