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
【關鍵詞】 美術教學;繪本;作用;創新能力;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076—01
專家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已養成,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美術課程能有意識地和學生們一起閱讀繪本,創作繪本,那學生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創造和品味繪畫藝術,并在欣賞圖畫或創造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甚至創作文學。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只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與創造能力。
一、繪本給予每一個學生創造的可能
美術教育應體現真實的生活,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專家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形式,最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抓住學生喜歡繪本的教學契機,在看故事、聽故事、畫故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繪本中學生們喜歡的形象就是培養美術興趣的源泉所在。正因如此,繪本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美術教育活動中。 前段時間我所任教五年級的學生們參加了為期十天的軍訓,軍訓過后學生們沉浸在軍校生活的樂趣中,在美術課上,我與他們交流了軍訓所感所想,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想要告訴我軍訓期間在他們身邊發生的趣聞趣事。這是一個極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給學生們出了一個小挑戰:希望他們通過圖畫的形式把有感觸的場景畫出來,并在圖畫中標注事件的時間、地點、事件經過。學生們的創作欲望一下子被激發了,我要求學生不要拘束,自由繪畫,但要在標注的文字中說明白。學生的創作別提有多精彩了:有畫軍訓最感人瞬間的,有畫軍訓一天生活的,還有以一周軍訓生活畫連環畫的……從這些畫作中我看到了包羅萬象的藝術風格,有具象派藝術、印象派藝術、表現主義藝術,還有超現實主義藝術、卡通藝術等。雖然繪畫形式簡單且非常學生化,但是學生們在繪本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對軍訓生活的回味通過一些簡單的文本和繪畫表現了出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不知不覺中練習了繪畫的技能,而且還表達了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二、繪本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該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人。我們知道,藝術家們運用出色的繪畫技巧,通過優美的圖畫來詮釋生動的故事,使得繪本既有美術色彩、線條、構圖的美,又有語言、韻律和故事美。筆者認為,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方式來彌補,唯有人格的養成是從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難糾正。因此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塑造以及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時期,也是良好心理品質形成的最佳時期。
因此,在日常美術教學活動中,繪本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品格入手,提倡學生從生活中找到有價值的主題,如感恩父母、幫助他人、餐桌禮儀等等,這些抽象的大道理不能硬性灌輸給學生,而應通過在一個個擁有美術語言的圖畫繪本的創造中,讓學生慢慢地接受和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創造展示人性優秀品德方面的繪本,既能提升學生繪畫與語言表達的能力,又能激發學生審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繪本教學能體現美術教學的價值
課標指出,美術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弘揚優秀的文化,力求體現教師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放在首位。如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給學生講故事,然后讓學生自主按照故事作畫,旨在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和創造能力。按照故事繪畫、按照繪本講故事這兩種方式,都深深吸引著學生們。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實踐表明,美術課堂進行繪本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多真實的感受和心得體會,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創造能力。事實上,每一個學生都愛聽故事,他們會一邊聽故事一邊在頭腦中儲存圖畫記憶;而教學中,繪本中的圖畫不是出自畫家、插畫師之手,而是出自學生幼小的視野和心靈,長期堅持,可以為學生的繪畫創作提供強大的記憶圖庫,并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美術素養。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