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戲劇是指將戲劇藝術表現手段運用課堂教學中,完成學習目標并達到教育目標的方式與手段,學生通過情境虛設、角色扮演、互動合作、模仿與游戲、意識轉移、創造反思等環節,在參與式的、即興性的、創造性的戲劇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實現人格塑造、心靈凈化、社會認知等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音樂欣賞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審美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實質就是情感的審美,因此,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應始終把握一個“情”字,使幼兒在與音樂的對話中,體驗情緒,表達情意,表現情感,從而達成陶冶情操的目的。那么如何把兩者進行完美的融合呢?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的本次教研活動中,打破了幼兒園各教研組的介限,第一次教育戲劇教研組與音樂教研組共同教研,以《玩具兵進行曲》為例一起設計音樂欣賞活動。說實話,雖然我參加教育戲劇教研組兩年了,在過去的兩年里,還從沒進行過教育戲劇與音樂的結合,這是第一次用音樂與教育戲劇相結合,并且兩個教研組共同參與討論,雖然那天有事沒能全程參與到討論活動中,但是最后整個活動的呈現讓我眼前一亮,原來音樂欣賞也可以與教育戲劇完美的結合,同組的老師們在暖身游戲中改編了“動物大游行”的游戲,把暖身游戲變成了“玩具兵大游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以經驗扮成各種形態的小士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傾聽是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傾聽,初聽、有目的地分段聽、有分析評論地聽、復聽等,都是以聽為本。所以在研習部分,首先是讓大家感受樂曲,表達自己的感受,給樂曲進行分段等,在這個環節中我們使用的戲劇范式有:旁述默劇、墻上角色和建構空間,在展示活動中,大家都參與到其中,音樂的感染力和同伴們的全身心投入,讓我本來有點內向的我也能很快的放開自己,和大家一起模仿各種玩具兵的動作、搭建城堡等,大家都樂在其中。連大人都那么投入的音樂欣賞活動,小朋友一定會更加喜歡。參加完這次的活動后,我自己嘗試在班上進行了音樂欣賞活動《大樹媽媽》。在利用“節奏步行+停/動作”的戲劇游戲進行暖身游戲,然后請幼兒欣賞音樂,感受樂曲親切柔和的曲風,幼兒感受過后自然就是創造和體驗,我利用教育戲劇范式“墻上角色”和“建構空間”這兩個戲劇范式進行研習活動,孩子們在用身體建構大樹的時候,有的小朋友踮起腳尖當又高又的大樹、有的小朋友伸開兩條胳膊當又粗又壯的大樹、還有的小朋友伸出一條胳膊當大樹的樹枝等等,沒想到小班的孩子也能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最后一個環節,結合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選擇了音樂想象,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手里抱著一個娃娃,娃娃躺在搖籃里,輕輕地幫娃娃蓋上被子,抱抱著娃娃搖一搖……沒想到,這樣一個音樂欣賞活動,居然達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孩子們也非常喜歡,第一次進行教育戲劇也音樂欣賞活動的結合,居然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教育戲劇作為一種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將戲劇元素融入教學中,囊括了音樂主要教學方法,同時滿足了音樂教育目標上的要求,使教育對象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以及實現人格塑造、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對學校基礎教育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