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貴林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63)
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程貴林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63)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大學生群體素質和能力、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調解就業壓力的需要。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轉變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2)改革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3)改進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5)建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加強對質量的監控;(6)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健全支持體系。
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80、90年代,起步晚,發展慢,成績也不顯著。伴隨著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戰略之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多份文件促進創新創業,對于高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指導性作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下面簡稱《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明確提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1]因此,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
1.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具備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創業型人才,不僅需要開創企業的企業家,也需要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工作者。而人才培養是高校的基本職能。當前,我國高校是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放在了一個核心的位置,而忽略了對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高校必須不斷改革和探索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把對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納入到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整個體系之中。
2.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提高大學生群體素質和能力、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的我國創業觀察報告顯示,在參與創業的人員體系中,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等文化程度者占大部分。與我國這樣一個現狀構成強大反差的是,在西方經濟發達的國家中參與創業高實踐的人群高學歷居多。由此可以看出,高學歷人員創業愿望不強,創業動力不足。高校構建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不斷強化大學生創業主體意識,督促他們不斷提升自身創業素質,從而實現部分大學生走上創業之路或者在自身工作崗位上更加積極創新這樣一個結果。而先行動起來的大學生創業創新精神勢必影響其他大學生,從而使其他大學生也慢慢走上創業之路或者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敢于創新、勇于突破,這將推動整個大學生群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最終受益的將是國家經濟的大發展。
3.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調解就業壓力的需要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日趨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所有需要就業的人群都是消極等待,也許就會影響到高等教育的正常發展、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時,社會就呼喚出來一部分高素質人群改變這種現狀,希望他們能通過自身的努力不僅解決個人的就業問題,同時還能創造就業機會,還能解決其他人的就業問題。大學生作為就業市場中素質較高,并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群體,如果能找到合適定位,并能依托自身的專業或者技術優勢去創業的話,成功幾率應該還是挺高的。當然,我們也知道,當前大學生創業成功幾率很低,是因為我們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培養的是研究型、應用型人才,而沒有側重培養大學生創業和創新的素質,并且在校期間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創業培訓。所以說,高校開展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改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1.轉變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它是高校為培養具有創業型素質的人才而構建的包括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培養方式、教學運行以及人才培養評價等幾大因素在內的運行模式。這種模式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社會的需要為導向,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素質和創業實踐活動能力。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可建構“兩個平臺(課堂教學平臺與課外實踐平臺),兩模塊(普及創業教育與創業精英教育),知識、能力、素質(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質)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素質,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2.改革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
《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各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1]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創業型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比如創業意識、冒險精神、創新能力、競爭意識、耐挫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應在課程設置中體現出來,應開發提升綜合素質的課程和培養學生創業人格的課程,應在專業教學內容中融入學生創業素質提升的內容。從目前各高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創業教育課程開始引起某些高校的重視,但只是起步,在實際教學中,創業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由于創業教育課程具有很強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征,因此授課方式也應呈現出靈活性的特點。在具體授課方式上,可以采用課堂講課、課外輔導和指導想結合的方式;既可以單獨設置。在設置活動課程時,可以因實踐項目、教學目標的不同而設置不同類型、不同單元的活動課程,比如舉辦各種類型的專題活動,如創業實踐、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等等。
3.改進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消除傳統教學的弊端,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理論講授為主導,學生動手操作不足等方面的現狀,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最新的教學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境模擬等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引發情感方面的觸動,從而激發起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的內在動力。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打造平等交流、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去嘗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創造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和依托本地或者本校現有的創業園、孵化園和產學研基地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擴充第二課堂在教學中的作用,給學生創造足夠的實踐空間,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梢蚤_設創業俱樂部、創業小組等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愿參加,為有共同志向的同學提供交流平臺和合作做事的機會。還可以結合學生專業開展創業實戰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商業計劃大賽,開展創業實習、成立創立協會、創業暑假學校等途徑,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切實提高綜合素質。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要想真正把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之中,提供教育效果,必須要實現教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而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師是關鍵。能否安排既有扎實、系統、全面、深厚的創業理論知識,同時還有相當豐富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來指導學生的創業課程和創業實踐,是決定創業教育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現實情況中,高校不缺高學歷、高職稱的師資,教師,但缺乏知識和實踐均很強的教師隊伍。我們要想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不斷選拔和培養優秀師資。
首先,高校應建立創業教師認證體系,要把對立志投身于創業實踐的教師選拔進創業師資隊伍之中,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培養,對他們進行系統創業理論的培訓,并創造機會去真正了解創業實踐,同時,還要特別重視進行創業教育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培訓。通過系統的培訓,讓教師領悟開展創業教育,學習創業知識只是其中一部分智能,更多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提高創業素質,并具備創業人格,培養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心理素質。
其次,高校要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咨詢、創辦企業實踐,增加其管理實踐經驗;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各種研究活動,開拓教師創業視野和思路,提高教師在創業指導中的針對性。
再次,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從企業或者政府機關請進來專家指導學生創業實踐,讓他們為學生開設創業專題講座或者親自指導實踐活動,以親身的經歷引導和鼓勵學生,在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創業者的人格魅力、思維敏捷、前瞻性強等方面的特征,真正了解在現實層面創業實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空懷著創業的夢想,但一到現實層面無所是從的局面。
5.建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加強對質量的監控
在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能否真正把創業教育進行到底,人才評價體系貫穿始終。從教材的選取,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到最終的考核都離不開評價體系的指導。必須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好壞來評定學習是否到位的評價標準,讓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多元化。
在評價時,要多角度、多主體、多元來進行。不僅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學生本人、小組成員、實踐指導老師、學生家長和實踐企業都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關注多方意見,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6.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健全支持體系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離不開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創業文化是創業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校通過宣傳欄、廣播站、班會、團課等渠道逐漸形成正向的校園文化氛圍,慢慢建立學校廣大師生對創業文化的認同感。同時,通過創建創業平臺、制定優惠政策、設立創業典型、開展創業大賽等途徑為創業大造輿論,激發師生創業欲望,形成崇尚創業的濃厚氛圍。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5-13][EB].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G647.38
A
1007-9106(2017)04-0164-03
*本文為2015年度河南省哲學社科規劃課題“創客背景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優化機制研究”(2015CJY018);2015年度鄭州市地方高校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工程項目“鄭州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ZZJG-B7016);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轉型發展形勢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SKL-2016-2123)。
程貴林(1981—),女,黃河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