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榮
摘 要:玉米是我國各地較為常見的農作物,其種植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玉米是否高產。然而很多農戶在種植的過程中,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種植方法,因為不得要領,因此產量較低。為提高玉米的產量,促進農業的發展,本文對于玉米種植的相關技術進行探究,并闡述技術推廣的意義以及推廣的方法。
關鍵詞:玉米;種植;推廣;技術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逐漸普及,農作物的種植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然而仍然有一些玉米種植戶對于種植的技術掌握得不夠,導致產量較低。筆者在此對于玉米種植的相關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并對于相關技術推廣的重要性進行闡述。
一、玉米種植的相關技術
1.精選優質的品種。玉米的品種多種多樣,因此在種植時,需要種植戶對于品種進行選擇。種植戶在選擇品種時,應該充分考慮品種的耐寒能力、耐旱能力、抗蟲害能力、生長周期、玉米的個頭、顆粒是否飽滿等多種因素,綜合多種因素選擇相對高產的品種。除了要考慮產品自身的因素,還應充分結合種植地的土壤、環境、氣候等因素來選種,例如堿性土壤應選擇耐堿性較強的品種,長期干旱的地方應選擇耐旱能力比較強的品種等,品種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玉米的產量。不同品種應該分開種植,從而避免花粉之間相互傳播,影響玉米的產量。
2.選好種植的季節。選好種植的季節,對于玉米的收成影響特別大。在合適的季節中,溫度、空氣濕度、降雨量等方面的因素都比較適合作物的生長。一方面,可以減少種植戶灌溉的數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種子或是植株在惡劣天氣中出現凍傷、被風吹倒、被水淹死等情況出現的概率。因此,在適合的季節中種植玉米對于提高玉米的產量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不同的地域環境,其適宜的種植季節也有所不同,種植季節的選擇應根據地域來選擇,北方以春季為宜,黃淮海以夏季為宜,南方丘陵地區一般在3月份左右。如果北方的種植戶選擇在冬季種植,作物在冰凍的天氣下很難成活;如果南方的種植戶選擇在夏天種植,則可能會雨水過多會增加種子發芽的難度。
3.控制種植的密度。作物之間會存在一定的競爭,例如肥料、空間、陽光等,過于稀疏的密度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過于密集的密度則會影響作物的長勢。有些種植戶容易走進一個誤區,認為種得越多,產量越高。但是實際上,當種植密度過大時,作物之間的競爭就會變大,有些作物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有些會直接死掉,成活的作物結出的玉米顆粒也不夠飽滿,總體產量不高。因此,應該合理地控制種植的密度。種植的密度和品種也有一定的關系,例如舒展型的品種種植的密度應該為每畝3400株至4000株之間,半緊湊型的密度應該為每畝3600株至4100株;緊湊型的品種應該為3900株至4500株之間。具體密度還應視實際情況而定。
4.合理灌溉和施肥。在種植好作物之后,還應進行合理灌溉以及施肥,保證作物成長過程中水分和養料的充足。灌溉的水量應該按照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降水量而定,玉米植株在不同的時間段對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比如,玉米在出苗期耐寒性較高,可以適當減少灌溉量,過了出苗期,可以適當增加灌溉量。為了控制好進水量,灌溉時應該少量多次。施肥應該以氮肥、穗肥、基肥為主,同時,施以磷肥、粒肥為輔,在不同的階段給予不同種類的肥料,能夠促進玉米的高產。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對于玉米地的管理,例如,定期除草,避免雜草過多與農作物爭搶肥料;大雨過后可適當松土,加強農作物對于肥料的吸收力度;發現死掉的農作物可將其撥除,并從密集的地方選一些植株進行移植等。
二、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1.增加種植戶的收入。在傳統的玉米種植方法中,很多種植戶由于選種、施肥、灌溉、種植的方法不合理,導致產量較低,并且造成土地、肥料、種子、人力等資源的浪費,種植戶的收成較少。將玉米種植的技術進行推廣,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種植的產量,避免相關資源的浪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增加種植戶的收入。
2.促進種植業的發展。傳統的種植方法中,種植戶種植不講究技巧,玉米產量低,從而影響了種植業的發展。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能夠將科學的種植方法傳播給更多的種植戶,使種植戶能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種植,排除玉米種植過程中影響玉米產量的因素,作物的成活率更高,顆粒更加飽滿,整體提高玉米種植的產量,有效促進種植業的發展。
三、技術推廣的方法
1.邀請專家到田間進行推廣。種植地相關部門可以邀請玉米種植專家到田間進行推廣,將科學的種植方法向種植戶推廣,鼓勵他們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種植,并對于當地的土壤、環境、氣候等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選種、種植、管理等方面給予種植戶合理的建議。同時,應現場指導種植戶進行種植,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些示范,教會他們種植技巧。定期到玉米地查看作物長勢,及時發現作物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可以選擇一塊田地作為試驗區,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種植,讓種植戶進行效仿。
2.借助媒體的力量進行推廣。相關部門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將種植技術進行推廣,例如在當地電視臺、報社面向農民創辦一個專門的欄目,宣傳玉米以及其他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向農民傳授一些促進農作物高產的技術,并將農學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宣傳,讓農民選擇科學的種植方法,從而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采訪一些當地較為高產的養殖戶,讓他們分享種植的方法和技巧,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掌握到更加科學的種植技巧。
3.通過會議的形式進行推廣。相關部門還可以通過會議的形式將養殖戶召集到一起,并將科學的種植技術向大家宣傳。會議期間,以相關專家的宣講為主,大眾討論為輔,同時,還可以增設一些疑難問答的環節,種植戶可以將自己在種植過程中不懂的問題提出,并由專家進行解答。最后,由專家向種植戶進行提問,對于其掌握程度進行考核,并對于種植戶的薄弱環節進行重復講解,盡量讓更多的人掌握玉米科學種植技術。
四、結語
玉米種植是農作物種植業乃至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玉米是否能夠高產,對于農業的發展產生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對于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究,提高玉米產量對于種植戶的經濟收入以及對于當地農業的發展,都發揮著非常重大的作用。相關專家應該對于玉米的種植技巧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向種植戶宣傳,整體提高玉米產量,加快農業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楊友東. 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15,03:15.
[2]賈小慧. 淺談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研究[J]. 農民致富之友,2016,20:196.
[3]陳升. 淺談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研究[J]. 農業與技術,2015,20:233-234.
[4]顧桂蘭. 淺談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J]. 農民致富之友,2014,12:158-159.
[5]張偉,張穎. 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1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