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德萍 覃蘭珍
[中圖分類號] S8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272-01
為了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規范畜禽養殖生產經營行為,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追溯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第67號《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對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做好養殖檔案管理工作。
1 做好養殖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建立和管理養殖檔案是對養殖場進行科學的規劃,通過合理的布局,使畜禽養殖生產進一步規范,通過科學、合理的使用獸藥和飼料,使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得到確切的保障。通過養殖檔案的監管,可以直觀看到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免疫情況、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情況、消毒無害化處理情況,從而規范養殖場(養殖小區)的養殖行為,有效的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把好動物源性食品的質量安全。
2 規范填寫養殖檔案
2.1 養殖檔案需填寫的內容
養殖檔案填寫內容包括生產記錄、銷售記錄、獸藥使用記錄、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記錄、消毒免疫記錄、診療防疫檢測記錄、病死動物及無害化處理記錄,飼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購用臺賬。種畜場應當建立種畜個體養殖檔案,標注編號、出生日期及家族系譜等相關信息,種畜調運時應注明調出和調入地名稱,個體養殖檔案應當隨種畜一起攜帶走。
2.2 專人負責養殖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
規模養殖場各場區應當派專人負責收集場區的畜禽存出欄情況、疫病防治、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及飼料獸藥投入品使用等具體情況,并作好登記及整理。如果由于人員工作變動或者離職,一定要做好檔案的交接,不允許私自將檔案帶走或者銷毀。保持檔案的干凈和整潔,不得在檔案中亂劃亂記,也不允許將檔案外借。
2.3 養殖檔案內容填寫要及時、規范
養殖檔案內容的填寫要及時、規范,對該場養殖情況發生變化后,要第一時間記錄養殖過程中的相關數據,按要求填寫養殖檔案,不能在記錄本上隨意記錄養殖情況,造成養殖檔案記錄混亂,不能真實反映養殖場(養殖小區)的養殖情況,影響該場飼養過程中的各類生產預算和經濟效益評估,從而影響該地區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及發展戰略的整體決策。
3 建議
3.1 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定期組織對養殖場戶的培訓,進一步提高規模養殖場人員的法律意識。通過培訓來指導養殖場對養殖檔案及時準確填寫,保證養殖檔案填寫的真實性、連續性和完整性,真實準確的記錄養殖狀況,不斷提高養殖檔案的質量,真正起到建立養殖檔案的作用。
3.2 加強對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建立養殖檔案的監管
畜禽養殖檔案管理工作既是法律規定養殖單位必須履行的養殖行為,更是養殖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和《養殖場備案》都是作為養殖審批的前置證照條件,對畜禽養殖檔案建立情況都要嚴格的要求,嚴把審批關,對不建立養殖檔案或不真實填寫養殖檔案的不予備案、審批。加強養殖行業監管,對不建立畜禽養殖檔案或者檔案管理不規范的養殖企業,監管部門按照《畜牧法》等相應法律法規中相關條款給予處罰,促進畜禽養殖檔案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