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辦學思想”、“辦園理念”逐漸進入園長、教師的視野,不少幼兒園在《綱要》的精神指引下,在實踐中開始逐步思考、總結與提煉出自身的辦園理念。在我國新修訂《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中也明確提出:“園長要堅持幼兒為本的辦園理念,秉承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規劃幼兒園發展、營造育人文化等方面的能力。”辦園理念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它是幼兒園辦園的總體指導思想和信念,是幼兒園園本文化的組成部分,基于辦園實踐而形成的對幼兒園發展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是貫穿于幼兒園各項工作的紅線,是指引幼兒園發展方略的教育哲學,它可以外塑形象、內聚人心,并為幼兒園的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源,引導著幼兒園向預定方向邁進。本文通過采樣分析當前若干園所理念的確立進行分析,以引起同行的關注。
一、國內各地幼兒園辦園理念的特點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資料收集等多種途徑方式收集了廣東、湖南、東北、浙江等地398所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并進行整理統計,從辦園理念的句式、字數、內容、詞頻等進行分析幼兒園辦園理念的特點。
1.理念內容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辦園理念作為幼兒園對理想教育的追求,體現了幼兒園對一定教育價值的確認。在398條辦園理念中,關注教育培養和孩子成長發展的占62%,反映了一半以上的幼兒園在目標定位上是明確的,就是通過教育、培養,促進孩子的發展和成長。但也有8%的幼兒園注重孩子的知識學習,這是導致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的根源。30%的幼兒園關注幼兒園的發展、教師、家長的提升,目標定位在實現幼兒園和個人的同步發展。(見下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從調查中可以看到,57%的幼兒園理念教育發展的關注點落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等方面,符合現代我國教育大趨勢對幼兒園的要求。在工作方式上34%提到了關愛、用心、以人為本、尊重天性、創設環境等多個方面反映了方式方法的多樣性。(見下圖)
從398條辦園理念的字數和句數看,也是豐富多樣的,有的是一句七個字以下,簡潔明了,如廣州幼師附屬幼兒園的“愛和敬遠”,接近一半的是兩句的,如“培養健康身心,塑造智慧兒童”;“開心每一天,快樂每一個”。也有少部分比較復雜的多句、長句,如“傳播真正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讓世界充滿愛與尊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給自己一個美好的人生”。有些雖然長,但句式結構一致,朗朗上口,容易記住。如“尊重天性,發展個性,為幼兒一生發展奠基”但也有些繁復啰嗦,層次不清。如“師幼互動,努力學習,不斷創新,讓孩子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可見,辦園理念的字數、句數、句式結構也是值得重視的。
(見下圖)
2.關注重點的趨同性與差異性。
從398條辦園理念使用的詞語一共有665個,使用的詞語比較集中。其中重復出現三次以上的詞有52個(見詞頻圖),最高頻出現的五個分別是快樂、成長、發展、健康、愛,可見大多數幼兒園的核心價值放在孩子的身心成長上,是符合現代教育觀和兒童觀的。(見下圖)
透過關鍵詞看幼兒園辦學的關注點,雖然出現了“孩子、幼兒、兒童、寶寶”的不同提法,但51%落腳點都放在我們的教育對象上,這說明超過一半的幼兒園辦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鮮明的、科學的。然而也有49%的幼兒園在辦園理念中沒有出現孩子、兒童等,說明49%的辦園人(或園長)不清楚辦幼兒園是為了誰?其中有12%的幼兒園確實是把家長放在高位,為了滿足家長需求。細分為:讓家長放心占40%,服務家長占36%。然而大部分家長在兒童教育上并不專業,對孩子成長每個階段需求不是很清楚,由于怕輸在起跑線上,基于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幼兒園就出現拔苗助長的要求,比如提前認字、提前寫字,學英語,學復雜的算術等,導致小學化的傾向。所以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關注兒童,才能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施以適宜的環境、教育和影響,促進孩子的發展。
幼兒園這個共同體中的人主要有教師、孩子和家長。辦園理念關注的對象中父母、孩子占81%,老師只有9%,可以看到老師在幼兒園辦園中處于并不被重視的位置,而實際上,教師是實施教育,成就孩子成長的主體。在辦園理念中教師沒有位置,在現實中沒有發展和成長,會引發隊伍的不穩定,職業倦怠感,實現理念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從總體上來看是不同的,是基于幼兒園的歷史、現狀和目標提出來的,有些很明顯可以看到幼兒園的辦學特色。如:“在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中,讓每個孩子成為獨特的自己”;“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天生的藝術家培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成長的快樂”;“用愛啟迪智慧、用心潤澤心靈”“立足農村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等。但也有9%的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是出現雷同或相近的,有三十二所幼兒園七個理念存在重復。如“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三句話的其中一句或兩句或是全部照搬過來的有13所園。這既表明該思想已深入幼兒教育領域并成為幼兒園的共識,同時也表現出部分幼兒園辦園理念千篇一律、趨同化現象。雖然說在一定時期,不同幼兒園面臨的是大體相同的教育背景,國家、政策是一致的,社會、家長的要求是相似的,辦園的一些基本規律是相通的,不同幼兒園的辦學理念中會有一些相同的認識這不為奇。但這并不是說可以直接照搬別人的辦園理念,如果每所幼兒園都以教育領域普遍適用的理念作為自己的辦園理念,那到最后幼兒園就是沒有自己的理念了。
3.理念目標的具象性和空洞性。
調查發現,幼兒園辦園理念的內容無所不包,整合了幼兒園的教育價值觀、兒童發展觀、特色教育等方而的內容,68%的幼兒園辦園理念具有具象性、可操作性。例:“關愛心靈、呵護成長、培養興趣、鼓勵創造”;“快樂中培養,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教育”;“樂愛教育——樂觀、樂教、樂學、愛師、愛幼、愛己”;“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學習”;“營造自主有序環境、探索健康快樂活動”等。而32% 的辦園理念給人高、大、上的感覺,如:“勇攀高峰,爭創一流”;“關心下一代,汗水澆未來”;“不斷完善先進的教育體系”;“壯苗教育,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切為了孩子”等,這種提法的理念從字面上看是正確的,但大而空,不具體,不明確、沒有實質的核心教宵內容,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不可能很好地指導幼兒園踐行和發展。
二、提高辦園理念的適切性的建議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已經有自己的辦園理念,有的寫在墻上,是給人看的口號;有的體現在文化、管理、課程、環境中,統領著幼兒園的發展。辦園理念是幼兒園辦園的理想和信念,是幼兒園辦園的靈魂和愿景,具有統領性、導向性的特點。我們認為,適宜的幼兒園辦園理念應該是目標明確,特色凸顯,表達精準、文字精煉的。一個幼兒園辦園理念是否適切,是否符合當代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需求,直接關系著幼兒園未來的發展。每個幼兒園都有著自己的歷史、文化、地域的特點,以及發展的愿景和定位,在基于本園實際的基礎上,為辦園理念注入時代的要求,使之成為自己獨特的辦園理想,是十分必要的。
(一)立足本園實際,明確辦園追求。
辦園理念是一所幼兒園形成或保持自己獨有的個性和特色的需要,它明確表達了為什么要辦幼兒園,辦什么樣的幼兒園,怎樣辦幼兒園的核心問題。因此,一所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應立足于本園實際,與幼兒園的辦學歷史與文化積淀相結合,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抓住幼兒園的本質特點與精神內核,提出富有本園特色的辦園理念。每個幼兒園不管其創辦時間的長短,都會有自己的文化與氣質,而且隨著教育實踐的開展與深入,最終都會形成屬于自己的、他人不可復制的獨特傳統與集體風貌。這些精神與文化要素都應該在幼兒園的辦園理念中有所體現,才能避免辦園理念千篇一律的雷同現象。如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老園與一所剛創辦不久的新園在提出自己的辦園理念時,顯然應有不同的著重點與出發點。對于老園來說,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奮斗歷程凝聚了各個不同方面的力量參與幼兒園建設,梳理其原有的文化積淀與傳統,思考如何實現傳承與創新的結合由此十分重要,也是其辦園理念產生的源泉。而對一所新園來說,則可多作橫向比較,多向優秀的幼兒園學習,思考如何既維護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使命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產生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辦園理念,引領幼兒園富有個性地創造性發展。
(二)全員探討踐行,達成共同愿景。
辦園理念的形成是一種觀念形態,是教職工們在共同生活交往中萌生、形成的一致價值取向。它體現在園所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追求、職業道德準則與行為規范等內容上,并滲透于園所的一切活動中,影響制約著幼兒園的每一個成員。面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實施,新一輪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實,在新時期發展機遇中,在現代教育觀前提下,如何提升原有辦園理念?在繼承和創新中如何體現時代精神?辦園理念的形成,是打造“文化品牌”,增強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保持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為使辦園理念更為科學、適切、可行,應發動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研討,如召集班子成員、骨干教師靜下心來對幼兒園的現狀進行分析,幼兒園管理、保教、特色、師資、后勤等各方面進行分析,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尋找發展的有利條件,尋找理論依據,在原有辦園理念的基礎上,完善和梳理出新的理念,并制定支撐這一理念的校園文化、管理方略、課程體系、辦學特色、環境設置、教風學風等,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由于是全員參與,自下而上,是教職工的共識,在管理中、教育教學中,才能成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這不僅提高了幼兒園辦園理念的適切性,更有利于辦園理念的落實和達成。
(三)定位明確突出,語言表述精煉。
辦園理念作為幼兒園教育精髓的體現,應始終圍繞幼兒園教育的宗旨與目的來提煉。對幼兒園教育來說,其教育對象的幼小決定了幼兒園教育只能是奠基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即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的兒童。這就意味著幼兒園不管怎樣發展都應當始終為兒童的發展服務,始終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為根本使命,應當追求的是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而不是教育之外的結果或名譽。堅持這一發展定位,對當前仍然受到市場較大沖擊的幼兒教育領域來說尤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人的閱讀、理解、記憶習慣,辦園理念的表述應該做到思想和情感的沖擊力,才易于被記住、被理解和自覺踐行。這就需要用精煉、鮮明、生動的詞語,嚴格的邏輯結構,將指向明確、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之具有引領作用。如“用愛啟迪智慧,用心潤澤心靈”;“養正于苗,順性而育”“愛-和-敬-遠”等,這些精煉簡明的理念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
筆者共同認為:“人之所以能挺立、行走,關鍵是脊柱在起作用。”理念就是辦園的“脊柱”,辦園理念是一所幼兒園的靈魂,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的辦園之道、教學之道、管理之道、發展之道。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適合本園實際情況和發展前景的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發展的方向和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