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鵬
摘要:信息時代下,翻轉課堂的應用彌補了傳統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的不足。翻轉課堂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現代化信息技術為依托,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正在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教育領域逐漸升溫。本文以CNKI和ScienceDirect數據庫上的關于翻轉課堂的所有文章為研究對象,以文獻法來分析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研究現狀,以調查法來分析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基于這些研究現狀來提出對翻轉課堂今后發展的建議并預測翻轉課堂的未來發展前景。
關鍵詞:翻轉課堂;研究現狀;發展前景
作為一種創新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已經成為高校改革的熱點,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它最基本的理念是把傳統課堂上對課程內容的直接講授移到課外,充分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來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它的意義在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獲取有用信息,并能有效處理這些信息。自翻轉課堂出現以來,許多專家和學者都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可是他們大部分都是從教學模式或理念、師生角色互換、在某門學科中的應用等方面來研究,而對于翻轉課堂的前景的研究分析頗少。本文以CNKI和ScienceDirect數據庫上的關于翻轉課堂的所有文章為研究對象,以文獻法來分析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研究現狀,以調查法來分析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依據它的優點和缺陷,提出有效的建議以及分析它的發展前景。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就是上課前學生根據個人情況通過視頻或者其他學習課件接受直接教學,而在課堂上,老師將時間用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或者提供學生能所需的個性化教學。(喬納森,亞倫,2015)
翻轉課堂以建構主義和掌握學習理論指導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保障,教學設計以教學視頻的制作、信息平臺自學、合作學習、個性化引導、教學評估等為主要方式,經課前由學生自己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中進行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答疑解惑、探索問題的知識內化,顛覆了傳統教學的流程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申俊麗,2015)
筆者認為,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是老師上課時滿堂灌,而是學生在課前按照老師的指導,觀看一些與上課內容有關的視頻或者查找一些課堂上可能涉及的資料,然后先自學,在此過程中把自己不懂、有疑惑的地方標出來。上課時主要以討論和答疑為主,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內化和吸收。另外,老師不再是唯一享有話語權課堂領導者,他們成了學生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朋友,學生自己變成了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主導者。
二、翻轉課堂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本研究分別對中英文文獻進行了對比分析。英文文獻以ScienceDirect (SD)數據庫作為樣本庫,檢索關鍵詞“Flipped Classroom”.中文文獻以CNKI數據庫作為樣本庫,檢索關鍵詞“翻轉課堂”。
經過搜索發現,英文相關文獻共2003條,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文章在2015年發表的最多。就研究主題而言,按照相關性順序,主要集中于探討翻轉課堂幾乎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如醫學和語言學習等,對高等教育帶來的影響。近年來,國外的學者對翻轉課堂褒貶不一。
中文文獻的檢索共有33779條結果。目前來看,2015年發表的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獻最多,有14504條結果,多于外國的文獻。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國內的文獻大多數都研究側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或理念,在某一學科中的應用,對高等教育帶來的影響。就目前國內的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獻來看,大部分學者對翻轉課堂持積極的態度。何克抗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翻轉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2011年被加拿大《環球時報》評為‘影響課堂教育的重大技術變革”。
所有的這些研究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對翻轉課堂進行了剖析,讓筆者對翻轉課堂有了較為深入和細致的了解,對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指導性的思路。
三、翻轉課堂在國內外的開設現狀
隨著翻轉課堂在教育領域的發展,國內外許多教師都開始在自己的課堂上使用翻轉課堂。中田納西州立大學數學系教師Jeremy F. Strayer在其所授的“統計學導論”課程中使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樣在中國很多教師現在也在使用翻轉課堂。北京大學的陳江老師就在使用翻轉課堂,他認為,翻轉課堂效果好,學生參與感強,積極度高。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的蔣老師在小學語文《行道樹》使用了翻轉課堂;山東某高中的英語老師徐老師把翻轉課堂用在了《聽說讀寫》上。除此之外,清華大學等很多高校都在嘗試著使用翻轉課堂。
四、翻轉課堂的優缺點及建議
(一)翻轉課堂的優點
如今,翻轉課堂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焦點,對現代教學有著很大的影響。首先,翻轉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使其記憶更持久。翻轉課堂允許學生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來獲取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翻轉課堂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平等友好關系,拉近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在翻轉課堂上,老師不再是一直站在講臺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們人生的導師、朋友等。在學習的道路上鼓勵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指引學生。老師從“主演”變成了“導演”;從講師變成了導師;從講授者變成了支持者和協助者。
翻轉課堂還允許老師因材施教,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現教育的個性化。由于學生千差萬別,因此他們的教育‘最有效點也應該因人而異。在一個理想的翻轉學習環境中,老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是視頻、教科書、網站、在線模擬、實踐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或者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每個老師所提供的選擇應該考慮學生年齡,學生的自主程度,以及具體學科的學習資源類型。” (喬納森,亞倫,2015)
(二)翻轉課堂的缺陷
雖然翻轉課堂實行以來我們看到了它的很多的優點,而且大部分人們也都支持它,但是它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翻轉課堂是在2007年才始于美國的,在2012年才傳到中國,受到中國人們的關注。在此之前,中國的大部分老師和學生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另外,因為家庭條件和學校條件的不同,很多家庭和學校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提供電腦等硬件設施。所以很多學校不能正常地進行翻轉或者只能對部分學生進行翻轉,從而給教學帶來很大的不便和挑戰。
五、對翻轉課堂不足的解決辦法和建議
為了使翻轉課堂能有更好的發展,在教學方面有更突出的成就,這里有一些對翻轉課堂缺陷的建議。
要改變老師和學生的傳統的教學和學習的思維和理念。有人說實行翻轉課堂最大的障礙是翻轉老師的思維,但是筆者不完全認同他們的觀點。筆者認為翻轉學生的思維也是一大難題。改變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思維和理念是支配人的行為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如果想要使翻轉課堂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從改變老師和學生的思維和理念入手,應該給老師和同學們開展關于翻轉課堂的講座,或者讓他們聽一些大家們的翻轉課堂,親自體驗一下它的魅力,讓他們從心底認可這種教學模式。
相關領導和IT部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技術設備方面的支持。2007年時,喬納森和亞倫都能這些問題在很多大程度上被解決,經過這些年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如今人們的經濟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電腦。即使沒有電腦也會有其他可以觀看視頻的設備,比如手機。另外,政府也應該加大對學校的投資力度,給學校提供先進的設備,從而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六、翻轉課堂的發展前景
翻轉課堂是從美國的一個林地高中由喬納森和亞倫發展起來。它與慕課等網絡課程不太一樣。近幾年翻轉課堂迅速發展壯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世界各國各個學校紛紛使用這種教學模式。目前,數學是翻轉效果最好的一門學科。很多時候,雖然翻轉課堂中蘊含的觀點并不新穎,但翻轉課堂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為傳統老師提供可實踐,可實現的方法,帶領學生更深入、更廣泛地學習,并且為老師們的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這些都是他們原來認為不可能的。雖然翻轉課堂有很多優點,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傳統課堂,只有把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完美結合,才能達到能好的效果。
七、結語
任何教育都是一種旅程,當然翻轉課堂也不例外。它對教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翻轉課堂在前進的道路上雖然已經并且將來還可能遇到一系列的困難或障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如果教育工作者一直堅持翻轉課堂的理念,翻轉課堂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Brame, C. Flipping the classroom[J]. Center for Teaching, Vanderbilt University,(2013).
[2] Jacob Lowell Bishop &Dr.Matthew A Verleg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J]. 120 th ASEE Annual Conference&Exposition,2013.
[3] Shimamoto, D. Implementing a Flipped Classroom: An Instructional Module[J].Technology, Colleges, and Community Worldwide Online Conference,(2012).
[4] 馮瑗. 外語教育技術學初建背景下高校外語課程的機遇與挑戰———2013 第十屆全國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述評[J]. 外語電化教學,2014(1).
[5] 何克抗. 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 電化教育研究,2014(7).
[5] 何世忠,張渝江. 再談“可汗學院”[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2):24-26.
[7] 喬納森·伯格曼,亞倫·薩姆斯.翻轉學習[如何更好地實踐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M].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8] 申俊麗. 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 教學改革,2015(6).
[9] 趙磊磊,趙可云,徐 進,蘆佳瑩. 基于共詞分析法的我國翻轉課堂研究現狀分析[J]. 重慶高教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