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影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英語作為一門比較實用的語言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對于一些平時很少接舷英語課堂學習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會存在很多障礙,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師應當發揮必要的紐帶作用,努力使得學生課程學習的內容和小學課堂緊密聯系在一起。本文主要論述了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師中介角色的定位意義和作用,同時還對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師角色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法;課堂教學;教師作用
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結合中介作用理論具有一定的可實施性,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并且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那么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就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再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訓練,就可以實現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習技能的目的。
一、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教師角色現狀分析
教師作為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具有自身不同于其他職業角色的特性。受到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是一個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忽視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角色。英語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感受往往不被重視。總的來說,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教育理念落后
由于我國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影響深遠,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也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只依據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單方面輸入,很少涉及教學的具體方法和實施過程。
(二)組織方式不合理
傳統的教學組織方式及步驟是:介紹概念,講解歷史,教師的角色以及教學步驟。實際的操作實施只由教師講解完成,學生難以獲得真正的使用經驗。
(三)教學任務設置不合理
很多教師仍然認為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只需要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獲得既有的教學方法,這樣就能培養出合格的教師。
二、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教師角色的定位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集理論性與實踐性于一身,在學生少有機會接觸小學英語課堂的情況下,承擔本課程教學的教師是學生將所學的課程內容與小學課堂相聯系的唯一紐帶,教師的中介作用主要體現在示范者、課堂教學任務設計者、指導點評者、資源提供者等幾方面。從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來看,教師扮演的是一個中介角色,他在傳遞知識的月時還幫助學生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時刻關注和改進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除此之外,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教學進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還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
當前,英語教育在我國已經慢慢普及了,其教學理念和方式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改革,除此之外,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法這門課程中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不再只局限在課堂知識傳授者這一個角色上了,更多扮演的是一個中介角色,啟發和引導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達到學生個人預期實現的目標。通過教師的這個中介作用,學生能夠透過與教師的互動和交流慢慢學會獨立思考,而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可以大大增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的英語學習生活變得更加簡便靈活。
三、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教師的作用
(一)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當其對所學的知識產生學習興趣之后,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夠對其學習效率進行有效的提升。而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對課程進行有效設計,通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對其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學習,并且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所以單憑教師講解和學生自主學習很難對英語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學習,嚴重限制了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該問題,在小學英語教學法中,就對教師的作用進行了重新定義,使其由傳統教學中的主導者變成了課程的設計者。
(二)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
在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教師還是課堂的引導者,其主要任務是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并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在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很大一部分上取決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在小學英語教學法中,對教師的引導作用進行了具體定義,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進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管對于哪一學科的學習,創新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學生本身具有創新意識,其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小學英語學習更是如此。而想要讓學生擁有創新意識,就要刻意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創新。
(三)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英語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文化的形成,往往會附帶許多相關知識,這些相關知識,都會成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相關知識進行掌握,讓學生進一步加強對英語的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的第一時間為學生講清英語知識和單詞含義,不能給學生留下模棱兩可的感覺,影響學生接下來的學習,還要求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詳細介紹。
另外,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得到了普及應用,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互聯網獲取知識資源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因此,作為教師要合理利用時代優勢,促進學生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
四、結束語
不僅僅是在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中,即使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擺脫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束縛,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要適應英語教育的發展,培養出真正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英語教師,承擔英語教學法教育任務的教師不應再滿足于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要加快角色轉變,使自己成為具有不竭創造力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