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本是孩子接觸世界、體驗情感、了解事物的窗戶,也是增進親子交流,建立閱讀習慣的良好媒介,因此我們以繪本為載體進行教育戲劇活動,通過戲劇游戲、戲劇范式為教育手段,探索更多開展教育戲劇活動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幼兒各能力的發展。
本學期,我們結合繪本《我的幸運一天》開展教育戲劇活動。《我的幸運一天》講的是一只小肥豬找錯了門,來到了狐貍家,當面對危險時,小豬沉著、鎮定,積極想辦法,動腦筋,終于憑借自己的智慧脫離了危險的故事。這是一本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繪本,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直接了當的知道繪本中的兩個主角,而繪本正文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幼兒想象的空間,符合他們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從內容來看,繪本生動幽默地描述了一只小豬臨危不懼,運用自己的智慧“狐”口脫險的過程。這對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突發事件能學會冷靜對待,并懂得要用像小豬一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狐貍,同時也通過活動對幼兒起到一個很好的啟發、引導作用,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意識。
在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戲劇活動中,同時也促進了幼兒間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第二天教案“不一樣的小豬”中,通過活動,讓幼兒能通過分組協商的方式幫助小豬想辦法逃出狐貍的家,并感知繪本中小豬如何使危險變成幸運的機智,也從中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緊張,會動腦筋想辦法保護自己。
活動中,我們以小組的形式,將幼兒分成2組,通過“好好人公司+動感口號”來幫助小豬想辦法逃出狐貍的家,并展示自己組幫小豬想的辦法。在分組討論時,大家都能想出幫助小豬想辦法逃出狐貍的大膽各種辦法,但每個孩子的意見都不完全相同,他們爭著講述自己想到的辦法,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自己辦法是最好的,都想采用自己的辦法,怎么辦呢?于是,通過協商,大家最后決定通過舉手表決的辦法,最終達成一致,并得出結論,選出了大家決得最好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接受同伴意見,學會了交流分享,也從中體驗到分享經驗帶來的快樂。
同時,通過活動,幼兒的言語能力、表現力、合作能力、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和發展。如一些幼兒在活動一開始時還是有點靦腆,但在活動繼續進行后,會慢慢融入到活動中,如在繪本第一天活動“幸運的一天”里,引導幼兒們學說句型:“今天真是我幸運的一天,美味的午餐送上門來了”“哎呀,我找錯門了”時,彤彤是扮演小豬的,當時彤彤的聲音很小聲而且是斷斷續續的,馬上就有一些小朋友說:“聲音這么小,都聽不清楚”,彤彤小聲的說道:“小豬看見狐貍,心理很害怕,所以他的聲音是害怕的、小小聲的……”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在遇到問題時,能嘗試自己去解決、回應,同時也通過角色的扮演體驗到了扮演的另一種樂趣,言語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又如在第三天教案“給小豬制作食物”的活動中,幼兒在創編為小豬制作各種食物的動作時,他們能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與同伴協商、分工,通過教育戲劇常用的游戲范式 “建構空間”創編出許多的制作食物的情境與動作,如包餃子、煮番茄面等動作,因結合了他們的生活經驗,也是幼兒的興趣點之一,幼兒格外投入。同時,一些幼兒扮演制作食物時喜歡夸大一些不存在的動作,這也是幼兒再創作的具體表現。可見,活動為幼兒發揮想象力提供了空間和機會,也是對幼兒大膽發揮想象的鼓勵。
在后期,我們還與幼兒:兩個問題開展了討論:第一個問題是:“是狐貍還沒有累倒,小豬還能想出什么更好的辦法?”讓幼兒模仿小豬說話的句式,模仿故事來編一編;第二個問題:“第二天,小豬在森林里又遇到了狐貍,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讓幼兒展開想象,接著故事往下編。幼兒十分感興趣,參與度很高。
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與幼兒一起積極參與教育戲劇活動,理解了繪本的內容,及繪本核心教育價值,知道“智慧才是戰勝強悍敵人的法寶!”通過以繪本為載體的教育戲劇學習,學習及延伸繪本以外的各種知識,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促進幼兒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