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娜
摘要:通過對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波普藝術的分析,來論述波普藝術對于現代平面廣告的影響。波普藝術的表現影響與改變了平面廣告的表現手法和傳統裝飾元素,使平面廣告更加整體化,年輕化,個性化,自由化。
關鍵詞:波普藝術 平面設計 兒童繪畫
波普藝術,是指流行藝術(popular art)、通俗藝術,又稱為新寫實主義。20世紀50年代在英國啟蒙,50年代中期在美國達到鼎盛。波普藝術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這場國際性藝術運動,深受美國現代文明的影響,它多表現社會上流的形象或是戲劇中的偶然事件。它反映著二戰出生后新一代人的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他們渴望表現自己,追求標新立異,反對缺乏人情味。
20世紀60年代的波普藝術持續在新一世紀的平面設計中表達著自己的生命力。在當時的平面設計中,波普藝術深受設計者的喜愛,他們把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形成色彩明艷、內容有趣的藝術作品。波普藝術的出現與發展形成了平面設計的街頭化、年輕化和叛逆化。因而通過對波普藝術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體現。可研究現代平面設計的表現及其手法問題。
一、波普藝術的特點
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段有夸張、變形、偏色等。波普藝術用色大膽奔放,風格簡單明快,帶有強烈的個人情緒。波普圖案通常是以明星頭像,幾何圖案,圓點,撞色設計,繪畫涂鴉為創作素材。
波普藝術反駁了前人偉大的藝術必須是艱深的藝術論調,追求雅俗共賞,它多運用拼貼式和批量復制的藝術表現手法。波普藝術的感染力極其寬廣,它接納萬事萬物,接納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波普藝術同時也是一種諷刺,一種象征。這個時期的藝術去除以前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部分,增加了波普藝術的優點,人們稱其為波普設計風格,這種風格很快被世人所接納,它在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等方方面面得以表現,在這其中,波普藝術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表現尤為突出。
二、波普藝術的表現形式
波普藝術運動打破了傳統畫架上進行繪畫的方式。使用更加現代的科技傳播手段,來確保生產力和傳播速度,它是傳統藝術的延續和發展。由于波普藝術產生的背景是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西方各國度過艱難的戰后重建。進入到豐裕社會。人們厭倦單調冷漠的設計,波普藝術應運而生。這場運動基本是在形式主義圈子里探索,所以它沒有系統理論作指導。這場形式主義的藝術浪潮也必將不會發展太久。
波普藝術把各種新型的材料相混合,并且運用到平面廣告設計當中,把當時各種流行文化的圖案都結合在一起,使平面廣告設計更加標新立異。這些自由大膽的作品很快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其使用材料的多樣性是波普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法。它具有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特征。對多樣材料的使用,并且將這些材料重新組合。所產生出來的視覺感染力和沖擊力成為現代平面設計常用的表現手法。多樣材料的運用使得平面設計發生了新變化,不遵循傳統觀念,這種新變化的產生,使得波普藝術中拼貼手法得到了充分的運用。波普藝術使平面設計形式多樣,設計獨特新穎。波普藝術以幽默樂觀的態度對待豐裕社會下的大眾消費文化.拉近了藝術與大眾的距離,獲得了人們的普遍接受。
三、波普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及表現
蘊含波普元素的平面作品具有獨特的色彩和視覺風格,使人產生巨大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波普藝術產生了很多經典作品。
1.安迪·沃霍爾(Andv Warhol,1928-1987)
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在他的作品中,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復制技法。但他的常用手段是絲網印刷。他表達主題的常用方式是通過整體和部分之間關系的相對簡化而達到色調分離。安迪·沃霍爾通常選擇的創作題材是已被大眾傳播媒介定型、被公眾普遍接受了的偶像或政治人物。如他的肖像題材代表作《瑪麗蓮·夢露》,我們當然還對夢露標志性的金發紅唇記憶猶新,但是設計師摒棄了過于夸張的顏色,改用更低調優雅的方式,詮釋新波普的定義。安迪·沃霍爾不依賴于自己的情感及西方傳統藝術形態的制約,打破了永恒與偉大的界限。只是利用傳媒重復傳媒。冷峻鎮定地表達出來。他作品的特征通常沒有什么深層次的內涵,其畫面也非常平面,但以其簡而化之的描繪,大膽鮮艷的用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過目不忘。
2.Ray-Ban平面廣告
近日世界知名太陽眼鏡品牌Ray-Ban發布了名為“Colorize”的最新系列單品。此系列采用了更為大膽夸張的配色,擺脫了以往品牌風格沉穩的形象。標志著RayBan向年輕市場進軍發展。而與此同時,Ray-Ban亦采用了知名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波普風格平面廣告。畫面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可以說為整個系列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模特的微笑,跳躍的色彩,預示著新產品更年輕化,娛樂化,時尚化。
3.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競選總統宣傳海報
2008年奧巴馬的競選美國總統的宣傳海報。運用的就是60年代的波普風格,奧氏團隊設計的海報非常睿智地體現了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的政治理念。這一系列作品無不展示著一種大膽、自由、勇敢、創新的青年精神.為奧巴馬加分無數。連著名平面設計師Jonathan Hoefler都稱贊道:“找不到比奧巴馬更會利用設計的人了”。隨著競選的成功,很多迷戀這位美國新總統的網民,也將自己的頭像設計成波普風格。
4.權奇秀波普藝術作品
權奇秀,韓國國籍,生于1972年,他是韓國最著名的波普藝術家之一。他上一次上海之行,是在上海當代美術館展覽自己的作品。高達8米的“Dongguri”為原型的氣球,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權奇秀設計創作的Dongguri是一個頭上只有十根毛.永遠面帶微笑的卡通角色.它頻繁地出現在他的作品之中。Dongguri可以在任何空間隨處奔跑,穿越一年四季。一幅幅作品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天真爛漫、童真童趣的歡樂景象。
5.岳敏君波普風格作品
岳敏君(中國當代畫家),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他是玩世現實主義流派的重要代表,岳敏君運用商業廣告的簡單畫法和通俗的色彩。以他自己的形象作為模板描繪出這些舉止怪異,表情可笑的人物。用這種帶有自嘲性的幽默。表達著當代中國人的生存狀態與精神狀態是多么空虛與無聊。正如他自己所總結的。他的作品不是毫無目的的胡思亂想。
四、波普藝術對于平面設計的指引意義
波普藝術影響了現代平面設計的表現手法和方式,同時也掀起了全球平面設計的年輕化風尚。二戰使得人們心里充滿創傷,也使得人們開始反思,知識分子們從哲學、文化、美學、思想的方方面面進行探索,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初期,西方哲學的主流是理性主義,理性主義成為眾多思想流派的思想根本。美學觀念的基礎是哲學思想,哲學思想的轉變,也一定會帶動美學思想的變化,而二戰后標新立異的新型風格走進了人們視野。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反主流的文化得到了表現,激進的社會變革意識動搖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反主流文化推進了現代設計對當下的批判與反思。
因反主流文化思想影響著這個時期的平面設計。使得波普藝術在現代平面設計領域中得到了拓展。并且這種趨勢在21世紀越發地發展猛烈。
大部分二戰后出生的青年,他們年輕,有個性,富于創新。接受能力強,他們在相對和平富足的環境中尋找自我,強調自我,喜愛消費,接受新思想,這種思想意識影響著現代平面設計,使得七八十年代的平面廣告設計千變萬化,標新立異。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觀。波普藝術或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了二戰后青年風潮。
五、波普藝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伴隨著波普文化的到來。一夜之間發現圖案無處不在。波普文化大肆風行,這種將圖案、文字、色彩、線條的運用,加以夸張和變化,便是個性鮮明的波普藝術。
源于西方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繪畫運動。卻影響至今。波普藝術代表著人們追求標新立異、沖破傳統的內心渴望,它以一種樂觀幽默的態度對待當時社會風尚和信息時代的發展,并通過平面設計等媒介手段拉近了藝術與公眾的距離。越是粗糙和鮮明,就越大膽和勇敢,就越容易受到年輕人的歡迎。藝術總是輪回,時尚總是輪回,人們渴望沖破傳統拒絕墨守成規。波普藝術給予平面設計以絢爛的色彩,簡單鮮明的線條,靚麗簡單的畫面,沒有過多層次感,卻有著自己強大的魅力。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觀者過目不忘。
如今的現代平面設計并沒有摒棄波普藝術的夸張特點。反而在各種平面作品中頻頻出現,或復古,或絢爛,或夸張,極具張力。藝術的未來不會遺忘波普藝術,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延續,發展與輪回。現代平面設計手法加之復古的波普藝術,越發獨具魅力。
六、波普藝術對兒童繪畫的影響
兒童畫常常運用純度高的色彩。畫面十分艷麗,這也是波普藝術基本風格。由于波普藝術與兒童畫之間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使得波普風格在兒童繪畫的應用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當波普藝術融入兒童繪畫。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波普風格的大膽創新相結合,所呈現的作品更加新奇、新穎。波普繪畫中近似兒童畫的意識和表達,遇到孩子們的天真爛漫。讓孩子們在畫紙上大膽創作。將一切不實際不可能變成繪畫中的可能。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