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朋
摘 要:新課標提倡,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是教師的主要任務。而在高年級語篇中,英語復述能力是聽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切實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種手段。該文結合教學實踐,對于復述的誤區,復述的步驟進行了簡要分析,并介紹了一些具體的復述方法,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復述 誤區 步驟 方法 注意點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b)-0229-02
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強調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真正統一的課堂。新課標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用英語做事情是首要任務。然而,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課堂上,筆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少數學生花了4年的時間學習英語,在畢業前的口語測試中卻表現得很不理想,站在講臺前緊張得面紅耳赤,連一個簡單的英語話題都不會表達。由此可見,學生平時所在的課堂顯然不是生態課堂,老師平時的語言訓練顯然是低效的。既然“復述”是公認的口語訓練方法,老師們樂此不疲地使用它,為什么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呢?讓我們先來看幾個算術題。
1 剖析:復述的3個誤區
1.1 復述=朗讀課文
在語篇閱讀后的活動中,老師通常會安排了復述任務——朗讀課文,學生拿起英語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語篇材料……這樣的語言輸出方式看似高效,但是學生沒有收獲。流于形式的朗讀,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整合語言信息,活用語言知識。也許當書合起來,學生并不記得Su Hai 和Mike的生日情況,這樣的復述有意義嗎?
1.2 復述=背誦課文
經調查,死記硬背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也是最不受歡迎的學習活動。小學高年級的英語課文本來篇幅就長,而且生詞較多,如果讓學生背誦全文,這種強壓的訓練方法,不能夠面向全體學生,而且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愿意完成這樣的任務嗎?
1.3 復述=表演課文
在一次研討課上,學習完課文后,授課老師便要求學生扮演著課文中的人物,進行一字不差的表演。雖然學生積極主動的爭著上臺表演,但是一直機械重復著文中的語言,在真實的情境中靈活語言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筆者認為,復述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必要環節之一,它是指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把文本內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話,有重點、有條理地進行敘述。復述不是簡單、機械被動地朗讀、背誦和表演,而是創造性地表達,重構語言。因此,對于缺乏一定語言知識積累的小學生來說,為避免復述的低效現象,教師必須理解復述的概念,理清復述的思路。
2 探究:復述的4個步驟
2.1 感知語篇內容
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帶領學生感知材料內容,如Who,When,Where,What等一些基本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結合自己的知識輸出材料信息。教師可以采用問答、判斷正誤等活動來檢測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情況。
2.2 解決語篇生詞
正確的語音語調是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必要條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課文光盤,聽課文錄音,逐句跟讀錄音,重點操練難詞難句,為學生流利表達做鋪墊。
2.3 內化語篇信息
能流利朗讀課文后,學生要做的就是對于課文中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梳理,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中,準備把握課文信息。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內化所要復述的語言材料,進行及時的精講點撥。
2.4 描述語篇內容
最后就是學生的展示階段了,學生可利用文本中的核心內容,完成信息重組,再加工,將課文內容重新表達出來。在復述訓練的初期,教師要求學生復述的內容應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復述的難度。
3 實踐:復述的5個有效方法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的語篇教學中,涉及的話題很豐富,有童話故事、家務勞動、看醫生、購物、愛好、周末計劃、公共標志、生日、節日、問路、天氣等。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語言材料的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活動,提供必要的線索,幫助學生完成復述任務。
3.1 關鍵詞復述法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板書課文中的關鍵詞,可以幫助學生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單描述。根據老師的板書提示,學生能夠以自己的思路和語言把所學的知識內容重復一遍,把課文中靜態的知識通過復述變為動態知識。這樣的引導為學生提供施展語言才能的機會,使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大膽實踐的信心,提高分析、概括和整理語言的能力。
3.2 圖片復述法
如果說關鍵詞不夠直觀,那么利用課文插圖,教師的簡筆畫等方式就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為完成復述提供有力保證。借助圖片的提示,學生能夠嘗試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信息把路線簡單表述出來。這種方法對學生的記憶力要求不高,但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這種復述方式可以針對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展開。
3.3 問題復述法
在課文學習中,師生問答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關鍵內容,以設置問題的方式展開復述。根據課文中具體細節設置問題,讓學生逐一回答,引導學生進行復述思維。
3.4 表格復述法
高年級的有些語篇篇幅較長,信息量大,而表格是最常用的一種歸納信息的方式。在課文的學習中,用表格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結構,建立直觀的課文圖式,可以使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
3.5 首字母填空復述法
這種復述方式更側重語言的運用,它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閱讀內容和語言后,能正確運用語言完成復述內容。此方法的好處在于有利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因為復述的主要框架已經由老師提供,學生只要理解了故事的主要意思,并能完成首字母填空,用一些簡單語言完成復述,進一步鞏固操練一般過去式的語法難題。
4 思考:復述的4個注意點
4.1 復述要有序
正確的學習步驟是學習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復述方法的引導,逐步讓學生掌握復述的過程。在開始階段,教師可進行示范演示,教給學生如何抓文本要點、提煉段落意思,以及通過上下文歸納大意。
4.2 復述要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用英語表達的興趣,克服開口說英語的困難。開始階段,學生只能說出幾個句子,且常有語法毛病。此時,教師要恰當地處理,巧用評價機制,多鼓勵,多肯定,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
4.3 復述要有效
因材施教,是有效教學的法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復述要求,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復述形式。總之,我們的教學方法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個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4.4 復述要有情
師生關系融洽,是構建生態課堂的助推器。復述是一項復雜的任務,教師在學生復述時要善于觀察,注意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讓學生各抒己見,互動探究,這樣才能發展能力,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著名語言學家邦文尼斯特認為:“思維的可能性總是同語言能力不可分割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學生通過復述課文,不僅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還訓練了多種思維品質。總之,復述能力的培養需要日積月累,老師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讓我們牢記課標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為構建生態課堂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