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丹
摘 要:對于企業是否應該承擔社會責任這樣的話題,一直受社會各界所關注,而且對于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濟績效之間的關聯性也一直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和內容,本文就通過對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績效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與探究,并引用利益相關者方法,有效對國有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合理的界定,在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探索,并提出如何讓國有企業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的策略,同時更好的提升經濟績效,推動國有企業未來發展,并讓經濟績效的提升為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援助。
關鍵詞:國有企業 社會責任 企業經濟 績效關聯性
對于國有企業社會責任來說,主要就是企業為了能夠對利益相關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有效改善,而提供給可持續發展更多貢獻的一種承諾。這里提到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就是所有對企業財富或企業有所影響的個人或組織。其中就包括能對企業提出經濟要求的相關主體、工作人員、客戶人員、社區以及政府等。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濟績效之間的關聯性一話題,在近幾年一直是國有企業和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并且我國學術界與企業界也在重視一問題的研究,下面就對這一話題進行深度探索和剖析,明確兩者關系,從而更好的發揮其兩者之間的作用,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經濟穩定發展,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一、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經濟績效的主要影響分析
在對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之間關系進行分析,明確了其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由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中的成本與收益這兩點來決定和進行的。在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時,付出的成本如果大于帶來的收益,那么有些企業將不會情愿去承擔社會責任;而如果所收獲的利益大于付出成本,那么企業將會很愿意去履行社會責任的。在當前國有企業發展中,很多企業并沒有正確的認識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與意義,認為如果承擔社會責任也不會得到任何的好處。雖然從表面上看,企業如果承擔社會責任,那么將會與企業經濟利益發生矛盾,但實際上企業經濟利益與企業社會利益是保持統一的,其有著共同的目的也具有較多的共性,因為企業在發展中應根據相關法律進行經營,堅持依法納稅,這樣不僅能夠給自身帶來一定的利潤,并且也會給社會帶來相應的財富,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而這也說明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雖然能夠出現一定的經營成本,但是企業社會責任也會為企業直接或間接、短期或長期的情況下帶來一定利益。而如果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那么很容易會失去創造利潤的活力或機會,最嚴重的是會給國有企業帶來經濟問題,影響國有企業更好發展。
(一)承擔顧客責任給企業經濟績效帶來的相關影響。顧客資源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部分,豐富的顧客來源是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環節,也是實現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很多企業都將顧客擺在第一位,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顧客至上、顧客是上帝、顧客第一”。當前隨著我國人民的社會意識不是提升,很多的消費者都會選擇在社會負責感較強的生產者處,購買相應的產品或消費品等,消費者更加注重于產品的質量和廠家的信譽。所以企業要想保持長久穩定的發展,就應該制定相對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企業必須要重視產品質量監管,不要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并且也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管理人員的整體能力,更好的提升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從而讓更多的消費者和顧客信任自己的產品,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經濟效益。而如果企業不重視自身產品的質量,那么國有企業的收益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二)承擔員工責任給企業經濟績效帶來的相關影響。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帶來,企業在發展中也不斷提升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國有企業在生產、發展、經營時是不能離開人的,尤其是相應的人才資源,這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穩定進步的基礎部分。所以國有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提升對員工利益的重視,要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合理的工資福利待遇,也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這樣的形式更好的保障員工在工作時保持穩定性,并且也要定期為員工開展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工作能力以及專業水平,從而為國有企業發展帶來堅實有利的基礎。在現今有很多企業,其中就包括一些中小型企業,選擇以廉價勞動力為企業發展資源,在實際工作當中選擇壓低工資水平,并且還會違反勞動法規,并不給員工購買相應的勞動保險,不考慮改善員工發福利待遇與工作的主要環境等,也不關心員工是否有良好的知識與技能,這樣的形式從短期角度來講,雖然能夠減輕企業的經營支出和成本,但是這樣的形式會嚴重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甚至還會導致員工人心渙散,出現優秀員工流失的現象,這對給企業生產效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嚴重的會導致工作人員罷工停產等現象出現。并且如果一些未享受到工傷保險的一線工作人員出現工傷事故時,那企業將會承受遠大于保險支出的訴訟費以及賠償費等,甚至還會給企業聲譽帶來影響,帶來更多不可挽回的損失。例如,近幾年我國發生的幾件煤礦垮塌、煤炭瓦斯爆炸等事件,事件發生后不僅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出現工作人員傷亡的現象,企業需要對傷亡人員進行賠償,嚴重的還會被國家煤炭安全監管局提出關閉停止經營等問題。而相反的,那些真正以員工利益為主的企業,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的企業,通過凝聚員工意識與精神,一切以員工利益為重,為員工某得更多、更好的利益,這樣不僅不會出現優秀人才流失的現象,也會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企業也會大大降低員工的管理費用和招聘成本,還能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社會聲譽,能夠為企業某得更多的收益。所以企業應該有效的履行員工責任,這對提升企業經濟績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對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
(三)承擔環境責任給企業經濟績效帶來的相關影響。國有企業在發展中應該積極倡導和響應有關國家提出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減少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出現,并且要提升度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視,提升對原材料與燃料自身的利用率。但是在當中還是有較多的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并不愿意為改善環境而做出相應的投資和重視。從短期角度分析,企業如果不選擇購買更新環保設備,雖然能夠節約相應的開支和經費,但是從長遠角度分析,企業是社會組織中重要環節,企業為社會生產某種產品時,也會出現對社會帶來影響的相關問題,而國企業不重視環境問題,為肆意排放污染物、破壞生態,對人們生存空間帶來破壞,那么將會為社會帶來嚴重后果,甚至會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例如,某造紙企業為某得更多利用,不重視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執意向河水里排放污染物,不僅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也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影響,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給人們生活、生產帶來極大影響,經有關部門的調查,發現其排放的物體對河流帶來非常大的污染,將該企業停業整改。由此可見國企業必須要提升對環境的重視,承擔環境責任,這樣不僅能夠促進企業長遠發展,也能更好的保護環境,為人們生活創造美好的明天。
二、企業經濟績效對企業社會責任所產生的相關作用分析
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商品生產逐漸向社會化、專業化程度發展,企業間的相互依賴現象也不斷提升,而且企業的所有行為也不僅僅是個人的行動,都會對國有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國有企業在社會當中是重要的“社會人”,是不可以脫離社會而進行孤立的,國有企業在發展中在保證自身資產保值增值時,也應回報與社會,減少損人利己行為與短期行為給社會帶來的傷害,必須要堅持國有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為主要原則,更好的促進社會經濟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目標,重要才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環境下,國有企業必須要重視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與作用,要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的角度促進社會發展,不斷提升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并有效實踐到實際當中,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發展。
三、結束語
國有企業在追求利潤和長期發展的目標時,應該自覺的促進國有企業長期發展,企業通過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產品與服務,更好的促進社會就業發展,雖然對于這些內容并不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但這也是企業應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并且企業良好的經濟績效,更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必要條件,企業應該追求合理利潤,并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策略,從而制定資源優質配置,更好的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績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文成,王詩卉. 中國國有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國有企業績效相關性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4,(08):131-137.
[2]張川,婁祝坤,高新梓. 國有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實證研究[J]. 會計之友,2012,(31):89-95.
[3]蘇蕊芯,仲偉周. 國有企業傳播、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關聯性研究綜述[J].經濟管理,2010,(07):173-182.
[4]舒強興,唐小蘭. 論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績效的關系[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