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個熱鬧的游戲場景,某天,我園的混齡區域游戲——茶藝館的游戲如期開展了。開展前,混齡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進行了分工,大組幼兒(大班年齡的幼兒)擔任點心制作師傅——豆豆和曉蘭,曉蘭還擔任了店長的角色,中組幼兒(中班年齡的幼兒)擔任服務員的角色——凱凱和冉冉,小組幼兒(小班年齡的幼兒)麗麗和小紅等自覺擔任起了顧客的角色!在游戲中,他們都明確自己的工作,其中,曉蘭和豆豆合作做點心、布置灶臺(圖一),還提醒非點心制作師傅,不要靠近灶臺;他們根據定單做好了點心搭配,結果,服務員沒有主動取餐,曉蘭呼喚凱凱:“你才是服務員,我們點心師傅不能送餐,你要趕緊過來送餐啊,這是甜甜圈,小蛋糕,顧客等著急啦。”(圖二) 凱凱趕緊接過搭配好的點心,一本正經地送給顧客,說:“請品嘗我們的點心,看我們的點心做的美不美啊?”;(圖三)這次凱凱在曉蘭廚師的提醒下主動去送餐了,接著又給小紅送上了點心,結果小紅品嘗完后,還想品嘗其他的,凱凱熱情地把點心單向小紅介紹一番,說:“我們店里還有好吃的蝴蝶酥、老婆餅……,你想品嘗哪些呢?”)(圖四)
另一位服務園冉冉,在給顧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發現顧客品嘗完后,她要收拾餐具,冉冉把顧客品嘗完的點心送給點心師傅,問曉蘭店長:“都品嘗完了,客人吃過了,不能放回去了吧,太臟了,應該放哪里啊?”(圖五)曉蘭接過來,隨便放在一邊,說:“沒事了,你忙你的吧。”
在茶藝館的點心制作坊的生意開張的如火如荼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自主游戲區的快遞公司來給點心制作坊送快遞了。這時候都競相打開快遞,店長曉蘭發話了,“只有店長有權利打開這個包裹,你們是服務員,不可以打開快遞。”兩個服務員躲到一邊,看店長打開包裹,孩子們眼前一亮,哇,是寄來的點心啊,正是我們這個點心店需要的。孩子們為他們收到的禮物興奮不已,都試圖想著怎么去給顧客介紹(圖六)。
在游戲中,混齡班的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分工,比如能力強的幼兒做復雜性的工作,店長和點心師傅都是由大組幼兒擔任;服務員的角色相對點心師傅要簡單些,由中組年齡的幼兒擔任;而顧客,在中大組幼兒的建議下,小組幼兒擔任顧客的角色,享受哥哥姐姐們的服務。這種分工的自如性和自主性、層次性,是與平時我園的混齡教育合作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在混齡教學活動中,混齡幼兒積累了根據任務難度和能力進行分工的經驗,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把分工的經驗進行了遷移。可見我園開展的混齡教育合作活動對游戲中的分工與合作起到了鋪墊作用。
開展場館游戲時,游戲區之間可以發生跨區,發生鏈接,促進區與區之間的互動,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如在此游戲的過程中,點心坊的區域與幼兒園的快遞公司發生了鏈接,為孩子們的游戲增添了活力,能促進游戲更加有深入的開展。
我看到了一個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的凱凱,凱凱能主動且有禮貌地與顧客打招呼,介紹點心單,同時可以看到他的隨機應變能力;而且在游戲中非常投入游戲角色,在與店長曉云的互動過程中,可以看出他是積極配合店長的吩咐的,根據店長的建議,積極去做一個服務員應該做的工作。
通過這個游戲,可以看出,孩子們有了社會角色分工意識,而且在游戲中,恰如其分地再現了其角色職責;在游戲中遷移了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把生活中的服務員工作發揮地淋漓盡致;另外,幼兒在游戲中角色責任意識非常地明顯,不允許同伴間有角色的篡位,如,店長和服務員在游戲中的交流,能非常明顯地看出。在這個角色游戲中,我看到了孩子們良好的分工與合作,看到了真實、更有能力的兒童。在點心店里每一個成員都遵守著自己的角色規范與游戲章程,形成了一種有序的社會角色體驗關系。
混齡自主游戲也呈現了不良的現象——大組幼兒的霸權主義現象出現了,如店長,對自己的權利看的非常高,如快遞只能是店長打開,其他人不能打開。大年齡的幼兒發揮了自己作為領袖人物的角色,希望別人都要聽從他的,服從他的,但是這種度過火了,容易造成大年齡幼兒的霸權主義現象,這是在混齡教育中一定要避免地。因此教師要在組織游戲的總結與分享中,把此現象拋給幼兒思考如何解決這一現象,在混齡教育中,要避免大的欺負小的現象。
在游戲中,教師要實時地發現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一定的支持,如,在圖五中,冉冉發現點心不能在顧客品嘗完后直接放回去,這個是幼兒在生活中光顧進餐的地方經常看到的,如何處置品嘗后的食品,教師要支持并幫助幼兒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如何用替代容器來裝回收的物品,不是讓這個問題消失在萌芽狀態中,而是要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