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民間游戲傳承下來的不計其數,但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這些民間老游戲也開始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而不斷失傳,現在的幼兒都對這些民間老游戲一竅不通,在孩子們的眼中好像只剩下平板電腦、機器人、遙控車這些現代科技產物,對民間老游戲了解甚少。
有國外的兒童心理行為學家曾做過實驗,就是把平板電腦、機器人、遙控車等玩具放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選一樣,最后,大部分孩子都會選擇可以看動畫片和玩游戲的平板電腦。根據國外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平板電腦已經成了小孩子的忠實玩伴。55%的家長表示,當自己沒有時間照看小孩子時,就把平板電腦丟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安靜地待在一地方,自己就不用一直照看著孩子了。另有41%的人表示,帶孩子去餐館的時候,由于孩子們偶爾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這個時候只要把平板電腦給孩子玩,就可以有效地讓他們停止哭鬧。
以上種種情況顯示,由于現今社會幼兒的玩具都是平板電腦、機器人、電動玩具之類的居多,從小就成了一名“低頭族”,孩子們只會自顧自的低頭玩自己的東西,導致現在的幼兒都不知道有“老鷹抓小雞”這類型民間老游戲的存在,即使知道也變得不感興趣。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提高,缺乏了人際關系的交流與溝通,有的孩子長期對著電子產品,不參與群體活動,導致缺乏運動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差。有了這些形式多樣的玩具陪伴,家長們認為只要孩子們不哭鬧就可以了,認為他們知不知道古老的民間老游戲都沒有關系,使孩子們更少地接觸到民間老游戲,如:跳飛機、老鷹捉小雞、貓捉老鼠、捉迷藏等。
一、嶺南民間老游戲的定義與功能
(一)嶺南民間老游戲的定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適當的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全身心發展的必然因素。我們所處的嶺南地區,有著很多流傳在民間的極具嶺南特色的老游戲,這些老游戲也是融合了運動、游戲和快樂于一體的體育活動。在玩耍過程中,不僅能提高幼兒對運動的興趣,還可以把老一輩小時候的文化傳承給新一輩的孩子。這些老游戲大部分都是內容豐富、玩法簡單、容易學會、工具簡便,如貓捉老鼠、捉迷藏、123紅綠燈等。
在幼兒園課程生活的指引及帶領下,我們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尋找合理運用嶺南民間老游戲的方法,將對這些民間小游戲進行合理的改良,加入現代的生活元素,保留老游戲中積極向上的游戲精神和獨特的游戲技巧,把老游戲轉化為課程資源,融入到幼兒園教育當中。通過課堂教授的方式,達到讓幼兒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效果。豐富幼兒園生活,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動手能力。還能增強幼兒對本土文化的喜愛,更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發展。
(二)嶺南民間老游戲的特點
1.促進幼兒身體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通過教授融入了民間老游戲的活動課程給幼兒,指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幼兒的動作協調性、靈活性,對新事物探究的認知和好奇心。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們會慢慢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老師可以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帶動課堂氣氛,在進行游戲活動中,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學習正確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耐性,還鼓勵培養幼兒有獨立的思維行為準則,拓展創新的活動能力。
2.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3—6歲的幼兒處于一個心理成長發育的關鍵期,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及早發現問題和預防比后知后覺來得重要。每個幼兒都是一張白紙,而老師的教導猶如一支支色彩斑斕的畫筆一樣。在老師教授民間老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帶給幼兒對眼前事物的第一感覺。我們在通過和幼兒的游戲互動中發現,每個幼兒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有部分的幼兒有自信心,即使在游戲中失敗了也不會悶悶不樂,還會繼續參加下一輪;而有部分的幼兒是很害怕失敗的,一但游戲里失敗了就不敢參與下一輪了;還有個別的幼兒比較文靜內向,不敢參與到群體活動中,每次都是獨坐在一邊。所以在組織游戲活動的時候,老師們可以及早對幼兒們的心理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鼓勵幼兒參與到群體活動中,使幼兒在每個心理發展階段都可以健康發展。
3.促進幼兒社交能力
幼兒期社會交往教育尤為重要,這一階段的幼兒比較缺乏獨立性,心靈較脆弱,在社交能力方面意識比較薄弱,缺乏與其他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有部分幼兒存在膽子小、多動癥、情緒障礙等。所以適當的游戲互動可以加強幼兒心理素質的教育,培養幼兒社交能力發展。
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團體意識,學會互相禮讓,學會與其他幼兒交往。
4.促進幼兒運動神經系統的提高
嶺南民間老游戲除了可以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還可以提高幼兒運動神經系統。由于科技的日新月異,現在有部分幼兒都成了“低頭族”,只要手里捧著平板電腦,就可以安靜地待一天。但由于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玩平板電腦,導致幼兒的運動神經系統無法提高,倘若忽然間參與運動量比較大的游戲,有部分幼兒會體力不支,無法承受。
所以適當運動量的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運動神經系統,還可以培養幼兒的靈敏度,通過參與老師組織的老游戲活動,幼兒不僅可以從游戲中得到啟發,獲得體育運動的經驗,提高靈敏度,還可以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嶺南民間老游戲的功能
1.鍛煉幼兒身體,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2.培養幼兒正確姿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提高幼兒獨立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
4.鍛煉幼兒獨立思考能力及自控能力;
5.促進幼兒神經系統靈敏度,穩定情緒;
6.豐富幼兒校園生活,培養意志力和紀律性;
7.培養幼兒團隊合作意識,學會社交。
二、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推廣意義與價值
(一)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推廣意義
在以前舊社會里,由于生活條件的局限,而衍生了很多簡單易學的小游戲,這些小游戲不僅簡單實用,還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隨著生活條件日漸優越,很多人漸漸地就遺忘了這些曾經的回憶,更別說傳承給下一代了。
民間老游戲很多都是取材于生活,我們理所應當地要把傳統的民間老游戲保留下來。把老游戲加入幼兒容易接受的新事物、新元素,繼而改良成新游戲,再通過老師組織的小組活動、區域活動教授幼兒接受老游戲新玩法。讓嶺南民間老游戲融入到當今幼兒教育當中,豐富幼兒活動課程。
(二)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推廣價值
嶺南民間老游戲也屬于文化遺產的一種。推廣嶺南民間老游戲,不僅可以拉近老師與幼兒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這樣的游戲教育方式比較容易融入幼兒的生活,讓幼兒感受在幼兒園的快樂,讓家長明白在幼兒園里健康的教育是隨處可見,提高了幼兒園品牌輻射力。
三、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組織與指導
在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組織與指導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創設環境、激起興趣
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有助于幼兒更好的吸收老師所教授的知識。老師在幼兒園開展各類游戲活動時,要根據各個游戲活動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孩子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減少幼兒對老游戲的陌生感,這樣幼兒可以更容易代入游戲角色,開展游戲活動就事半功倍了。如:在開展老游戲“網小魚”之前,老師可以根據游戲內容準備漁夫、小魚頭飾,并發動家長們與孩子們一起制造游戲道具“漁網”。做到在游戲中學習,激起幼兒們對嶺南老游戲的濃厚興趣,培養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二)因材施教、靈活創新
在嶺南地區,民間老游戲的素材大多數都是取材于生活,來源于我們的身邊。教師把民間老游戲作為一種課程資源編輯進教案里的時候,要注意根據民間老游戲的內容、種類和結構等,選取適合幼兒園可取的資源靈活創新、合理運用。
例如:在開展老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時候,由于這個游戲的運動量比較小,動作密度低,只適合在小班開展活動,對于中班和大班就變得不大實用了。不論是小班還是中班,又或者是大班,孩子們都容易被生動形象的事物所吸引,老師們不妨在和幼兒玩游戲的時候,生動有趣地模仿動物,根據不同小動物走路的特點來吸引帶動幼兒進入游戲。老師們可以在游戲中增添其他動作,例如單腳跳、雙腳跳、快跑、慢跑;改變陳舊的游戲規則,加入新的元素,可以在游戲里增添一項小動物按老狼報的點數抱團,來躲避老狼的捕捉。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鍛煉幼兒體魄的目的,還可以培養了幼兒的思考力、敏捷性和團隊合作意識,讓老游戲具備了新時代的氣息。
(三)結合教學目標、傳承傳統文化
開展游戲教學之前,要結合教學目標去制作教案,幼兒們都喜歡聽故事,老師們可以先從講故事開始,利用幼兒天真好奇的心理,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再代入角色,帶動幼兒去做游戲。這樣不僅可以傳承傳統文化,幼兒也可以從聽故事、玩游戲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例如:在開展老游戲“網小魚”的時候,由于游戲本身就要考驗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和反應能力,在幼兒躲避“漁網”的“追捕”時,一方面可以鍛煉走、跑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幼兒在團隊合作中的合作能力,“網小魚”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又如:在開展老游戲“一二三紅綠燈,過馬路要小心”的時候,通過老師在游戲前給幼兒所介紹過的紅、黃、綠三種燈所表示的用處之后,再進行模擬看燈過馬路開展的游戲,配合口令“一二三紅綠燈,過馬路要小心,紅燈!”當聽到紅燈,幼兒就知道要站著不動,當聽到綠燈時,幼兒就可以通過斑馬線,到達指定的位置,這個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幼兒行走的姿勢,教會幼兒過馬路要按指示,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還有許多民間老游戲所用的材料,如繩子、漁網、木樁、鐵環、沙子、水等材料,往往就是身邊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只要對這些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就可以把這些原本不相干的材料變成有趣好玩的游戲器材。好像沙子就可以放在布包里縫合變成沙包,沙包可以進行投擲;繩子可以用來編花繩,也可以編網捕魚;木樁可以用來組織做“踩高蹺”“梅花木樁”等平衡小游戲。此外,幼兒園把民間老游戲編入幼兒園活動課程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對事物的好奇心去靈活運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再加以改良,變成一種新的游戲素材。
四、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例子
例子:荷花荷花幾月開(老游戲新玩法)
活動目標:
(1)能聽指令、按數字抱團。
(2)學會與同伴進行合作游戲。
(3)在游戲過程中能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活動準備:
哨子、小呼啦圈5個(擺扇形)、輪胎(擺圓圈)、小錘子、打雷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材料準備:哨子】
老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2.游戲“荷花荷花幾月開”
傳統玩法:全體幼兒拉成一個大圈,作為荷花花瓣。推選一位幼兒蹲在圈中央,作為花蕊。游戲開始,圈上的幼兒拉手后,按逆時針方向繞花蕊走,邊念兒歌“荷花荷花幾月開?”做花芯的幼兒回答“一月開!”圈上的幼兒繼續問:“一月不開幾月開?”答“二月開!” …… 如此按照月份順序繼續回答,直至答“六月開!”時,全體齊聲喊“六月荷花大大開,”同時圈上幼兒將圓圈拉大。這時花蕊起立,并變成了開鎖人。開鎖人走到圈上,任意指著兩個拉緊的手問“這是什么鎖?”被問的孩子隨意回答“金鎖?!保ㄣy鎖、鐵鎖、銅鎖、木頭鎖等)同時互相拉緊手,就像鎖牢牢地鎖住,以防被打開。開鎖人可以任意挑“幾把鎖”問,也可以依次問,然后隨意決定“開哪把鎖”,去開鎖時可用手拉開,也可用身體壓,想辦法盡力打開鎖,若一把開不了還可另找一把,只要打開一把,就取勝,游戲重新開始。若所有的鎖都打不開,開鎖人就要表演節目,然后重新開始游戲。規則:拉圈者應盡力拉緊,不能故意松手。
(1)新玩法游戲規則【材料準備:小呼啦圈5個,扇形擺放在場地靠后的地方】
老師向幼兒說明游戲規則。
幼:荷花荷花幾月開? 師:一月開。(幼兒自己一人站立并用手作花朵狀)
幼:一月不開幾月開? 師:二月開。(2名幼兒站在一起并用手作花朵狀)
幼:二月不開幾月開? 師:三月開。(2名幼兒站在一起并用手作花朵狀)
……
幼:五月不開幾月開? 師:六月開。(6名幼兒圍著小圈站在一起并作花朵狀)
幼:荷花荷花幾月開? 師:不開不開我不開(幼兒繼續問)
幼:荷花荷花幾月開? 師:荷花枯萎了?。ㄈ坑變憾紫拢?/p>
(2)游戲指導
游戲過程中指導幼兒注意安全與人際交往問題。
注意安全:不推不擠,四散跑時要看人看路。
人際交往:當團體中人數不夠時,要以禮貌的方式(如“我們這里還需要1個人”)來邀請同伴。當團體中人數足夠時,要以禮貌的方式(如“我們這里已經夠人,請你去其他地方吧”)來提醒同伴。
(3)游戲活動
首先,老師帶著幼兒玩一輪,再請個別幼兒來當答話者玩4輪。
3.游戲:打雷啦!(提升游戲難度)
【材料準備:將全部輪胎圍成一個大圓圈;小錘子;打雷音樂】
(1)游戲規則
在“荷花荷花幾月開”的基礎上提高難度,師幼問答時要圍著輪胎圈來跑。
當老師說“一月至五月開”時,幼兒找好對應的同伴人數站在一起,用手作花朵狀。
當老師說“六月開”時,打雷的音樂響起來,幼兒全部跳進輪胎里,老師手拿塑料輕錘子當作打雷,幼兒要及時蹲下,否則花朵會被雷劈到。
(2)游戲指導
游戲過程中指導幼兒注意安全與人際交往問題。
注意安全:不推不擠,四散跑時要看人看路;入輪胎時要看準了再進,不橫沖直撞。
人際交往:若該輪胎已有人在則先找其他輪胎,若所有輪胎都有人則要學會合作進行游戲,想辦法讓大家都能進輪胎里躲雷。學會以禮貌的方式(如“我這里還能進1個人”)來邀請同伴;學會以禮貌的方式(如“我這里不能進人了,請你去其他地方吧”)來提醒同伴。
(3)游戲活動
首先,老師帶著幼兒玩一輪,再請個別幼兒來當答話者玩三輪。
4.結束活動
老師總結活動情況,包括要表揚的地方、發現的問題,并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游戲經驗。
總結:
近年來,在幼兒園教育的理念影響下,幼兒園以幼兒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為出發點,為了讓幼兒可以享受愉快的幼兒園生活,通過自身對民族老游戲的了解,再經過老師對老游戲的改良,用全新的玩法呈現在幼兒園的活動課程上。
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法拓展創新游戲活動的內容,提高幼兒對民間老游戲的興趣,讓幼兒了解民間游戲的樂趣,提高幼兒持續參與的熱情。合理開發運用嶺南民間老游戲的資源,豐富了幼兒的游戲活動,拓展了幼兒的體育內容,還提升了幼兒參與群體活動的興趣,在過程中發現,嶺南民間老游戲新玩法的教案,既可以促進幼兒運動神經系統的提高,還可以增強幼兒對嶺南本土文化的了解及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