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帕夏·阿布迪克日木
摘要:隨著教學理念的日益更新和完善,為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細節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拓展課外內容,并根據課程內容制定閱讀創新策略。還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適當的轉變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現有條件基礎之上進行完善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創新;具體對策
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制定明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是保證語文閱讀課程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為后期高難度的語文閱讀學習提供了詳細的數據參考。但是以目前閱讀教學發展趨勢來看,閱讀教學目標設立還不夠明確,教學模式還比較單一,很難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如果將游戲與閱讀相互結合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程序中沒有從學生的根本需求出發,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閱讀教學內容不夠規范。
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本內容的設置還不夠規范化,只注重詞語概念的教學,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有的文章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是為了應付課程要求進行簡單的閱讀,而沒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含義,這也導致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積極性不夠高。
(三)沒有適當調整教學方式。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適當的調整教學方式對學生掌握閱讀技能方法有著重要影響。教師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指導,很難帶動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積極性,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來看缺乏明確的教學方法,只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導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
二、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和思考
(一)受傳統語文閱讀教學觀念的影響。
語文作為一門涉及內容比較廣泛的學科,在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背景下受傳統語文教學觀念的影響,主要以教師為核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難以把握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情況,導致學生在閱讀習題練習過程中只能簡單的理解文章內涵,缺乏深入分析,也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應試教育課程內容所占比重過大。
素質教育理念是我國教學形勢下所采取重要手段,但是在方式的中國教育中依然采取應試教育進行人才選拔,而應試教育最主要考察的就是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應試教育所考核的教育內容十分復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也體現不出教學的創新性精神。
(三)教育部門鼓勵實踐創新的方式策略不到位。
在應試教育的考核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最關注的一點就是學生的語文成績,從而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敢擅自創新教學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只是重視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感受的考慮,這就導致有效的教學方式難以真正在小學語文閱讀之中得到普及。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方式對策
(一)完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
為了有效發揮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長處,就需要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實際特點,來制定出適度的、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教學的創新性。目標適度就是符合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年段目標和教科書編排的要求,適合本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成的。目標具體就是用清晰明白的語言描述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即目標指向明確,可操作,可檢測。提倡寧少勿多“跳一跳,摘到桃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體現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例如,《匆匆》一課的教學目標可以這樣陳述:“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至于“指導”、“培養”、“啟發”之類描述教師教學行為的動詞不應該出現在教學目標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兒童學會閱讀,以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為首要任務,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教學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又如,可以在充分尊重學生進行文章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延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偏離教學的中心目標,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興趣。
(二)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改革。
語文教學首先要考慮好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教學內容存在問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再先進,教學的質量、教學的實效性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與自己愿望相反的結果。為了充分發揮創新性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優點,就需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制定過程中,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首先,要保證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制定充分聯系到學生的實際;其次,要保證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制定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最后,要保證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制定要更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考慮到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加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性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有利于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更能給學生營造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從小養成多讀善思、多讀善悟、多讀善寫的好習慣,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一定的推進作用。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不斷探索新方法,并努力達到這個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斯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探微[J].亞太教育,2016,(28).
[2]方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
[3]程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08).
[4]吳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3).
[5]傅靜.談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