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X線平片及CT掃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及寧波市第六醫院收治的72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將其按照不同檢查方法分為X線組與CT組各36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CT組患者的檢查時間與檢查費用均明顯多于X線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X線組的檢出率為77.8%,CT組的檢出率為94.4%,CT組明顯高于X線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X線平片及CT掃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診斷中各具優勢,臨床診斷時應結合二者的檢查結果,以提升診斷精準度。
【關鍵詞】 X線平片 CT掃描 脊柱爆裂骨折 診斷 應用價值
脊柱爆裂骨折是一種不穩定型骨折,好發于脊柱胸腰段[1]。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的不斷提升,脊柱爆裂骨折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早期準確診斷與積極治療,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探討脊柱爆裂骨折診斷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選取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7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比了X線平片及CT掃描的檢查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及寧波市第六醫院收治的72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上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胸腰背部疼痛、脊柱活動功能障礙、肌力下降等癥狀。按照不同檢查方法將患者分為X線組與CT組各36例。X線組:男17例,女19例;年齡25~68歲,平均(43.6±5.7)歲;骨折部位中,腰椎17例,胸椎12例,頸椎7例;受傷因素中,交通事故傷20例,高處墜落傷12例,重物砸傷4例。CT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24~68歲,平均(42.9±5.5)歲;骨折部位中,腰椎18例,胸椎11例,頸椎7例;受傷因素中,交通事故傷19例,高處墜落傷12例,重物砸傷5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受傷因素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臨床數據對比。
1.2 方法
X線組:選用島津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行DR與CR,攝取腰椎正位、側位片。
CT組:選用Siemens Plus 4多層螺旋CT機,患者取仰臥位,順椎管垂直面進行掃描,掃描范圍超出疼痛部位1~2節椎體,觀察椎管狹窄時切面處于椎板上部的病變情況、骨窗及軟組織窗的損害程度。將掃描數據傳送到工作站進行矢狀、冠狀多平面重建[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以及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檢查時間與檢查費用對比
2.2 檢出率對比
3 討論
脊柱爆裂骨折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準確的影像學診斷有助于早期治療,進而改善預后。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診斷方法主要為X線平片及CT掃描。X線平片是骨折診斷的常規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便、低廉、檢查時間少等優勢,但附件骨折的漏診率較高,且難以明確椎管損傷的嚴重程度,也無法準確區分陳舊性骨折[3]。CT掃描的檢查時間較長,檢查費用較高,但同時其檢出率也較高,可清晰顯示脊柱與椎管的解剖結構,骨折部位、損傷程度等均可準確判斷,且可辨別陳舊性骨折與新鮮骨折[4]。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X線平片及CT掃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CT組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以及檢出率均明顯多(高)于X線組,因此認為,X線平片與CT掃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診斷中各具優勢,臨床診斷時應結合二者的檢查結果,以提升診斷精準度。
參考文獻
[1] 唐剛,張勤慧.X線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藥,2012,38(22):2727-2728.
[2] 謝海濤.X線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6):51-52.
[3] 楊康,孫國慶.X線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診斷中的對比觀察[J].現代養生,2016,5(4):83-84.
[4] 歐陽旻,趙春泉,萬華平.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價值比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1):54-54.
作者簡介: 梁磊 (1980.12.22),男,浙江寧波人,主治醫師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