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清苑中學(071100)
張翠茹●
淺談高三數學課堂中的情感調動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清苑中學(071100)
張翠茹●
高三時期學習進入高強度階段,作為高考主科的數學難度較大,練習題型也比較多,考試測驗頻繁,學生容易產生煩躁情緒,課堂中教師要注意情感培養,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提高教學效率.
高三數學; 課堂教學;惰性;興趣; 情感
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數學課堂中注重學生的情感調動,進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深層次的交流,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課堂學習興趣低下
進入高三,課程密集作業繁多,學習節奏緊張.數學學科高中的階段比較抽象,需要較強的理解和計算能力,繁重的作業和課程使得學生興趣低下.同時,高二后期幾乎都結束了新授課程,高三主要是復習課,復習課沒有新授課那么精彩有趣了,學生對于高考還有一段時間,緊張一陣子就會放松一陣子,對于課程的深度和難度沒有預見性,導致學習缺乏主動性.進入高三階段,不僅僅數學,各個學科都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學生精力有限,有時候就會顧此失彼,忙不過來,一小段時間的偷懶就會落下一大截,進而跟不上學習進度,最終學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就會放棄.
2.心理素質差
高三考試比較多,周測、月測、階段性檢測以及模擬考試比較密集,每次考試都會有成績分析和比較,主要是為了找出存在的問題.這時候數學學科的缺點都會赤裸裸的暴露出來.作為中學生,大多都不愿意看到和暴露自己的缺點,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有些甚至導致自卑和厭學.同時,學生會進行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每次測驗結束都會和同學比,比較在意自己的成績排名,一旦成績下降就會著急上火,亂了節奏.
3.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高三是沖刺的階段,要求學生有強大的耐心和毅力,不斷的前行.學生前期也有足夠的動力,但隨著課程的進行,缺點也不斷的被發現,有的進步了就會放松精神,自我放松,有的退步了找不到原因也進入迷茫期,原地踏步找不到出路.老師課上課下需要不斷地鼓舞士氣,學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一段時間緊一段時間松,有的半途而廢.
1.培養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高三大多以習題課為主,不像新授課那么豐富多彩,教師應該多渠道多手段地進行備課,更多地加入流行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教師課堂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進行組織備課,科學引導各層次的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雖然高三題目較多,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比如討論式教學,競賽式課堂,組內互助式測驗等等.教師的評語也不要過于生硬或者官面化,對學生評價幽默一下,或者加入一些最新的流行語都會讓學生感到親切,消除緊張感.如:講《立體幾何》第一節時,我采用“試驗觀察法”,要求學生課前準備許多紙片,課堂上通過“動手畫”、“動手疊”、“用眼看”、“動腦想”,即通過“試驗—觀察—猜想—論證”的教學模式教學,讓學生從實踐中掌握棱錐、棱臺、棱柱、圓柱、圓錐、圓臺的結構和性質,整堂課的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效果很好.
2.適時鼓勵,增強心理素質
高三考試密集,一些學生容易受到打擊,對于考的不好的學生教師除了分析錯誤原因之外,更需要進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大多教師高三也急于提高學生成績,所以針對一些一錯再錯或者不該出錯的題目容易失去耐心,這時候教師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教師認真研究學生的錯因,不要一味的責怪,找到合適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引導,再找一下成功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自我剖析,通過引導使學生平復心情,鼓舞士氣.這個過程也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教師有時候不要高高在上,要用和學生平等的身段去進行交流,善用親切的語氣,和藹的態度以及合理的用語去交流,給學生精神上的鼓舞和心靈上的安慰.
3.歸納解題技巧,快速提高成績,讓學生體驗成功喜悅
高三學生的情緒波動大多來源于解題失敗和成績上升不明顯.在課堂教學中,復習課和習題講評課教師更應該側重知識方法經驗的總結,歸納結題技巧,及時鞏固訓練,讓學生趁熱打鐵,進行相關題型的測試,讓學生活動成功,從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適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更有自信,成功的心理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形成良性循環,成績也會大大提高.
高三是課程復習,能力提升過程,也是心理塑造的關鍵期.要想順利進入高考,除了科學的訓練還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學習潛能和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根據班級和個體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消除學生消極心理,培養師生情感,構建和諧課堂.使高三數學課堂不再枯燥無味,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1]付建中.教育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M].成都: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蘇霍姆林斯基.學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4]王尚志.理解與實踐高中數學新課程:與高中數學教師的對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G632
B
1008-0333(2017)09-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